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业关停短短两年,这家千万吨级钢企实现绿色转身城市钢厂转型的“济钢样本”

济南时报 2019-05-27 14:13 大字

手机QQ扫描图片,看AR动新闻

济钢国际物流班列发车济钢集团党政领导班子

两年前,济南东部,一座“钢的城”悄然熄灭了炉火;两年后,曾经的“十里钢城”再无钢,但61岁的济钢却重获新生。2018年营收147亿元,仅用一年就达到停产前一半产值。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济南的发展史里浸透了几代济钢人的汗水。但当要环保还是要GDP,成为横亘在城市发展路口的难题时,济钢人再次站了出来:“即使不再炼钢,济钢人一样行!”短短两年,济钢初步走出了一条城市钢厂转型发展的成功之路。

钢与城

成立于1958年的济钢,是共和国缔造的第一批地方骨干钢铁企业。当时,一群来自祖国各地、满怀如火激情的第一代济钢人聚集在鲍山脚下。

从奠基、建设、第一炉铁水涌出,到2号高炉建成投产,济钢人仅仅用了一年时间。1960年3月,500中型轧机建成投产;同年4月,中板轧机轧出第一块钢板,结束了山东无板材的历史。当时,全国8家钢铁企业同时上中板轧机,济钢人以绝对工期108天的速度夺得了第一名。

如炉火一般炽热的创业热情、生产热情,铸就了济钢人如同“一团火”的精神和情怀,自那时燃起便从未熄灭。如今60多年过去了,这里留下了三代人、甚至四代人的青春与记忆,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家庭与命运都已经和济钢融为一体。

今年36岁的李宏伟是个不折不扣的“钢三代”。他的爷爷和父亲见证了济钢和济南几十年的发展。济钢年产钢最高时曾达1200多万吨,跻身全国十大钢铁企业行列,曾是全国最大的中厚板生产基地。

和我国许多钢铁企业一样,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扩张,它们已处于包围之中。在环保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之下,曾经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钢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发不可调和。

济钢的命运成为中国众多城市钢厂的一个缩影。

阵痛下求生

“这是个艰难的抉择。”身为数万济钢人的“当家人”,济钢党委书记、董事长薄涛深知,不论济钢曾经如何辉煌过,但济钢产能调整是上级的决策部署,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是不可推卸的政治任务,就算再难济钢人也要咬牙挺过来。

2017年6月29日上午9点17分,济钢3200立方米高炉1号和3号出铁口顺利出完最后一炉铁水,随着炼铁厂厂长李丙来下达停炉指令,这座建成投产7年的全省最大高炉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随后近10天里,济钢钢铁产线上的炉火、钢花全部熄灭,实现全线安全停产,济钢产能调整迈出关键一步。

短短33天时间,安全关停650万吨产能,平稳分流近2万名职工,济钢不仅创造了国内钢铁行业关停规模最大、安置人数最多、安置期最短的纪录,也成为全国首家钢铁生产线整体关停的千万吨级城市钢厂。

59年,累计产钢1.55亿吨,实现利税316亿元,这是济钢为济南,乃至山东省、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交出的一张答卷。过去的成绩已经不能代表什么,薄涛的想法是,作为1958年全国大炼钢铁的先行者,济钢顺应时代而生,为什么在60年后,不可再次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者获得重生呢?

一个“新济钢”

就在很多人为主业关停后的济钢担心之时,它已经布好了一盘新棋局。

产线关停后,已经当了9年钢铁工人的李宏伟有了新身份。他离开熟悉的车间,竞聘成为了济钢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智谷的一名“双创新兵”,为双创孵化提供服务。一年时间,整个园区通过招商引入了72家企业,其中不少是济钢“老人”的创业公司。

在济钢人背负城市发展使命、努力适应新角色的同时,济钢也在2018年迎来了建厂60周年,转型项目可谓多点开花,除了“济钢创智谷”外,“济钢顺行”“济钢物流”“济钢保安”“济钢城矿”等都成为新济钢产业的支撑。

这一年的济钢经历了“大换血”,同时也打响了一场漂亮的“转型仗”。

2018年,济钢实现营收147亿元,较上年增长59.49%;利润2.19亿元,较上年增长407.64%;营收每月保持12亿元以上,16家存续子分公司全部实现盈利。仅用一年,就恢复了停产前一半的产值。

步入61岁的济钢,在2019年仍要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新主业。(新时报记者董莉 通讯员张洪雷)

新闻推荐

莱钢集团掌舵者王庆山:扮靓新济南,这是对省会最好的承诺

手机QQ扫描图片,看AR动新闻莱钢集团在莱芜区建设的首个装配式公用建筑王庆山国企“巨象”,转型惟其艰难,考验着掌舵...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