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生态产业新城规模已现城市发展新动能活力迸发活力唐冶魅力唐冶 十年蝶变 高质量发展昂然起势

济南日报 2019-04-18 11:32 大字

首创奥特莱斯(邵勇摄)土河河道景观

时间轴2019年

首创奥特莱斯开业,唐冶产业园区招商推介会举办,“一心十二园”产业布局形成,以园聚产,以现代服务业产业聚集的现代化生态产业新城规模已现。

2018年

历城二中新校区启用,新华书店等项目落户唐冶,城市提升成效显著,交通系统进一步完善,城市形态基本形成。

2017年

唐冶15个村庄全部整合完毕,历城区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开工,山东省体彩管理中心、银丰新能源+互联网产业园、和润·尚东企业公馆、济青高铁产业园、中国(唐冶)国际新媒体产业园、济南万科唐冶中心等项目落户唐冶,产业项目突飞猛进。

2016年

历城二中、唐冶青创谷、中物科技园、首创奥特莱斯落户唐冶。

2015年

山东设计创意产业园、山东省文物保护科研修复工场项目正式开工。

2014年

唐冶公交枢纽投入使用,水发大厦、银座国际汽车中心、绿地城项目落户唐冶。

2013年

唐冶七村整合项目一期回迁,唐冶热源厂开工建设。

2012年

雪山片区安家—章灵四村整合项目启动;

2011年

第一个商业综合体鲁商凤凰广场项目落户唐冶,同年,唐冶体育文化休闲公园开工。

2010年

5月,唐冶街道办事处正式成立。唐冶七村整合项目启动。

十年弹指一挥间。2010年5月,唐冶街道办事处正式成立,唐冶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已是第十个年头。

十年白手起家,爬坡过坎。面对发展之初的重重困难,唐冶人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勤勉敬业、拼搏进取,走出了一条符合唐冶发展实际的路子。

十年蝶变,唐冶旧貌换新颜。世纪大道、飞跃大道、唐冶中路、文苑街、敬德街、经十东路在这里纵横交错;浪潮IBM智能计算产业园、银丰新能源+互联网产业园、济南中物科技园等12个园区协同发展;唐冶公园、鲁能体育公园、唐冶山公园等7大公园孕育优美生态宜居环境;商业综合体、学校、酒店在这里相继落地……

沧海巨变十载,唐冶实现了从零开始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近日,记者走进唐冶,切身感受到这片热土上涌动着的蓬勃活力。

区位之变——

成济南中心区域一颗“新星”

区域优势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地区长远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从东部郊区的普通村落到济南市12个地区中心之一、历城区公共服务副中心和东部区域性中心核心区,从产业零起步到十多个产业园区相继落户,十年峥嵘岁月,唐冶的区位优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唐冶在地理位置上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处在济南东部城区的核心地带,距离济南市政府7公里,距新东站13公里,距遥墙国际机场15公里。

2019年初,济南区划调整,这给唐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新版济南市地图上,找到唐冶位置,你会发现,它已然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域。不仅如此,其周边分布着济南综合保税区等产业基地,紧邻齐鲁科创大走廊,产业集聚优势十分明显。

文化之变——

打造“文创唐冶”壮大现代文化创意产业

唐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距今3000年前,便有先民生息繁衍。唐冶地名的由来相传与李世民有关,唐朝初年,李世民东征,屯兵于此,并在此冶炼兵器,遂称唐冶。

唐冶辖区有着众多古遗址,目前已发现的有4处。辖区内有闻名遐迩的灵鹫寺,古色古香的三义圣阁、白衣殿等。

历史的厚重,也造就了唐冶的厚积薄发。“勤劳智慧、开拓创新、聚冶人和、实干奋进”的唐冶时代精神由此提炼,唐冶民俗博物馆的修建,为群众回味乡愁、体味乡情提供了公共文化场所。除此之外,唐冶街道以打造“文创唐冶”为统领,以中国(唐冶)新媒体产业园、山东设计创意产业园、山东省文物保护科研修复工场项目、新华书店等平台为依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新区文化产业高地。

