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迈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新时代 济南市首届养老服务业发展论坛召开

济南日报 2018-12-14 11:33 大字

市领导为“济南市养老服务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颁发聘书。□本报记者

兰萃 杨晨

通讯员 孔斌

养老服务业是涉及人民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作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首批试点城市,济南市始终坚持把养老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并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2017年底,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154.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1.52%,其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近20万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过28万人。预计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190万,占比将超过25%。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加速发展,“四化叠加”的趋势日益明显。如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成为市委、市政府和民政部门关注的重点。

12月11日,以“助力打造康养名城,推动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济南市首届养老服务业发展论坛在济召开。在论坛现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和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驻会副会长、秘书长熊佩飞,分别以《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形势和主要任务》、《如何发挥好政府在养老服务业中的作用》为题进行了主论坛演讲,成为此次论坛的一大亮点。市相关领导为“济南市养老服务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颁发聘书。济南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洪武则重点介绍和分享了济南市养老服务业的基本情况和成熟经验。在张洪武看来,“此次论坛作为一场理念创新、内容充实、成果丰硕、精彩纷呈的盛会,必将为促进济南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参加论坛的与会专家学者、养老服务工作者紧紧围绕如何高效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和社区养老发展思路和重点、济南市打造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养老事业产业实施路径、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问题和对策等主题,展开了多元化、系统化的分享,为推动济南市养老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建言献策,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济南模式”,切实增进老年群众福祉,努力让全市老年人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创新养老服务打造济南样板

□济南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张洪武

老龄化的迅速加深,对全市养老工作来说是机遇亦是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养老形势,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先后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和打造国际医疗康养名城等重大工程加以推进,紧紧围绕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全省养老服务实验区建设等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把养老服务业重点工作列入对区县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把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确定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到2018年底,全市将拥有公建和民办各类养老服务设施1359处,基本养老床位数4.9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33张。

近年来,济南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三年规划,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政策依据和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制度保障方面,初步搭建起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和制度体系;在设施建设方面,打造覆盖城乡、功能完备的基本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在信息化支撑方面,构建以“两台一网”(养老管理平台、养老服务平台、养老服务信息网)为主要内容的养老管理服务和宣传平台;在行业监管方面,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全方位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在创新养老服务推进工作机制的同时,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统筹推进了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全省养老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极大促进了济南市居家和社区养老工作发展,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按照“委托运营+医养结合”模式全力把山东济南养老服务中心打造成为集生活护理、医疗康复、智慧养老、养老类社会组织培育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重点培育支持了鲁商福瑞达、济南万科和山东舜世等本地养老企业发展,先后引进了德国蕾娜范、湖南普亲、上海安康通、上海爱照护等一批国内外一流养老企业落地,运营了一大批养老机构和街道综合养老中心,提升了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降低了收费成本,办成了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家门口的“养老院”。

老龄化社会治理模式应与时俱进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 杜鹏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颁布《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结合实践进行了修订完善,推进了老龄化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进程;成立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高了跨域协同共治能力;出台千余项政策,规范老龄化社会治理的制度体系;推进治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治理能力;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养老服务体系新格局等等。我国成功实现了人口老龄化与经济高速发展、老年人福利水平不断提高的同向促进与协调发展。

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如何构建新时代老龄化社会治理模式的挑战。相对于未来30年人口深度老龄化与全面实现现代化相交叠的历史性挑战而言,除了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压力外,仍然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比如,治理理念的先进性不足、制度的适应性存在风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不高、治理成本居高不下等等。正因如此,当下迫切需要在建立现代化的老龄化社会治理模式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破题”。

今后,养老服务业在具体的思路和路径选择上,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5个方面。一是应该全面加强社会对老龄化的科学认知,重点加强人口老龄化的国情教育,利用多种渠道将学界对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和老龄化社会的科学认知传递给社会大众,努力打造不焦不躁、从容沉着的社会氛围,为国家蹄疾步稳应对老龄化奠定社会基础;二是尽快明晰国家和政府职责,加强社会和民主自治。重点防止政府对非公共性领域的过多干预,强化政府兜底保障和监督职责,补齐“自下而上”老龄化治理短板,鼓励基层找到适合本土本地的养老模式;三是注重提升养老行动效率转变,尽快着手理顺涉老政策与法规,在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科技发展成果助推养老服务业发展;四是要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建立涉老项目绩效和责任机制,加强第三方评估,切实将成本控制理念融入老龄化治理实践,必要时引入政策模拟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五是要全面强化协同共治网络,以绩效评估为手段促进深化改革。

