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2天新生儿转院 5分钟穿越闹市区 记者探访济南急救中心,感受与死神赛跑的激情与速度

生活日报 2019-05-04 02:04 大字

医务人员跑步前去救治患者。路上虽然很堵,但急救车司机开得很快很稳。午饭经常是这样匆匆扒几口。 在急救车嘶鸣的警笛背后,有一群人。

他们是一群普通人,穿梭在大街小巷;他们是一群特殊人,救人于危难之中。不是在急救患者的现场,就是在赶赴现场的路上,每一分每一秒在他们心中都弥足珍贵。

这群和时间赛跑的人,就是120急救团队。救死扶伤的职业光环下,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酸甜苦辣。五一假期,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市中心医院的济南市急救中心直属分中心,跟随他们体验一次次与死神赛跑的“生死时速”。

铃声一响,全员进入“警备”状态

“昨天没有出现疑难杂症等特殊病例,设备一切正常,耗材仍旧充足。”5月2日8:10,济南市急救中心医生刘超和刚刚值完24小时班的医生孙士县进行交接,同时,当天值班的护士李程、急救员孙总鑫和驾驶员张登坤也在和前一天值班的相同岗位人员进行着交接班。

8:30许,交接完毕,新的一天开始了。

“平时下班没事我会打打篮球、做做运动,要不然身体素质跟不上。”1995年出生的李程是一名男护士,从事120急救工作已经2年了,他渐渐觉得自己内分泌不太好:皮肤暗黄、精神不振,“下班后如果不补觉,做什么事情都无法集中注意力。”

他们的上班时间是24个小时,从第一天早上8:30到第二天早上8:30。“但是我很喜欢这份工作。”作为男护士,毕业后的李程在医院科室工作过半年,但相较于固定的工作环境,他更喜欢到处跑的急救工作,“父母也很支持我换工作,觉得自己喜欢很重要。”李程记得,自己工作后最高的出车记录是一天18次,那是去年夏天一个下着暴雨的日子。

“叮铃铃……”9:20,正当李程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工作时,电话声一下子响彻整个直属分中心的小屋内。李程一句话没说完,在电话铃响的一瞬间,本能性地就把电话接了起来。与此同时,其他几名值班的工作人员也从各个屋子里冲了出来,去拿需要出车用的东西。简单和对方聊了两句后,李程朝正在准备的同事们摆了摆手,放下了电话。“不是急救,不用紧张。”李程笑了笑。

5分钟从中心医院到齐鲁医院

大家刚放下心来,9:45,电话铃声再次响起。这次是出车的电话。紧张感瞬间铺满了记者的心房。

“别说你了,我们听到电话也是‘一激灵’。”李程说,这份工作让他更加感受到了对生命的敬畏。

11:25,盒饭送到。“趁这会儿没任务,咱们先吃饭吧。”刘超医生招呼大家吃饭,“今天还不算忙呢,可能假期都出游堵在外面了,我们吃饭可以沉住气了。”刘医生介绍,以往有时一顿饭能吃五六次,刚吃几口就遇到出车的情况。工作结束后回到宿舍再吃几口饭,再次接到出车电话……

虽然说着可以“沉住气”吃饭,但是10分钟后,才吃了不到一半的记者发现,他们已经全都吃完了。

午饭后,记者正斜靠在沙发上准备休息一会儿,一个120电话接入。记者“腾”地一下就坐了起来,心脏扑通跳,由于起身过猛,腰部右侧也有些过度拉伸的不适感。

一个出生2天的新生儿因肠梗阻呕吐需要转院。从中心医院到齐鲁医院,要经过城区核心地段,无论选择哪条路,电子地图上都是一片“红得发紫”。

“坐稳了!”救护车一路风驰电掣,张登坤“见缝插针”,车辆纷纷避让。

“总的来说,这些年人们主动避让救护车的意识增强了,但最害怕的还是电动车和老年人突然出现在车前。”

5分钟后,救护车到达齐鲁医院,一位记者在车厢内感觉恶心,到达目的地,打开车门迈下第一步,腿发软,赶忙扶住了车门。而另一位从未晕过车的记者,也一直在感叹头晕目眩。

直到返回直属分中心,休息了10多分钟,记者才找回了正常状态。“练上半个月就好了!”刘医生说,每当有新的急救人员加入,出车时他们会照顾新人员坐在副驾驶的位置,等逐渐适应了再坐到车厢内,大约半个月后就不会头晕目眩了。

春到济南府,风飘花草香。在生死交汇处,生活日报记者进行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体验,感受着其中的速度与激情。

新闻推荐

“好客山东,厚道济南,诚不欺吾!” 记者一路追访三部门凌晨联手为游客找房幕后

五一假期,济南游客激增,景区人头攒动,酒店家家客满。记者袁野董昊骞摄谭先生的朋友圈。(文体局应为文...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