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公交车 一条扶贫线 一个“小陈师傅” 813路的“守望者”

山东商报 2019-01-12 09:08 大字

813路是一条扶贫线路,它为马家村村民架起了一座与外界连通的桥梁。813路是一条扶贫线路,它为马家村村民架起了一座与外界连通的桥梁。这是一条全长19.4公里的公交线路,在这条线路上只有陈明强一名驾驶员,只有一辆编号为“8348”的公交车。济南的813路公交是一条扶贫线路,它将马家村到仲宫,原本一小时的路程缩短到了半个小时以内,架起村民与外界连通的桥梁。线路开通两年多的时间里,陈明强一直就是这条线路的“守望者”,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俺们村的小陈师傅”。文/图记者邹元德

一条线:将一小时路程缩短了一半

1月10日上午,记者登上了早晨7点准时从仲宫发车,开往马家村的813路公交车,全程只有两三个人坐车,但是7点40,记者跟车从马家村返回时,首发站就上来了15名乘客,车上的空座只剩三个,到了北道沟站,车上又上来十几名村民,全长8米的公交车上被塞得满满当当。

2016年12月28日,“扶贫线路”813路公交线路开通。这条线路由马家村开往仲宫。该线路的开通方便了马家村、南道沟、贾家村、北道沟等村庄村民的进城,线路一经开通,就成了不少外出打工、做小生意的村民每日出行的“通勤”线路。

村民董先生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商店,每天需要去镇上进货。“没开线的时候,我都是骑着三轮车去镇上,这些线路开通后,不仅非常方便,冬天下雪也不用再担心了。”马家村的张先生也告诉记者,有了813路公交车之后,原来从村里到仲宫近1个小时的路程,现在只需要25分钟左右就能到达。“我们原来出门都得搭车,或者自己骑车,挺不方便。”

记者注意到,早晨7点从仲宫准时发车的813路,到达马家村的时间是7点28分。据悉,目前813路往返全程19.4公里,运行时间50分钟,单程25分钟左右,每天定点发车。第一班车早上6点从马家村发车,末班车晚上6点半从仲宫镇发车,到达马家村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一辆车:凌晨零下十几度时预热车辆

早晨不到7点,记者来到仲宫公交车场时,已经驾驶813路从马家村开到仲宫的驾驶员陈明强吃完了早餐,正在清理车厢卫生,为早晨7点的班车运行做准备。

在这条公交线路上,只有陈明强一名驾驶员驾驶一辆公交车往返在这条公交线路上。由于班次固定,陈明强每天的生活都非常规律。

“冬天山区夜晚气温低,夜里到了零下十几度,我得定时出来发动车辆进行预热,保证按时发车。”陈明强告诉记者,每天天刚蒙蒙亮,当乡亲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陈明强便已经开始在给“爱车”做“体检”,确保安全出行。晚上收车后,他又要给车“洗澡”,为村民营造舒适的乘车环境。

村民张先生感慨说:“公交直接开进村里,冬天出门再也不用担心天冷受冻,而且坐着宽敞舒适的公交车,内心也充满了安全感。”在这份安全感背后,是驾驶员陈明强每天的默默坚守。

陈明强告诉记者,作为一条郊区线路,与城市线路最大的区别就是沿线的路况更加复杂,多是崎岖的山路,而且常常穿过村庄,道路较为狭窄,与村民的住宅相对较近,公路上人流比较分散。

跟车体验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车辆从张家村进入北道沟时,山路变得崎岖不平,这条山路宽约5米,一旦遇到两辆车会车,需要一辆车先停下,对向的车辆缓缓从身边驶过。“北道沟大约长1公里,尤其到了下雪天,有时候得到11点才能从山里出来,所以这些山里的公交车都是老司机在开。”陈明强说。

为此,陈明强在行车之余仔细研究每一条道路风险和隐患点,认真记录下来,并思考安全驾驶的操作要领,努力为村里的乡亲们提供一个安全的乘车环境。在他的努力下,线路开通至今,两年多的时间里,813路线未发生过一起事故。

一个人:“俺们村的小陈师傅”

陈明强今年39岁,8年前开始开公交车,曾经在66路、88路上干过。2016年底,线路一开通,陈明强就成了813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专职驾驶员,这一干就是两年多。

“开始也觉得这条线路挺辛苦的,但是作为一名老公交驾驶员,自身经验也比较丰富,既然有了这条线路,村民也有需求,我觉得还是有一种使命感。”陈明强告诉记者,与同车队的88路这类通往市区的线路相比,813路这类郊区线路也有其特殊性。“因为早班车是从马家村发车,末班车也是开到马家村,所以我的驻点就在马家村。”

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陈明强需要住在马家村的驻点。所谓驻点就是马家村村委会为他提供的一张上下铺的床位,房间兼用做村里的广播室,里边有两床被子、一本杂志和一个灭火器。陈明强的班制为工作四天,休息一天,休息的时间由替班驾驶员代替,这就意味着陈明强每四天才能回一次家。去年除夕,陈明强晚上吃了水饺就开着末班车进了村。

风里来雨里去,陈明强一丝不苟地驾驶着813路公交车穿行在乡间小道上,当残疾人上下车时他会去搀扶,当雨天来临他会为老人打开伞,当果农带着盛着果品篮子乘车时他主动帮着拎上车,当农民进城打工他会去打听信息,乘客咨询的事他都会耐心地解答。村民上车时道一句“你好”更是成为了习惯。

在村民的眼里,陈明强每天服务他们的出行,帮他们排忧解难,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那个人。热心和爱心拉近了他和村民的距离,乡亲们称他为“俺们村的小陈师傅”,让人倍感亲切。

有一次,村里的王大娘突发疾病,村里卫生室没有需要的药品;陈明强得知此事后,刚放下回村的公交车便开着自己的车来回两小时进城为她买来了药。一件件暖心的事让他和村民的感情越来越深,村民们会时不时地给陈明强送来鸡蛋和菜,俨然已经把他当作了自家人。

新闻推荐

十年精筑梦 万千锦绣情 济南中海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亚茜

济南中海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亚茜实景图与时代一路同步,为城市不断创筑。中海地产,2008年正式进驻济南,先后开发中...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