记者体验120急救跑赢死神就是胜利
在急救车上,护士张新安抱着急救包,准备车一停下就冲向急救现场。(本报记者 崔健 摄)
7月9日下午2点,在济南市急救中心直属分中心值班室,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值班医生刘超“腾”的一下从沙发上弹了起来,一把抓起桌上的急救值班专线电话,“哪里?什么情况?外伤,大出血、伤情不明”,短短10秒钟,刘超在收到病人初步信息后向同班的护士张新安、急救员毕玉、司机张登坤下达了出车指令,随后4人迅速登车,急救车拉响警报冲出医院。
一路上急救车左躲右闪,车内的记者一手抱紧照相机,一手紧紧抓住扶手,只感觉体内一阵翻江倒海,眩晕的感觉十分明显,而车内的刘超等人则稳如泰山面不改色。为避免吐在车内,记者只能闭上眼。
不一会儿,刘超告诉记者到事发地了,下车后记者看了一眼手表,发现距离接警才刚刚过去了7分钟。
车刚停下,刘超和护士张新安带上急救包快步冲上楼。到了现场,只见一名年轻男子浑身是血地躺在地上,身旁一名女子正在焦急地等待,房间内的地面上满是斑斑血迹,可以想象当时伤者急于在室内寻找止血物品。刘超来到男子身旁一边查看伤势,一边向女子询问事发原因。经初步检查,伤者肘窝处多发静脉断裂,已经出现盗汗、昏迷、口渴等失血性休克症状。刘超连忙对伤者进行止血处理,护士张新安则为伤者开通静脉通道加压注入生理盐水。由于事发地位于老式楼房的三楼,没有电梯,就在现场进行紧张的抢救时,急救员毕玉已经将轮椅车搬了上来,随时准备将伤者抬下楼去。待伤者情况稳定下来后,三人将伤者扶上轮椅车坐好,然后慢慢地连人带车抬下了楼。
急救车拉着伤者又是一路飞驰回到医院,在和急诊科医护人员做好交接手续后,刘超等人返回急救中心值班室等待下一个出车指令。
据刘超介绍,他们中心主要负责东至二环东路、西至泉城路、北至花园路、南至经十路范围内的急救出车任务,一个班组四个人,一次上班24小时,最忙的时候一天出车能近20次,可以说是马不停蹄。“不过,我们这里也有个魔咒,只要是有记者来蹲点,一般就不会很忙,看看你能不能打破这个魔咒了”,刘超见到记者后打趣道。说也奇怪,记者从早上8点开始蹲点到下午3点离开,刘超班组只出车了3次,确实没有让记者感受到马不停蹄的节奏。不过,在蹲点时的一些细节却也让记者窥到了他们工作的特点。
在采访时,急救值班专线电话响了两次,一次是打错了,一次是任务单误发,不过每次只要电话铃声响起,刘超都本能地第一时间接听,”只要电话一响,就必须接,哪怕错一万次都不能漏一次,因为这部电话就是急救人的冲锋号,冲锋号一响就必须上。
到了中午饭点,同事把饭送到了值班室,一人一份凉皮和几个馒头,几个人坐在马扎上不到5分钟就吃完了。“我们除了出车,值班时间是不允许离开这里的,因为警情随时会来。”吃完了饭,几个人随便地靠在沙发上休息。其间,一位年轻人带着体检报告来找刘超,让他帮忙看看CT片。原来这个年轻人也是刚刚离开了急救中心,体检报告显示他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不再适合一线工作。“腰椎间盘突出、心慌、神经衰弱,都是我们的职业病。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抬担架抬的,一些老旧小区没有电梯,有电梯的大部分也放不开担架,只能靠人力。抬担架不难,难的是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如何处置,所以我们不会让患者家属帮忙抬。长此以往,腰痛就成了职业病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眼看就要到下午两点了,刘超又打趣道:“看来你的功力不够,魔咒又应验了,哈哈。”就当记者也以为要空手而归时,文章开头的一幕出现了。在返回值班室后,刘超轻轻地说了一句,“幸亏早去了10分钟,否则这个年轻人很可能就会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我们又一次跑赢了死神啊,很多时候对于我们来说,只有跑赢了死神,才是急救人的胜利!” (本报记者 崔健)
新闻推荐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史尚静)2019下半年济南迎来首次供地。昨天,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发布国有...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