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渣土行业23年的“泉城蓝”忠诚卫士 “济南好人”赵书华:癌症打不垮的“拼命三郎”

济南日报 2019-04-12 11:34 大字

一副磨得满是划痕的老花镜,一个有些褪色的玻璃杯,一双沾满泥土的老布鞋,这是济南市渣土管理处驻市中区渣土管理办公室主任赵书华的标配。

晚上10点,戴起眼镜,蹬上布鞋,夹着水杯,吆喝一声,赵书华跟同事钻进一辆面包车,消失在茫茫黑夜里。

他有可能突然出现在工地门口,当场责令抑尘不力工地停工整顿;

他有可能蹲守在路口拐角花丛处,突然冲出来拦下擅闯红灯的渣土车;

如今,59岁的赵书华依旧乐此不疲地奔波,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去工地的路上。“白+黑”、“五加二”是常态,“拼命三郎”、“工作狂”早已成为他的代名词,甚至连“癌症”病魔都被他的顽强“征服”。

济南市2019年度第1期“济南好人榜”近期公布,赵书华荣获“敬业奉献好人”奖。“‘敬业奉献’这个称号,老赵实至名归,他是我们所有渣土管理人员的代表,也是榜样。”市渣土管理处党总支书记刘军表示。

近年来,济南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升级,“泉城蓝”成为常态,空气质量全国排名退出后20。而这背后,离不开像赵书华一样常年坚守一线的忠诚卫士。

工作23年来,济南城区每一寸土地的成长,几乎都留下了赵书华和同事们的足迹。

记者近日走近赵书华,感悟渣管人这个群体的奋斗历程。

●他的工作日常

无论白天黑夜,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

4月9日早上8点,在市渣土管理处驻市中区渣土管理办公室内,赵书华正在签署《零星工程建筑垃圾处置申报表》。经办人王某接到签好字的表格,刚出门,赵书华又追出去喊住,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

记者眼前的赵书华身形消瘦,但面容俊朗,走路大步流星,令人根本不会想到他曾患有肺癌。类似这样的工作,在这间办公室每天都会上演多次,但赵书华不觉得枯燥乏味,而是每一件每一张都认真对待。

早上7点,他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开始一天的工作。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进入市中区渣土办公室微信群,翻阅昨晚夜查的情况及内容,每一条每一字都仔细查看,像侦探福尔摩斯一样不放过关于“渣土”二字的任何信息。

查看完昨晚夜查信息,他开始巡查落实夜班发现的问题,梳理汇总,并对照工地进行巡查走访。“对于乱撒乱倒、车体不洁、带泥上路的以及裸露渣土未覆盖,出入口未安装冲洗设备等情况,夜晚发现的问题,白天进行约谈项目负责人,上门对其进行服务。”他说。

上午9:15,天下起雨,驻区办执法人员集合完毕,赵书华带队上路。9:30,到达市中区某建筑工地,赵书华第一个下车,检查渣土覆盖情况。“雨天工地就不要施工了,而且裸露工地一定要盯守覆盖。雨天车辆不要外出,减少车辆带泥上路的可能性。”千叮咛万嘱咐,待工地负责人向他保证后,他才离开奔向下一个点位。

据了解,市中区目前有25家运输单位,在建工地约30余处。无论何时,只要工地有情况,赵书华都会第一个赶到现场,了解情况排查问题。

20多年来,赵书华从区到市,再从市到区,干过几乎渣土管理每一个岗位,唯一不变的是永远风风火火,反应快速,第一个到现场。

●他心目中的自己

奉献渣土行业,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赵书华今年59岁,从1996年渣土管理处成立起,他一干就是23年。

工作环境差、危险系数高、工作强度大、面临压力多,是渣土行业管理的显著特征,济南的渣土行业管理近年来经历了一个由“乱”到“治”的艰难升级,如今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而这背后,赵书华和同事们也同样爬过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坎儿。

“他们(渣土车司机)最不愿意见到的人就是我了。”赵书华笑着说,渣土管理有反复性、流动性、回潮率高的特点,作为渣土管理者,自己一刻都不敢放松,有时还要和他们打游击。有一年,为逮住在皇上岭乱倒渣土的渣土车司机,赵书华与同事连续6个晚上躲在皇上岭的草丛里盯守,最终将渣土车司机抓住。

“这份工作杂乱、分散,好汉子不愿意干,赖汉子干不了。”这是赵书华对自己这份工作的形容。1997年,全市每年产生渣土400万立方米;2018年,全市每年产生渣土3000万立方米。“工作量涨了,但管理人员却没增加多少,很多当年和我一起进来的同事,现在都是小老头了。”赵书华笑着说。

不过,让他高兴的是,新兴的车辆定位系统,工地实时监控系统以及自动喷淋等高科技,让渣土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也更加人性化了,“现在还出台了《济南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让渣土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是一件大好事。”