产业之变——

布局“一心十二园”打造产业集群高地

令人瞩目的是,

不只是拥有得天独厚的好环境和不断完善的配套设施,唐冶的区域规划也颇具“人性化”及发展眼光。“一核三轴、两带四团多心”的布局为唐冶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目前,唐冶已落地项目49个,总建筑面积1522.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00亿元,已开工面积约800万平方米。产业项目建设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大批产业和园区项目落户唐冶,初步形成以历城科创中心为中心,集合周边的首创奥特莱斯、济青高铁产业园、济南中物科技园、浪潮IBM智能计算产业园等12个园区协同发展的“一心十二园”产业布局,这些项目的引进为唐冶城市功能的完善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后劲,成为加快唐冶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围绕片区产业发展,唐冶坚持“以园聚产”,以现代服务业产业聚集为核心,建设健康养生、生态养老、医疗卫生、文化创意、国际科教、高端酒店、总部经济办公、精品商业、健康娱乐、高端生态居住及人才服务公寓等功能区,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壮大。

经济之变——

将打造“总部经济”高地

2010年,

在唐冶街道成立之初,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仅有7179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为14.7亿元;到2018年底,唐冶街道完成公共财政收入18.6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亿元,总量均居全区第一。

打造“总部经济”理念是唐冶一直坚持的发展思路,总部经济目前已成为唐冶现代服务产业聚集发展的主要特点。在唐冶的土地上,浪潮IBM智能计算产业园、水发集团、济青高铁等总部项目正拔地而起。其中,浪潮IBM智能计算产业园项目就是唐冶打造“总部经济”的重要成果。浪潮IBM产业园项目将承载浪潮IBM合资公司、浪潮研发中心、IBM研发中心、总部经济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器及其它配套等业务板块。

目前,省煤田地质局、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水发集团等省级企事业入驻唐冶,下属企业也已随之入驻,总部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服务之变——

为企业提供“私人订制”

优质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多年来,

唐冶街道一直坚持扩大高质量招商引资,致力于把唐冶打造成为全市对外开放新高地。在此过程中,街道始终将“服务优先”放在首位,成立投资发展服务中心,组建专业政务服务队伍,对企业申办提供事前咨询指导、事中全程主导、事后定期跟进的全流程服务。政

策送上门、服务送到家、平台建到位,为

企业发展扫清障碍,让企业轻装上阵。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不仅是引进资金、人才,实质上是让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引进新变量,创造新组合,提供新可能,培植新优势。按企业需求“私人订制”、引进“院士工作站”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培育青年创业孵化器……千方百

计为企业需求买单,为人才落户买单,如今的唐冶,“产、

研、融、居”的新

型产业生态正逐渐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制造业产业集群不断增长,高质量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一座东部商业新都、产业新城正茁壮成长。

教育之变——

唐冶全链条教育体系形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近年来,唐冶街道一直致力于谋划新区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产业布局,依托教育集团建设,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教育产业建设作为新区产业发展的第一要务,规划配建了19所幼儿园、10所小学、7所初中和2所高中。

据了解,截至目前,唐冶街道已交付使用和即将投入使用的配建幼儿园达到15所,小学6所,初中3所,高中2所,还有一些新建小区配套学校也即将投入使用。以济南名校历城二中、济南中学东校区、山师大第二附属中小学等为代表的小学、初中、高中全链条的教育体系形成。

此外,唐冶辖区内有山东建筑大学、山东体育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人才优势明显。如今,辖区内众多企业已与高校结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加强。“我们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建立相关人才库,通过创业乐园、孵化器企业等的打造,为周边高校人才提供创业平台,打造济南版‘双创乐园’。”唐冶街道党工委书记卫军说。

未来,唐冶街道将进一步创造优良的服务环境,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以优质的教育服务带动营商环境的改善,加速带动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交通之变——

构建大交通路网 通达城市经纬

“构建大交通路网”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大趋势,唐冶作为济南“东拓”的主力,南邻城市交通主动脉经十东路、北靠胶济铁路,此外,济南国际机场、新东站等交通枢纽近在咫尺,邻近的石济客专、济青高铁投入使用,济莱高铁开工建设,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R2线、M3线将贯通唐冶,唐冶交通优势明显。

