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派驻监督 打造仲裁名片 济南仲裁委员会获评“全国十佳”的背后

济南日报 2019-07-09 11:31 大字

“仲裁是文明人解决纠纷的方式,其公信力已成为评价区域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仲裁公信力评估报告发布会暨第二届仲裁公信力论坛上,济南仲裁委员会被评为仲裁公信力“全国十佳机构”。这是中国首个针对仲裁行业、目前国内最权威的第三方仲裁评估项目的评估结果,是一份含金量十足的荣誉,为泉城济南再添一张城市新名片。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广大仲裁员播撒正义的辛勤耕耘和仲裁办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拼搏,更与市纪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指导密不可分。

立足职责定位发挥“派”权威和“驻”优势

“对仲裁机构来讲,公信力越高服务市场经济的作用发挥得就会越大。”在《济南仲裁委员会公信力评估报告》中,项目评审专家团评选结果认为,“济南仲裁委员会在仲裁公信力建设方面成绩斐然,竞争优势明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济南仲裁委员会共受理案件近3万件,涉案标的额300多亿元,仲裁服务涵盖多个经济和民生领域,充分发挥了仲裁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稳定器”“减压阀”作用。

“越是关键时期,派驻纪检监察组越要发挥出关键作用。”市纪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副组长薛寒冰说,这就要求派驻机构随时保持“满弦”状态。自去年以来,在市纪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指导下,纪检监察机关“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得到有力发挥,着眼细节、放眼全局,派驻监督工作在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向精细化、精准化迈进。

突出探头作用实现廉政全覆盖监督无盲区

“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需要,也是保证监督实效的必然要求。”济南仲裁办党组书记、主任王伟如是说。

济南仲裁办党组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教育全体党员干部廉洁办案、不越“红线”,建立和完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和监督体系。不断强化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探头”作用,凡属“三重一大”事项,都必须由党组以会议形式集体讨论决定,每逢重大事项研究决策,都邀请市纪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派员参加,对症下药、精准施治,实现廉政全覆盖,监督无盲区,运用制度和科技手段,着力打通权力监督“最后一公里”。

在市纪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的助力下,济南仲裁委员会一方面主动找风险、查隐患,增强了落实主体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党风廉政教育活动,深化廉政文化建设,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仲裁队伍;另一方面坚持抓党建与抓业务“两手抓、两手硬”,以提升办案质量效能为主线,进一步建章立制,完善办案流程,为荣获“仲裁公信力全国十佳机构”打下坚实基础。

提升监督实效筑牢“拒腐防变”坚强防线

“如何发挥近距离、全天候、常态化的特点,提升监督实效,是市纪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需要解决好的重点课题。”市纪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主动结合仲裁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嵌入式”监督作用,对仲裁业务工作风险点进行提示,为其筑牢了拒腐防变的坚强防线。正如薛寒冰所言,“我们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只有时时校准方向,才能确保派驻监督不跑题、不偏题”。

济南仲裁办根据相关风险提示,制订了《仲裁员廉政承诺书》《仲裁员公正声明》和《仲裁工作人员过问职务外案件的暂行规定》,规定了仲裁员在办案期间,严守工作“七不得”纪律,保证平等对待双方当事人,决不偏袒或代表任何一方;仲裁工作人员不得过问和干预职务外的案件,从而确保仲裁公正廉洁。济南仲裁办党组认真梳理岗位风险点,凡涉及重点领域和重点事项,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廉政风险表现形式及防控措施一览表,做到了提醒责任、管控有力、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本报记者杨晨通讯员孙健智孙瑞)

新闻推荐

夏夜歌声 □ 晚报记者颜慧 通讯员杨金辉

见到孙海庭,是在卫固村夏风艺术团举办庆祝建党98周年的一场大型文艺汇演开场之际,晚会上孙海庭为观众奉献的是三国演义...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