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城市 用毫厘记录变迁 记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的青年党员勘测员们

济南日报 2019-05-20 11:31 大字

生活用水、用电、开车上路、坐地铁、钻隧道……甚至是我们住的每一套房子,除了建设者,在这座城市还有一群毫厘必算的人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他们上过百米高的桥顶、下过盾构机轰鸣的巷道,走过城市的大街小巷,为的就是城市建设更加精细,他们用脚步丈量城市,用毫厘记录城市变迁。他们,就是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的勘测员团队——

情系大地用双手绘就城市“作战图”

今年4月,济南进入轨道交通时代。轨道交通的建设过程往往异常艰辛,凝结了无数幕后人的汗水和心血。

今年29岁的李树文是一名轨道交通精密导线测量员。他比任何人更熟悉轨道交通1号线的每一个站点、每一米里程,他为轨道交通结构量身测体,被同事们称为“盾构机的眼睛”。

如果说设计人员是将地面上的东西搬到纸上,那么对勘测员来说,则是把图纸上的东西还原到地面上,精准地找出每个施工点。

“一个测点要完成3次独立测量,每次独立测量要完成4个测回,每一个测回要转动身体4次。一天20个测点的工作任务,要转动身体960次。”李树文用千万次的转身指引着盾构机的掘进方向。

在他的眼中,虽然这份工作很苦,但是他觉得能够为轨道交通建设贡献一己之力,能够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所吃的苦远远比不上收获的成就感。

克服困难用勘测记录城市变迁

刘焕玉是一名市政道路岩土勘察工程师,连续工作13小时,2公里的作业区间,钻头升降100多次,取出210米样品分析记录——这就是他的工作日常。

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去年春节前夕,多条断头路、瓶颈路急需打通,前期的勘察工作必须尽快完成。很多时候,为了不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避开白天的车流、人流等,刘焕玉的勘测工作都是从深夜开始,持续到凌晨。

“我们顶着刺骨寒风,一干就是一整宿。当时内心也很崩溃,但是我们有一个信念:要坚持,确保工程如期开工!”他用通宵达旦的工作,用严谨的数据支撑道路安全建设。

对刘焕玉来说,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岩土勘测,他更期望通过努力,将一条条宽敞的道路融入到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潮流中,用勘测记录城市变迁。

根植群众用坚韧绘就精彩人生

“一套住房50个测距点,一栋房屋大约要采集48套地上住房和200间地下储藏室的数据。”在城市建设中,还有一群勘测人,为了保障不动产发证的顺利进行,无论冬日寒雪、夏日骄阳,对每一个不动产勘测项目进行精心调查、勘测,为不动产权利人申请登记提供详实的调查、勘测数据,刘广彬就是其中的一员。

刘广彬告诉我们:干勘测工作,不只是技术和体力活,更是对意志的考验。“现场少采集一个数据,数据的合理性和逻辑性会出现重大误差。所以不论多困难,我们也要创造条件去进行测量。”

楼宇间兜兜转转,每一个拐角、每一个延伸都需要勘察测绘工作人员去测量,刘广彬用长年累月零差错数据保障百姓权益。“当数据成果出图的那一刻,当申请人高兴地拿到自己的不动产权证时,看着自己付出的努力给社会带来安居和稳定的时候,我为自己辛勤的劳动而感到甜蜜和自豪。”刘广彬如是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不论是轨道交通项目、市政道路建设还是关乎每家每户的不动产勘测,他们走过喧闹的街市,头顶星辰,脚踏黄土,把每一个精确的数字融进城市建设中,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科学依据。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他们奉献在泉城,切实担负起青年党员应该担负起的重任,做新时代的追梦人。(本报记者 郭歌 王希涛)

新闻推荐

重新发现风雅大宋

□新时报记者钱欢青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备受瞩目的2018年度“中国好书”盛典在央视举行,吴钩《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