唐冶交通的便利,还得益于它的路网布局。片区内五纵十横的交通路网日益完善,形成“横、纵、多环”道路骨架交通网络,再加上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唐冶交通区位优势。

公共交通方面,唐冶也是不断完善提升。目前,唐冶辖区打造了50余座温馨公路港湾(公交车站),有115路、K163路、162路、312路等十余条线路,还有516路、517路等社区公交,方便居民出行。

铁路、高速公路、公交枢纽、航空港,立体交通网络的规划建设,助推唐冶成为济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生态之变——

河道和山体公园构筑唐冶绿色生态系统

唐冶辖区山水资源十分丰富,周围山林环绕,“七山夹四河”,围子山、唐冶山、龙骨山等青山点缀其中,刘公河和土河自南向北穿过,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唐冶打造自然生态宜居新城提供了先天优势。

围绕现代城市居民返璞归真、追求自然的需求,唐冶依托自身优美的自然环境做文章,大力推进河道整治工程和山体公园建设,营造绿色、生态、休闲的氛围,成为吸睛亮点。

在保证防洪排涝安全前提下,对土河、刘公河两河河道进行河道整治,达到自然、生态的景观效果,构成集市民游玩、观光休闲和生态涵养功能为一体的都市生态休闲绿廊。

而生态公园建设,则为居民休闲提供更多选择。从2012年唐冶体育文化休闲公园免费向居民开放,到后来鲁能体育公园、唐冶山公园相继建成使用,再到今年开工建设的将山公园和围子山郊野公园,注重生态保护,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绿色成为唐冶发展的生态底色,生态宜居的环境逐步形成。

城市之变——

用“绣花精神”展示高品质城市之美

林立的高楼,

整齐有序的道路规划,错落的产业园带与山水景观带完美融合……唐冶作为东部城区的一张美丽名片,俨然以一种高起点的姿态,向泉城人民展示着她美丽的身姿。

唐冶西路上,道路绿化示范内造型精致的月季树含苞待放;唐冶中路上,各式立体花箱分布,颜色鲜艳的花朵迎风招展……这是唐冶街道城市提升工程的一个缩影。

“打造全市最干净的街道”是唐冶街道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目标追求,也是一直以来脚踏实地的实践。不管是“主题花卉”概念的提出,还是“行走唐冶”活动的开展,唐冶街道坚持用先进的思路引领、用最高的标准要求、用绣花的精神推动,致力追求于高品质的城市环境。

近日,全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启动,唐冶也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创建美丽家园行动。街道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对渣土山、河道、山体公园、主次干道、“三高”沿线进行生态绿化整治提升,全方位提高城市颜值。

生活之变——

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攀升

从2010年唐冶街道成立至今,处在新时代快速发展的济南东城,唐冶用奔跑的加速度实现了十年蝶变,快速崛起,不断刷新片区发展纪录。2017年,唐冶街道完成15个行政村的整合安置和拆迁工作,唐冶人民从“农村人”全部变为了“城市人”。“唐冶的发展,让我们老百姓得到了最大的实惠,不仅生活环境改善了很多,我们的生活质量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唐官小区的梁先生说。

首创奥特莱斯、百花汀国际酒店相继开业,历城二中新校区启用,历城区文博中心、体育馆、区便民服务中心等一大批公共设施或建设或投入使用,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渠道拓宽,这一切让唐冶人民的生活更加便捷,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高。

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动能转换深入推进,民生保障不断增强,奋进的唐冶在高质量发展路上势起步疾、快干实干,正在向着打造新时代一流的历城区东部新区先行区和示范区交出新的“时代答卷”。(本报记者张敏通讯员刘英压题照片邵勇摄)

新闻推荐

箱子不少、回收率不高,小区旧衣回收箱成摆设 你放进去的衣服去哪儿了?

目前,不少居民小区内都放置了旧衣回收箱,用来收集处理市民丢弃的旧衣服。但调查发现,一些旧衣回收箱几乎无人问津,有些甚至成...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