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案结事了 更求心服人和 记者走近济南仲裁员
她67岁了,还奔波在为当事双方调解的路上;他腿部受伤,依然拄着双拐来到仲裁委主持开庭;他“退休不褪色”,为济南仲裁员发挥余热;他则行走在律师和仲裁员两个不同“角色”的路上……他们掷地有声:只要当一天仲裁员,我就要做出合乎公道良心的判断,让群众满意、放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济南仲裁员。
张家林:做公平的居中裁判者
“虽然退休了,可我依然是名仲裁员,要退休不褪色,积极发挥余热嘛。”记者见到64岁的老仲裁员张家林时,他正在对接下来的案子做准备工作。张家林,退休前是济南四建集团法规处副处长,1996年,开始参与仲裁工作,至今已有23年了。2015年底,他正式从单位退休,从之前的“兼职”变成了“全职”,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发挥余热。
作为济南市首批仲裁员之一,张家林一直用自己社会经验较为丰富的优势,以群众易懂、易信的语言解读法律,化解矛盾纠纷。他说,做仲裁员要为当事人抚平不安的心情,让他们对仲裁机构产生信任,再向他们做必要的法律释明,让他们相信法律程序能够为他们解决难题。“只要我当一天仲裁员,就要做出合乎公道良心的判断,让群众满意、放心。”
张家林说,做仲裁员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积累,有时还要用情和理双管齐下,以情动人、以理劝人、以法服人,态度真诚热忱只是仲裁员的一面,而另一面则是认真严谨、严守办案原则。
在众多调解案中,让张家林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大单位因为高速公路分包合同及分包单位的施工资质引发的案子,在合同效力的认定上一直在争议。因为此案件双方争议点多,标的数额大,提供的证据也比较多,所以情况相当复杂。作为首席仲裁员的张家林,多次给双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到深夜,案子从开始到结案整整持续半年之久,开庭不少于5次,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张家林一直精于业务,有着专业、严谨和低调的作风,让他感触最深的是一开始很不适应自己角色的转换。之前的他只为服务于单位,而做仲裁员以后,他要服务于所有仲裁案件中的当事人,“要从内心时刻保持公正的态度,做公平的居中裁判者。”于滨:始终站在法律知识的前沿
学法律出身的于滨,原在建设系统从事法律工作,至今已做了15年的仲裁员。擅长处理房产、建设工程、征收拆迁、房屋买卖等和建筑领域有关的法律纠纷。于滨通常在工作之余参与仲裁工作,下班回家后写裁决书早已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于滨说,仲裁是一裁终决制度,要写好一份裁决书并不是一件易事。要把事实证据、法律适用条款等罗列清楚,要让当事双方都能够接受。一份裁决书少则15页多则30多页,对于复杂案件,上万字数的裁决书也是有的。
做仲裁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于滨认为,做仲裁员要具备良好的洞察力,在开庭前要把事实摸清楚,把案子吃透,脑子里构建好框架,并熟知适用的法律依据。开庭后,要尽快发现双方的争论焦点,陈述清楚裁决依据,让双方信服接受。
做仲裁员15年,于滨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起案件,从未碰到过申请撤销裁决结果的情况。如今,于滨依然对仲裁事业充满着热情,他说做仲裁员可以促进自己不断学习进步,随着法律的更新进步与时俱进,让自己始终站在法律知识的前沿。不仅如此,因为与本职工作的专业相关性,做仲裁员与本职工作还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于滨对待仲裁工作认真热情的态度让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4月16日,于滨主持了一场因节能工程项目而产生的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均是外地的。而当时,于滨因腿部进行了二次手术需要在家静养,但在开庭当天,他依然拄着拐杖来到仲裁委主持了这场案件,他的出现令仲裁委的工作人员惊讶不已。他说,“既然给当事人提前约定好了开庭时间,就要尽力做到。”就是凭借着这份对认真负责的态度,他赢得了仲裁委工作人员以及双方当事人的称赞。
刘东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中等个头,快言快语,从事律师工作的刘东军,当济南仲裁员已经9个年头了,他对仲裁工作“一往情深”,行走在律师和仲裁员两个不同“角色”的路上。
