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基地践行德国实战教学

济南日报 2018-11-02 11:32 大字

学生在实训。

10月31日-11月2日,2018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在济召开,并发布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规划。作为江北第一家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的承载地,济南高新区不遗余力地搭建平台,为德国企业、欧洲企业和国内企业培养专业人才,打造人力“发动机”。

10月31日,记者走进济南高新区中欧智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深入了解非同一般的“实战化教学”。

生产车间就是课堂

济南高新区中欧智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由济南高新区、费斯托有限公司(中国)、山东英才学院三方共建,一期项目位于山东英才学院。

10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培养基地时,教授罗明华正在一排排智能设备前给学生上课,学生的课桌上摆放的既有制造零部件的工业机器,又有可供智能设计的电脑。

每台电脑里都安装了两款费斯托企业开发的工业软件,涉及气动和液压。

罗明华既是这里的老师,又是培养基地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这里的教学方式是德国式的,每堂课都提倡完成一项任务,强调实战性和操作性,教室就是工厂,就是车间,就是实验室。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条件和下达的任务,在电脑里进行模拟仿真,然后再进行调整修正,最终完成实验。

教师首先要是“熟练技术工”

记者在培养基地看到,这里有生产加工实训区、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实训室、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MPS实训室。另外,培养基地还将根据实训要求及产业发展需求,逐步增加完善机器人综合应用技术实训室、智能制造技术综合实训室。

很多学生身穿工作服,在生产加工实训区操作机器。

罗明华教授告诉记者,去年培养基地和费斯托公司签约后,他和另外5名教师到上海费斯托接受了一周的培训。后来,上海费斯托分两批次派工程师到培养基地,继续对教师进行培训。他和另外一名教师还被派到德国费斯托学习了两周。

罗明华表示,之所以再三对教师进行培训,是为了确保教师有实战经验,只有教师本身是高技能“熟练技术工”,才能真正培养出高技能人才。

34名技术人才接受定向培养

培养基地瞄准未来制造业“机电结合”这一发展趋势,依托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费斯托成熟的职业培训体系,主要为高端制造业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机电一体化”高技能人才。

记者自高新区获悉,培养基地规划总投资4000万元,面积2万平方米,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项目位于山东英才学院,规划面积1500平方米,投入1500万元,于2017年10月建成,2017年年底投入使用。基地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国五大区域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机电一体化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罗明华告诉记者,培养基地将工业领域最基本、最先进的技术糅合在实训实验室里,深受学生喜爱。培养基地目前正为费斯托定向培养34名高技能人才,包括7名2017级学生和27名2018级学生。这34名学生既在学校学习,又接受费斯托企业培训,是名副其实的实战性人才。(本报记者黄智义)

本版图片均由 黄智义 摄制图/郑芳

新闻推荐

泉城义工助力齐鲁康博会本周末泉城广场志愿服务活动精彩纷呈

本报11月1日讯(记者张展铭)11月3日至4日,首届齐鲁国际医疗康养博览会将在泉城广场举办。届时,泉城义工将在位于泉城广场...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