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商埠之前,济南思虑周详

济南时报 2019-04-17 14:12 大字

1904年,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济南自开商埠,借由胶济铁路的便利,在济南的经纬之间建起了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商埠新城。从此,济南经济形态加速改变,民族工商业迅猛发展;东西方文化融合交汇,多元文化共同繁荣。济南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自开商埠的内陆城市,走上了由封建田园都市向近现代工业化城市的蜕变之路。

记者在济南市商埠文化博物馆了解到,1904年5月1日,胶济铁路正式通车前1个月,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和山东巡抚周馥联名上奏:“山东沿海通商口岸,向只烟台一处。自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德国议租胶澳以后,青岛建筑码头、兴造铁路,现已通至济南省城,转瞬开办津镇铁路,将与胶济之路相接。济南本为黄河、小清河码头,现又为两路枢纽,地势扼要,商货转输较为便利,亟应援照直隶秦皇岛、福建三都澳、湖南岳州府开埠成案,在于济南城外自开通商口岸,以期中外商民咸受利益。”5月15日,清政府批准了该奏折,准许将济南辟为商埠。

为将济南商埠建成精心规划、文明有序的新城区,济南成立商埠总局统一协调管理商埠事务,下设工程局,掌管界址内工程建筑、房地产、工商行政、税务、治安管理,并制定相关设计方案。1906年1月10日,济南等三地同时举行开埠典礼,正式开放为“华洋公共通商之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济南自开商埠,促进了城市化进展,让济南经济文化更具多样性和包容性;如今,济南的改革开放事业再次为世人瞩目,为百年商埠谱写新篇章。(爱济南记者彭栋)

本期“济南故事”小结:顺应时代进步,济南自开商埠。打造现代泉城,开启发展新篇。

新闻推荐

不负春光不负你

4月16日,济南最高气温24℃,大明湖畔丁香竞相开放,吸引新人在此留下美丽的纪念。新时报记者黄中明实习生陈元昊...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