多年来以单位为家、工作中雷厉风行的他,对妻子、老人和孩子心存愧疚。2009年,为迎接全运会,济南市建筑渣土综合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大家白天晚上连轴转。就在此时,他的母亲突患疾病住院。即便这样,他也只能凌晨2点下班后去医院看一眼母亲。但谁也没想到,住院仅仅两个星期,老人病情突然恶化。正在清河北路处理乱倒渣土的赵书华接到妻子的电话,强忍着泪水赶往医院,可还是晚了。至今,这件事在他的心里,都有一块挥之不去的烙印。

到了这几年,济南市连续出台大气污染防治举措,渣土行业管理力度更大,要求更高,标准更严。赵书华和同事毫不退缩,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各项管理工作中去。“看着工地管理一天天上档次,看着济南天气越来越好,我们年龄再大,干得也有劲儿。”赵书华表示。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活着就干,死了就算。”这是他的口头禅,也是他的座右铭。明年即将退休的赵书华,总是说只要自己还在工作岗位上干一天,就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干一行爱一行。

●服务对象眼中的他

眼里不揉沙子的“铁面包公”

在到市中区渣土管理办公室之前,赵书华是市渣土管理处督察科科长,和同事每天要监管数百家建筑工地和2000余辆渣土车。

“赵科长看着很和善,执起法来却毫不留情,但也正是这种执拗和坚持,最终让我佩服不已。”说这个话的是跟赵书华打了多年交道的渣土车司机张阳(化名)。他们俩是“不打不相识”。

2017年,张阳在运输渣土途中发生违规行为,被赵书华和同事查处。“当时,不仅不配合,还暴力抗法了,以为能吓唬住他们”张阳说。然而,赵书华和同事一点畏惧都没有,主动将车辆查扣。看此招不灵,张阳又开始通过关系接触赵书华,并放话,只要不处理,要什么给什么。

“济南渣土车这么多,违规运输的后果所有人都知道,对这种行为必须毫不姑息。”在赵书华坚持下,此事不仅没有被“摆平”,反而张阳被行政处罚并拘留10天。出来后,张阳不仅没有怀恨,反而从内心佩服他。“实际上,他的这种坚持,最终是为了我们好,要不然我们可能会闯下更大的祸。”

这种事情,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不停发生,执法严厉,加之脸色黝黑,赵书华被司机和同事戏称为“铁面包公”。

如果说执法严厉是赵书华的A面,那么服务热心就是赵书华的B面。新开渣土工地,赵书华总是主动上门热情服务,及时讲解各项标准和要求,对工地遇到的疑惑,总会热心解答。不少工地和公司都给他送来了锦旗。

他还是诸多渣土管理工作人员中奉献爱心的代表,那年市渣土管理处在庆祝“环卫工人节”时,到天桥区工人新村北村环卫所走访慰问一线保洁员,老赵自己掏钱为环卫工人购买了生活日用品等,这就是暖人心的老赵。

●同事眼中的他

手术仅休息15天,未拆线就上岗

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赵书华还有一批热爱他的“老伙伴”,这其中就包括济南市渣土管理处党总支书记刘军。

在一起共事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刘军见证了赵书华的工作、生活以及其中的酸甜苦辣,每每提起这位同事“老赵”,他总能想起他工作的点滴,历历在目。刘军说自己曾经边哭边为“老赵”总结了工作中的“12条坚持”。

这12条是:坚持“日考核”,坚持“日讲评”,坚持“日调度”,坚持“日督办”,坚持“日巡查”,坚持“每天早巡逻”,坚持“日通报”,坚持“日约谈”,坚持“每日指导服务”,坚持“每日监控”,坚持“每日微笑服务”以及坚持“干下去”。

“他就像个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干工作。哪里需要他就在哪里,不顾自己身体,永远冲在一线。”刘军回忆说。

谈到自己的身体,老赵总是说自己“皮实”得很,但同事们都知道,他曾经罹患过肺癌,住了医院,将右肺切除。“2017年10月,老赵在外地开会,身体突然不适,一直咳血,就去医院检查了一下,结果检查后医生说是癌症。”据同事介绍,之后老赵住进了医院,进行了手术,“手术过后刚15天他就上班了,当时导管刚拔,缝的线还没拆呢,大家都劝他再休息休息,他不愿意,一刻也放不下工作。”

在同事眼里,赵书华就是一个这样的“工作狂”,即便得了大病,他依然笑呵呵地工作,笑呵呵地加班,奔走在渣土管理一线。“虽然要求严格,但他爱讲笑话,身上有一股‘正气’,大家都对他服气。”

像赵书华这样的渣管人,在市渣土管理处还有很多,他们24小时不分昼夜忙碌,在深夜星空下为泉城蓝践行一份承诺。20多年来,济南渣土扬尘治理更加精细、规范,“泉城蓝”成为常态。 (本报记者 王永)

新闻推荐

以“创城精神”成就更高的济南

4月11日上午,济南市“创城再出发品质再提升”,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动员大会召开。会议动员全市上...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