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也是一个需要减负的宝宝
“要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让他们静下心来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专业化水平。”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教育部将专门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将教师从“表叔”“表哥”中解脱出来。2月20日,市教育局也下达教育减负“动员令”,正式拉开2019济南教育“减负提质”的帷幕。学校和教师的压力和包袱在哪里?减负应该先从哪儿“开刀”?我们来让老师说说“减负那些事”。
教师 检查、评比、考核活动多非教学事务耗费精力
“开工干活,又是一个加班夜。”2018年11月13日,教师陈瑶(化名)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配图是满桌的文件与文件夹。
谈起给教师减负,陈瑶很有感触地说,各种检查、各种会议、各种活动,占用了老师太多精力,但这些都与教学本职工作无关,许多都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整理的材料。
陈瑶的话,道出了许多一线教师的心声。
教师负担过重,其实表现在很多方面,通过采访一线教师,记者发现,最让老师们诟病的“负担”,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之外的各种检查,身累。“表叔”“表哥”当道,各种检查、评比、考核活动太多,每种活动都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精力,教师苦不堪言。二是面对不同群体,心累。教师除了要面对学生,同时还要面对社会、家长、学校的多重压力,每天面对着很多琐碎的事情,需要很大的耐心。特别是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关注孩子的同时,也就把目光更多地投射到老师身上。
每天的工作总是循环往复,从早到晚,上课补课,处理学生问题,手机处于24小时待机状态……虽然这些工作也是老师应该做的,但是一些学校的安排却不尽如人意,很多老师都反馈非常辛苦。
除了要“超长待机”之外,教师们“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
“如果光看数量,那还不算真正的累。老师真正的累,是来自心里。”教师陶宇告诉记者,日常情况下,一位教师要面对数十位学生,老师能做到关注到每一位孩子,但很难让每一位家长都满意,有时候家长的投诉就会随之而来,有的甚至演变为“学闹”“校闹”问题。所以,《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指出,中小学教师心理状况与一般国民群体相比要差一些,小学教师心理状况更差。
“如果不应有的负担持续地作用到教师身上,他们自然没有时间、精力去学习,去发展自己的业务,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长杜惠平建议,在修订完善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时,进一步明确教师享有的权利,使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有法可依,同时也要在高等教育和各级各类师范教育中更加关注“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严把入职心理健康关,强化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学校 “进校园”项目种类繁多 教学“主业”受到挤压
“现在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负担确实很重。这不,我刚去开的几个会,这些看上去和教育没有多大关联的事儿,却少不了教育的身影,各种活动都与‘进校园’联系在了一起。”一位区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的确,教育部门的领导有感触,一线教师体会的更不会少。因为所有的“进校园”,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和学生身上。
近年来,“进校园”的项目可谓“琳琅满目”,而根据教育部的梳理,目前全国各类进校园活动达50多项。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曾表示,一些本来属于政府、社会、企业的工作过度投放到校园内,使得校园老师们的“主业”受到了挤压。“教师的主业就是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减负就是希望老师腾出更多的精力聚焦主业。”
什么重要,就什么“进校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各部门对教育的重视,反映出对学校教育的肯定和认可。偶尔有一些文艺活动、文明宣讲“进校园”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但如果不分特点地让各个部门的活动都进来,不仅孩子“消化不了”,老师们精力也被分散得越来越多。
