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的炒豆
小时候,“二月二,吃炒豆”给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记忆。现在回想起来似乎那时的炒豆特别香,特别脆,特别耐回味。
在老济南,也把炒豆子叫做炒蝎子爪。
我小时候是计划经济时代,因为大家都是指望每月那几十块干巴巴的工资过日子,“拉饥荒”几乎是每家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勤俭节约也就成了大家共同的习惯。一般人家就是过年那几天能吃点比平时稍微好一些的食物,其实也不过就是点带肉的菜和几块藕合、炸鱼、酥锅之类的,另外还有不掺粗粮的白面馍馍、枣卷子、豆沙包等。对于我们这些半大孩子来说,过了十五,就盼望着二月二了。因为二月二能吃到香喷喷的炒豆子,甚至还有炒豆旗儿(一种用白面制作的指甲大小的旗子状的面食)等。
二月二早上,大人会郑重其事地嘱咐我们起床前一定要认真地说:“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说完才能穿衣下床,否则,就不给吃喷香的炒豆子。至于为什么要念叨这句话,大人没有说,我也没有兴趣打听。只要能吃到炒豆子,让说啥都行。
这一天的早晨,各家各户就会把提前几天用佐料浸泡好、晾干的黄豆拿出来,认真地用慢火炒好,所以二月二的街道上,到处弥漫着炒豆子特有的香味。我们这些半大孩子,在天刚刚亮的时候,匆匆地喝完龙须面,就都齐呼啦地涌到了街上,高声叫喊着广为流传的俗语:“二月二,炒蝎子爪,大娘婶子给一把!”争先炫耀着自己口袋中的炒豆子,互相交换品尝着,比试一下谁家的最香、最脆。
至于炒豆旗儿,属于稀罕物,一般人家是没有的。因为其原料是白面粉,而那时白面一个人每月才计划供应三斤,一般人家根本没有这部分余粮;另外,炒豆旗儿还费油。听大人讲,炒豆旗儿时如果油放少了,会炒煳,不但外观不好看,而且也不好吃;多放油,一般人家又舍不得。所以,哪个小孩子要是有炒豆旗儿,往往很趾高气扬,无形中好像有了高人一等的身份地位。
其实,每个人口袋里的炒豆子也不是很多,大家吃时都是一粒一粒地吃,一定要发出响脆的声音,尽情地享受着炒豆子特有的香味。有稍不留神将炒豆子掉在地上的,会毫不犹豫地弯腰拾起来,吹吹上面的浮土,再送入口中,依然是发出响脆的声音。如果谁把几粒炒豆子一下塞进嘴里,不仔细咀嚼就囫囵吞枣样咽下肚,那是会让小伙伴们嘲笑瞧不起的。随着一声声响脆,口袋里的炒豆子一粒粒地在减少,大家的那种珍惜、恋恋不舍真是惊心动魄,甚至有些心酸。几次拿出来,闻闻味儿,再恋恋不舍地放回口袋。
记得有一年二月二,不知啥原因,我们家也破天荒地炒了一锅豆旗儿,这可把我兴奋坏了。瞅大人不注意,偷偷地装上多半口袋炒豆旗儿,连跑带颠地来到街上。正要神气地向小伙伴们炫耀显摆时,却发现口袋里的炒豆旗儿莫名地减少了。一时着急恐慌,我脑门上都冒了汗。回头一看来时的地面,恍然大悟:原来口袋破了,豆旗儿撒漏了一路。不忍看我的狼狈样,小伙伴们急忙帮我捡拾起来,吹吹上面的浮土,塞到我口袋里;我呢,非常慷慨大方地给每人分了几个。大家兴高采烈、乐不可支地扯着嗓子欢唱着“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共同享受豆旗儿这种平时难得的炒货零食所带来的口福与快乐……
新闻推荐
济南市民巡访团团长辛安通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发出倡议 争做文明行为先行者实践者
2017年11月22日,辛安(左)作为市民代表为全国文明城市揭牌。(资料片)本报记者刘雅菲摄本报3月3日讯(...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