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黑”攻“毒”查处96起毒驾 毒驾比酒驾危害更大,专家建议毒驾入刑

齐鲁晚报 2019-01-12 05:12 大字

毒驾者赵某(穿黑衣者)被交警拦截抓获。(警方供图)11日,济南交警首次对外公布毒驾查处数据,2016年以来,3年的时间,济南共查处毒驾违法96起,其中5人是女性。针对毒驾隐藏性强不易查处的问题,交警部门联合其他警种协同作战,并利用人脸识别等黑科技助力毒驾查处,让毒驾难以隐身。

本报记者张泰来

实习生徐靖靖

毒驾被查者

多半40岁以下

一辆黑色桑塔纳轿车正在高架上行驶,突然前方出现了多名警察,看到黑色桑塔纳后,民警随即示意驾驶人停车,并在其行驶前方铺设了阻车器。这是2018年8月14日,发生在济南北园高架上的一幕,黑色轿车驾驶人一停下车,几名警察就上前将他控制起来。

该车驾驶人赵某不知道的是,为了这一刻,交警已经准备了很久。几天前,民警发现该车驾驶人有吸毒经历,排查行驶轨迹发现他还在驾车。于是将其录入了缉查布控平台。当天,平台报警发现他在北园高架附近驾车活动,于是提前布控来了一场精准查处。

果不其然,经检测,赵某尿液中甲基安非他命(冰毒)呈阳性,涉嫌毒驾。这个案例并非个例。记者从济南交警支队获悉,2016年以来,济南共查处毒驾违法96起,涉及94名违法驾驶人,其中两人因毒驾违法行为两次被交警查获。

从查处的数据来看也表现出明显的特点。一是毒驾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岁,共51人次,占53.13%;其次为30岁以下和41-50岁,分别占34.38%和11.46%;50岁以上1人次。“90后”毒驾违法驾驶人共10人,其中1名“90后”驾驶人两次因毒驾被交通管理部门查处。二是绝大多数为男性。毒驾人员中,男性驾驶人共91人次,占94.79%,女性驾驶人仅5人次。三是夜间21时为毒驾违法的高发时段。

黑科技助阵

毒驾不再难查

相比较于其他交通违法,毒驾具有隐藏性,目前没有筛查仪器,一般执法过程中很难发现。对此,济南交警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按照“动静结合、科技为先、深入研判、精确打击”的原则,采取强有力措施,多警种联动、借助高科技和大数据对“毒驾”行为进行打击。

首先,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和路面信息感知网络,对因吸毒成瘾被注销驾驶证和有毒驾记录的驾驶人进行实时监控。实施准确打击。

此外,交警部门还将与其他警种建立联动机制,实时传递共享涉毒人员相关信息,通过分析嫌疑人行动轨迹,对涉毒人员进行联合打击。

另外,利用公安大数据平台,及时发现、深挖毒驾线索。利用公安云数据平台,对涉及吸毒违法人员数据库进行筛查,固定吸毒人员吸毒后驾车证据,主动进行打击。

危害超过酒驾

呼吁毒驾入刑

事实证明,人在吸毒后,所产生的精神极端亢奋甚至妄想、幻觉等症状,判断力低下甚至完全丧失判断,导致多人伤亡的恶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其危害性比酒驾更严重。

危害如此之大对其处罚偏轻,目前对于毒驾的处罚只能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被查获有吸食、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行为,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措施,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应当注销其机动车驾驶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仍继续驾驶的,罚款200元,并可拖移机动车。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如此处罚相对于毒驾的危害,被诸多专家普遍认为处罚偏轻。近年来,警方业内人士和专家呼吁毒驾入刑,不过至今尚未有实质性进展。

新闻推荐

去市图重新认识四大爱情故事

时报讯(记者石晓丹)本周济南市图书馆活动多多,既有人生智慧,也有动人爱情,还能带着孩子体验一下“小木匠”。1月13日(周日)...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