“法治知识进校园、消防知识进校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有益于立德树人的活动、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六个素养的内容进入学校,不但必须,而且应该大力提倡。”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而有些活动进校园,小朋友还没建立起概念,和身心发展阶段就有脱节,“一刀切地进校园,不仅效果不是很好,反而给老师增加了不少负担。”
“教师减负减的是教学以外的负担,和育人无关的内容。”该校长建议,学校不是个筐,不能什么都往里装,不能什么都“进校园”、都从娃娃抓起。
也因为如此,在市中区教育系统2019年寒假领导干部会上,市中区教育局局长刘绍辉明确要求,“教育教学是核心,教师的时间最宝贵,教育局机关要为学校、为老师们当好‘过滤器’,做好‘守门员’,把一些无聊无用的东西过滤清除,拒绝在校园外。”
减负 无关事务禁向学校“摊派” 老师有了更多时间静心施教
3月5日大课间,记者终于“逮”到了济南市舜耕小学副校长张绪昌,此时他刚刚结束与几位教师的集体教研,正准备第三节课再进教室听课。得知记者想做一个简短的采访时,张绪昌看了一下表说:“行,时间还来得及,咱长话短说。”
原来,当天上午,除了第二节课与教师们集体教研外,剩余三节课,张绪昌的安排都是“推门听课”。
“新学期,区教育局进一步加大学校、教师的减负力度,作为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非教学事务少了,开会也少了,我有了更多时间放在教学上。”张绪昌告诉记者。
“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务,没必要的各种表格、检查、考核、评估,动辄让学校停课出人出场地办活动,甚至招商等任务也都摊派给学校,这些现象严重干扰着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所以,我们提出了要向无关事务‘开 刀’,为教师松绑,为学校减负。”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品木表示,市教育局要为学校和教师减负撑腰,切实将教师从繁冗复杂的非教学事务中解脱出来,让教师们专心从教。
今年,济南市还将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济南今后一个时期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定下“总调子”,在教师培训、职称评聘、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等方面释放更多政策“红利”。
“前几年,市中区教育局就已经着手为教师、学校减负了,区教育局明确要求,局机关要召集学校副校长及以上领导开会,必须一把手书面签字;要召集学校中层干部集体开会,必须要分管局长签字。”张绪昌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有了这条“铁律”,各类会议其实已经精简了不少。
特别是今年,响应市教育局的号召,市中区为学校和教师在原来精简会议的基础上带来了“5+2”的减负“大礼包”,“5”即五项精简——精简文件、精简会议、精简报表材料、精简QQ群微信群、精简宣传。“2”即为教师争取两块时间——“雷打不动”的教研时间,让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素质、提升质量;“完完整整”的休息时间,周末、寒暑假是老师们放松身心、调整休息的宝贵时间,能不打扰绝不打扰,让疲惫的老师们充分休息、照顾家庭。
“开学以来,我只参加过两个会,很多部门的QQ群和微信群也进行了精简和合并,甚至取消,这样少了额外的干扰,我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和老师们一起进行教学问诊,聚焦课程与教学的小问题、真问题,研究小策略和好方法。”张绪昌告诉记者,仅开学第一周,他就已经听了两轮共计10节课,覆盖6个学科,“和老师们泡在课堂的感觉特别好。”
记者手记 给教师减负,就是给学生减负
“不减负,学生不高兴。学生不高兴,就是宝宝不高兴。宝宝不高兴,后果很严重!”3月12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金句频出。其实,教师也是一个需要减负的“宝宝”。
填不完的表格、整不完的材料,让教师疲于应付,既影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影响了学校宁静庄严的读书环境的形成。然而各种考核、检查事关业绩、奖金、职称,不拼命不行,要拼就得在学生身上下功夫。
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减负实际上并不单纯是减少教师的一些工作压力,而是正本清源,恢复正常的办学秩序。将宁静还给学校、将安心还给老师,这样才能将孩子的教育权还给老师。
所以说,为教师减负,不仅是学校的事情、教育主管部门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需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既要有减负的政策措施,又要跟上落实和督查,要消除官本位的习惯性行政思维,用教育规律管理教育和教师。要让老师有更多时间在学校陪伴孩子,更加安静潜心钻研,通过提升教师专业水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把学生的负担减下去。
(本报记者 史春勇)
新闻推荐
本报3月13日讯(记者张晓涵)近日,市林业和城乡绿化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了解到,济南市今年将有20处城区山体公园竣工。2...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