“当仲裁员是有条件的,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谈起仲裁员的工作,刘东军一脸的自豪,“2001年起,我从事律师工作,2010年,济南仲裁委招兼职仲裁员,我报名参加了考试,没想到成功了。其实,当仲裁员是有门槛的,要求从事律师工作满8年或者曾任审判员满8年等,仲裁员至少是某个行业领域的专家。”
在刘东军看来,律师和仲裁员是两个不同的工作,有相似点,差别是非常大的。“当我是律师的时候,主要为我的委托一方的当事人进行辩护,争取最大的合法权益。”刘东军告诉记者,当他从律师转变到仲裁员后发现,两个角色之间的转换差别是很大的,如果变身仲裁员,在仲裁开庭时,不再是哪个人的代理人,必须保持客观公证,要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有时候,当事人会对仲裁员产生一些误会,“我既然当了仲裁员,就必须认真地做好这个活,有些案件,要因人、因案而异。”
去年以来,济南仲裁委围绕“一次办成”的改革目标,积极创新服务思路,实行立案前网上预审,建立容缺受理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实现立案“最多跑一次”。坚持服务高标准,开展立案厅环境整洁常态化、公开内容规范化、立案流程便捷化、文明服务人性化的“四化”服务,展现一流服务窗口形象。引入“律师志愿咨询岗”,为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推行立案前调解,完善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建立“主任接待日”制度,畅通诉求渠道。
“仲裁是大有发展前景的,济南仲裁近几年发展变化很大。”刘东军非常看好济南仲裁的发展之路,在济南仲裁员这条路上,他会一直走下去。
韩国俊:认真倾听,善于说理
今年67岁的韩国俊,曾是下乡知青,也在工厂上过班,后来从事律师工作,是一名从事仲裁员工作的老人,见证了济南仲裁的发展历程。
“当时没有什么规章制度可以参考,网络也不发达,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1996年济南仲裁委员会成立,她参与济南仲裁规则的制定,后来,她成为济南第一批仲裁员。
一些人对仲裁的特点不是太了解,韩国俊告诉记者,仲裁与调解、诉讼等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相比,优点在于:仲裁具有很强的公正性,仲裁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仲裁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仲裁的自愿性很强,当事人在签合同时,可以自己约定是否仲裁,自愿选择仲裁委员会,不受地域的限制;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仲裁员,决定开庭的方式和审理方式等。仲裁一般不公开审理,可为当事人保守商业秘密,维护当事人的形象和声誉。”
“双方当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仲裁员要给他们一个充分表达的机会,学会倾听,让他们把自己的诉求说清楚。仲裁员要站在一个公正的位置上,给双方讲道理,讲透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是简单地说几条法律条文,不是简单在庭上“照本宣科”,要让他们知道案件赢在了哪里,输在了哪里。”当了多年的仲裁员,韩国俊最大的体会是,要认真倾听,善于说理,让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
当仲裁员要有一颗公正的心。有一个案件,韩国俊被定为首席仲裁员,在看案卷时,她发现一方当事人聘请的律师是她所在的律师所的,立即向仲裁委提出回避这个案件,没有参与该案件的裁决。“仲裁成败的关键取决于仲裁员,从规则和制度层面上保证仲裁员的公正性是仲裁程序正当性的重要基础之一,仲裁员首先要从自身做到公正。”
(新时报记者殷玉国 舜网记者亢倩茹 寒笑 通讯员孙瑞)
新闻推荐
7000人、88个单项奖、电子计时……槐荫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亮点多
美里湖第一小学表演非洲鼓新时报记者黄中明实习生陈元昊摄4月25日,2019年槐荫区中小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盛大...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