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每年最多可获两万训练补助

齐鲁晚报 2018-11-17 05:13 大字

本报11月16日讯(记者刘雅菲)日前,济南市政府印发《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通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保障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

济南将坚持“救早救小”和“应救尽救”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以下统称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

在救助方面,将根据残疾类别及实际需要采取机构内集中康复训练和“机构+社区+家庭”康复训练救助模式。在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内集中康复训练时间每年不少于10个月,0-9岁残疾儿童家庭享受送训补贴。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在定点机构内集中康复训练救助时限原则上不超过2年,智力残疾、脑瘫和孤独症儿童在机构内集中康复训练救助时限原则上不超过4年。期满后,经区县残联组织专家综合评估后,确定继续在定点机构内集中康复训练或者采取“机构+社区+家庭”模式进行康复训练。“机构+社区+家庭”康复训练时间每年度不少于6个月,其中在定点机构内集中康复训练时间累计不少于3个月,其余时间在定点康复机构指导下于社区(或家庭)进行康复训练。为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免费配发基本型辅助器具,免费实施人工耳蜗和肢残矫治手术(由省统一组织保障)。鼓励基于更好实施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救助模式创新。

在救助标准方面,在机构内集中康复训练,每人每年补助训练费20000元(拨付承训定点机构,下同),0-9岁残疾儿童家庭享受每人每月500元的送训补贴;“机构+社区+家庭”康复训练,每人每年补助训练费10000元;为有需求的定点机构在训听力残疾儿童及已入园、入学的听力残疾学生免费配发每台价值约5400元(含验配费用)的助听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免费配发);按照规定标准免费配发基本型辅助器具。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残疾儿童康复需求,由市残联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适时提高康复救助补助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区县适当提升救助标准。

新闻推荐

汉峪金谷也能看水秀

音乐会五彩喷泉(黄智义殷召庆摄)本报讯(记者黄智义)11月8日,济高控股品牌发布音乐会暨汉峪金谷水秀启幕盛典在汉峪金...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