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检测让火车“动力满满”
时速达350公里的“复兴号”动力来源完全依靠高速铁路车顶上的接触网(输电线路),如果一旦接触不良或者停电,又该如何保证其平稳运行呢?近日,记者走进济铁济南供电段,见证了他们用科技创新手段确保火车“动力满满”。
人机“对话”应运而生
2017年,济铁济南供电段依托科技手段,研发了6C智能检测系统,在供电行业掀起一场“工业革命”,实现了供电设备与人的直接“对话”。
6C智能检测系统是由相互独立而又有机统一的六种装置构成的,其中装置C1(CPC)安装在检测车上,可以实时检测出故障并给出数据;装置C2(CCV)把便携高速高清摄像机放在车头上,通过人眼逐帧回放分析;装置C3(CCL)安装在检测车顶,自动抓拍并将数据实时传回综合分析室;装置C4(CCH)是指高清检测车,全车24个摄像头,两根电杆间拍76张照片,用时2秒多,可以拍到螺母是否松动,部件是否有裂缝;装置5C(CPV)监控系统,查看受电弓滑板运行情况,保障安全运行;装置6C(CCG)是系统核心,多种智能化监控手段都围绕它来建设,在线实时监测,保证第一时间判断设备状态情况。
6C智能检测系统的运用,改变了铁路供电的检修模式,使设备运行更安全,检修更精准。
半小时解决应急抢险
由于接触网常年遭受恶劣天气、机械损伤等外界环境的侵扰,济南供电段长期受困于不能及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故障处理不及时影响行车等情况。为彻底解决此难题,济南供电段组织技术骨干进行不断的课题攻关,对6C系统进行研发,确保能够实时检测出设备是否处在标准状态,及时检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了解设备现场情况,指导作出抢修判断。2018年11月,石济高铁列车因无网压导致停车,该段通过6C智能检测系统中的5C和6C装置对设备进行查看,发现由于天气寒冷,存在雾霾,导致受电弓附冰接触不良,通过30分钟的应急抢险,问题得到解决,较以往传统故障处理方式效率提高近5倍。
另外,以往的供电设备维修缺乏针对性。由于对缺陷的问题掌握不清楚,经常导致现场作业因材料备品不足,造成检修延时,影响列车运行的同时还增加人员作业风险。通过该智能系统中的C4装置进行分析,可以对设备缺陷一目了然,真正做到“有图有真相”,直观地反映设备存在的问题,为检修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当前,通过C4装置分析已发现重点缺陷4200条,消除设备隐患4000多条,利用该装置分析,完全改变了以往的检修模式。
革新工作模式提高安全作业
6C智能检测系统带来的不仅仅是设备的革新,更是人员工作模式的革新。济南供电段以往都是以工区为单位进行维护检查,效率低,工作重复性高,严重制约了现代化铁路建设。现在,济南供电段依靠6C智能检测系统,对缺陷统一整治,集中消除安全隐患,保证设备安全运行。该系统中的C2装置,改变以前传统的每十天不少于一次的步行巡视,减少了人员上道的安全风险。工人只需打开电脑,通过视频分析,便能查找安全隐患,以前10个人一小时的工作量,现在只需要1个人三四个小时就能完成。
2017年以来,济南供电段依靠科技和强大数据作为支持,打造了一支6C系统专业化的检测分析队伍,形成了一个专业数据平台,转变了工作模式,形成了设备管理的新方式。 (本报记者 匡名梅)
新闻推荐
5月7日,黄河济南泺口段流量为1140立方米/秒,较本月初增长100立方米/秒,增幅平稳。据了解,6月中下旬黄河将迎来夏季汛...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