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 遇见你真好” 给病人送红包的重症医学专家姜志明,抢救的不仅仅是生命
□记者秦聪聪摄影王鑫
春到济南府,风飘花草香。窗外阳光和煦,窗内气氛凝重。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二区病房中,一名23岁的大学生因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年轻的生命走到了悬崖边缘。
“上ECMO(人工肺)吧!”生命监测仪器的报警声频频响起,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氧合指数还是很低。此时,只有让患者的肺休息下来,方能争取一线希望!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姜志明果断作出决定。
医院ECMO团队迅速行动,不到1小时,成功为患者开启ECMO治疗。垂危的生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姜志明走出抢救室,取下口罩,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接着指导医护团队对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
一门内外,生死之间。这里离死亡很近,也离重生不远。而给予患者希望、从不轻言放弃的,正是姜志明他们这群敢从死神手里“抢人”的白衣侠士。
一场漂亮的生死抢救“死神之手”松开了他的衣角
2019年春天,小曲(化姓)仿佛做了一场冗长恐怖的梦。只有23岁的他,一度被“死神”拽住了衣角。
一开始,只是感冒后的发烧。
很快,小曲出现呼吸窘迫,被收入ICU治疗。血气分析提示,氧合指数仅为36(正常人大于300),小曲被诊断为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经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小曲的病情仍在继续加重。感染性休克、急性肾损伤、心功能衰竭接踵而至。
这种情况下,病人的死亡率接近100%!命悬一线,姜志明缜密分析病情,组织多学科讨论后,决定为小曲实施ECMO治疗。这让小曲的生命重新点燃希望。五天五夜后,他脱离ECMO机械辅助,终于在入院两周后痊愈出院。
这是一场漂亮的生命保卫战,好在宝刀配良将。先后攻下休克、ARDS、脓毒症、心肌炎等几道难关,姜志明和他的团队不仅胜在将ECMO上机技术内练于心,更胜在将ECMO治疗期间的精细化管理技术外化于行。
宝剑锋从磨砺出。
2002年,他在山东省内最早开展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协助省内多家医院ICU开展血液净化技术;他掌握各种部位、各种困难情况下的深静脉置管术,几乎全院各科室都有过他前去穿刺的身影,也因此获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首届十佳技术能手”;他成功完成经皮气管切开术100余例,无手术死亡患者,且手术切口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得到同行的认可……
见多了生离死别,才更知相依相伴的可贵。
姜志明坦言,在很多人看来,一些人上了年纪,抢救的价值不如年轻人更大,但实际上,死亡对于人类,并没有年龄之分,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所以,在临床上,不应该有谁的抢救价值更大一说。更何况,活下去,有时候更多是一种精神象征。
姜志明说,每个人对于家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只要病人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
一次长达40分钟的复苏17年奇迹创造者重逢
3月17日,驱车沿高架桥一路向东,春风不凉。大半个济南城退去身后,十七载正青春拉回眼前,姜志明去赴一场特殊的约。
窗外光影晃动,时间溯至2002年。
毕业工作一年的姜志明,参与抢救一名严重车祸伤的女孩。女孩24岁,多发性创伤、失血性休克,手术过程中呼吸心跳骤停,医护人员给予连续心肺复苏40分钟……
每每回想起来,姜志明都感觉,这是生命的奇迹。“出现心脏呼吸骤停、意识丧失之后,黄金抢救期是4分钟以内。”姜志明说,大脑是人体对缺氧、缺血最敏感的器官,4分钟内在现场给予有效、正确的抢救,患者的存活率可高达50%,而如果在心脏骤停10分钟后再开始抢救,救活的几率极小。而针对这个女孩的复苏,是40分钟。
当时,没有人放弃抢救,好在,女孩也没有放弃自己。复苏成功了!后来,经过亚低温治疗,女孩逐渐恢复,痊愈出院,未遗留任何脑损伤后遗症。
不久前,女孩的家人从哈尔滨某医院出院后,返回济南家中。后续康复护理有些棘手,她试着拨打了存在手机里久未联系的姜志明的号码,电话通了,熟悉的声音捂热了话筒。
这是一份跨越17年的信任与托付。姜志明欣然应下了对方的求助。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他前去为女孩的家人查体、评估,制定了胃管、尿管、气管切开套管的详细计划。半个月后,患者身上所有管路被成功拔除,又能正常吃饭、说话、小便了。
不止这一次。对于姜志明来说,病人的需要,就是最紧迫的召唤。这些年来,姜志明一直没有离开过临床一线。手机24小时不关机,睡觉就放在枕头边,无论深夜还是凌晨,只要有需要,他就会立即奔向医院。
生命的神秘,让人琢磨不透,又难以把握。为了更好地打赢一场场生命保卫战,姜志明一直努力提高自己,精益求精,学习和开展新技术。同时,他将自己掌握的各种技能及相关经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医生,帮助他们进步。
只是,随时可能响起的手机铃声,对于妻子儿女来说,常常是一种打扰。尤其,是尚未满月的小儿子。
“我出国学习前,妻子刚查出怀了老二;回国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出生了。这两个最重要的时间点,我算是赶上了吧!”姜志明坦言,因为工作,对于家人,他没少亏欠。
人都不是为自己活着,姜志明也不例外。毕竟除了丈夫和父亲,他还是一名大夫。他要救死扶伤,为着更多家庭的团聚。结束为期半年的意大利访学,回国后的姜志明第一时间回到临床工作中。
一份特别的病情简介装在最温暖的信封里
随着重症医学专业的发展,ICU不再是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禁地,而被赋予了更多的希望和不放弃。身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大夫,姜志明说,最开心就是看到曾经危重的病人鲜活而真实地活着。
再次见到黄安(化名)时,姜志明特别高兴。不是因为他在复查时给自己送来了锦旗,而是看到曾被疾病折磨到了无生气的他,重新拥有了这个年纪的青春模样,而且,身边还多了一位美丽可人的姑娘。
“这一切都意味着,他的人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姜志明说。
那是2017年4月,被确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效果不佳的黄安已经陷入绝望。疼痛、持续高热、出血,每一份身体上的不适让他都觉得生命无望,无数次想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后来,黄安被爸爸带到了省千佛山医院。
住院期间,黄安突然出现大咯血,呼吸困难,病情危急,转入ICU二科。在这里,除了解除身体上的病痛,针对当时黄安的情绪问题,姜志明还为其进行了数次心理疏导。
后来,黄安病情逐渐稳定。出院那天,姜志明了解到黄安的家庭条件后,担心黄爸爸联系不到安全的转运车,亲自联系了一辆正规的120,并且交代了黄安的家庭条件,请求120少收取费用。此外,还交给黄爸爸一个信封,交代说是黄安的病情简介。
黄爸爸当时没有多想,直到回家才发现,信封里不仅有一份详细的病情简介,还有2000元现金。
对于当时的黄安一家,这2000元钱,无异于雪中送炭。姜志明说,当时为了给黄安治病,他的家庭已经一贫如洗,后续的治疗还需要费用,而他只想用自己的一点力量,给这个家庭多一点温度。
爱,会给予这个世界最无敌的暖。一年后复查,黄安带着锦旗和女朋友,出现在姜志明面前。他说:世界那么大,遇见你真好!
姜志明轻拍黄安肩膀说,挺好!
是啊,都挺好。
新闻推荐
□记者王丽通讯员赵梅4月27日(周六),由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济南市中心医院等全国一...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