发挥好政府在养老服务业中的作用

□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驻会副会长、秘书长 熊佩飞

养老服务业涵盖着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以政府为主体的养老事业主要任务是“兜底线”“保基本”,以市场为主体的养老产业主要是解决养老的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发展养老服务业首先需要顶层设计、正确定位,需要党政统筹、部门协同,需要理清思路、刚需着手。

发挥好政府在养老服务业中的作用。首先政府在“兜底线”(供养“五保”、“三无”对象)中,应急迫地通过合理调整特困对象的供养布局、改造供养机构设施设备和实行公建民营、购买社会服等途径,有效地解决现阶段敬老院、福利院的设施设备陈旧、运营管理落后的问题;解决随着供养人员的年龄老化、照护能力明显不足的问题;解决一些地方的供养标准明显偏低等问题。让供养机构同时兼具农村社会养老的功能,让供养机构辐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其次是在“保基本”(保障基本对象的基本需求)中,应尽快通过布局嵌入式小型护理机构,培育品牌化、连锁化、集团化自主运营的专业团队,精准有效实施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等途径,有效解决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刚需和家庭困难老年人的养老基本服务的支付能力问题。

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现阶段的老年人消费欲望低、消费能力弱,养老产业投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首先,需要政府通过政策机制解决刚需服务的支付问题,引导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消费,以消费需求带动市场投入。其次,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认真思考:以往的“补砖头”,单纯的建设资金补助还不如把产业规划、选址规划、审批流程、项目前置等做细和落地更具意义;现实中的“补床头”应从机构的运营质量、服务对象、服务数量等多维度考量,给予适度补助更为贴切;使政府的促进政策发挥更大效益。再就是在促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当通过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建立持续的评估机制,建立有效的行业约束,建立实时的监管信息平台等方式实施有效的市场监管。

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事业与产业的融合,需要互为补充和相互促进;要以市场的思维和逻辑思考养老事业,以事业发展引导和促进产业发展;以精细的服务理念、合适的扶持政策和有效的监管体系,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只有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才会有养老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以创新思维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养老服务业发展论坛侧记

首届养老服务业发展论坛主要分为上午的“主论坛”和下午的“专题论坛”两部分。上午的“主论坛”由杜鹏、熊佩飞等业内大咖“领军”,主题鲜明、立意明确,自然亮点频现;下午的4个“专题论坛”则分别以“如何高效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和社区养老发展思路和重点”“济南打造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养老事业产业实施路径”“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问题和对策”为题连续进行,由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唐钧,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唐文湘,世界银行中国局高级社会保护经济专家王德文,上海爱照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勇,儆堂集养老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力,上海安康通集团CEO彭剑波,德国蕾娜范(烟台)颐养院、护理院院长王宁,鲁商福瑞达健康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鲁商福瑞达国际颐养中心院长张建军,九如城养老产业集团总经理王威,济南万科企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铮等业内专家“护航”,论坛精彩纷呈。

在专题论坛上,与会专家还就“如何建设好济南国际医疗康养名城”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度探讨。专家纷纷表示:“济南市委、市政府提出这个目标,充分展现出这座城市的雄心和目标,非常值得赞许。济南本来就是泉城,天下闻名,名城恰如其分。”还有专家认为,在下一步打造国际医疗康养名城上,济南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一是把政府层面的体系框架搭建好,目前已经看到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具体实施方案,做得非常细致,这为下一步名城打造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要把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完善好。从整个养老服务业发展进程来看,从来缺的不是各类政策,而是各类各项政策如何有效落地的问题,是需要政府层面下大气力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三是要从整个医疗康养层面统筹确定好每个方面需要承担和落实的职责和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在一个清晰目标下,在良性的工作机制推动下,整合各类资源,共同把国际康养名城的建设任务推进好,落实好。”

如何构建高效养老服务体系?唐文湘认为,高效要看这个行业需求方、供给方能不能真正匹配,要首先保证努力的方向正确,然后才能提质增效。作为从业者,应该沉下心来,在一些细节上做探索、做实践,争取把自己做到系统领域、区域里的极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唐钧则认为,老年人最好选择居家养老,如果真的不能自理,那么养老院还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投入的绩效管理也成为不少专家关注的热点。世界银行中国局高级社会保护经济专家王德文表示,中国的养老体系是一个大的社会合约,家庭、个人、政府、市场的协议,当成公约事务来减流社会人口老龄化带给我们一系列的挑战。养老服务体系里不能单纯讲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设施建设,文化层面的建设也同等重要,政府应该运用全社会的力量,把这些因素充分调动起来。

新闻推荐

有一种温暖叫“众人拾柴火焰高”期待您伸出援助之手,为百名湘西贫困儿童圆一个梦……

泉城义工队伍进驻湘西开展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帮扶。本报12月13日讯(记者李雪萌)“姐姐今年刚上高中,已经很久没...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