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嘉宾期待——打造“永不落幕”对话交流平台
11月1日上午,在2018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高端对话环节,与会嘉宾们围绕“共话中德合作、打造济南样板”主题展开对话交流,分享宝贵经验,共同展望中德合作的美好未来。打造“永不落幕”的对话交流平台——这是中外与会嘉宾对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的共同期待。
更多德资企业将落户济南
城湖相伴2600多年的济南,百余年来与德国的联系从未间断。2017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设立“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区”;2018年11月1日,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区规划正式发布。自此,济南与德国的合作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在高端对话中,市委常委、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宏志用“积淀厚、全方位、纵深大”三个词概括了济南市与德国间的合作交流。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济南的对外开放是由引入德资开始的。现在,济南市和德国方面的合作已经全方位展开,涉及产业投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才培训等诸多方面。在济南的德资企业现在有88家,今年年底预计达到近百家。与此同时,济南市为了加强对德合作,还搭建了包括德累斯顿产业合作办公室、斯图加特协同创新中心在内的很多有效的平台和载体。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将不断地催生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中小企业是德国制造的中坚力量,这些企业与生俱来具有开放的基因与工匠精神。这些都成为济南与德国企业深化合作的良好基础。
“德累斯顿和济南关系密切,将在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德累斯顿市经济发展局局长罗伯特·弗兰克认为,济南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产业基础雄厚,这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德累斯顿产业合作办公室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和载体,今后将深化双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未来,在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的助力下,还会有更多德资企业落户济南,中德合作前景广阔。
学习德国培养人才经验
德国前国防部长、德国社民党前主席、欧洲社民党前主席鲁道夫·沙尔平分享了德国培养人才的有益经验,“职业教育,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对我们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德国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会有3天时间在企业、2天时间在学校”。他表示,对企业发展来说,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在培训过程中,企业可结合实际,引入德国的职业培训体系,“但不要完全照搬德国职业教育的做法,可以学习借鉴,培训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中小企业是一个技术创新的港湾。50%以上的德国中小企业,都来自于技术创新领域。”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副代表林舒彦把关注点放在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上,他建议要针对中小企业营造有利于他们的发展环境,培育适合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
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企业赢得发展主动权需要发扬工匠精神。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孟庆虎感触道,关注一件事并将其做好,这是很多德国优秀企业传承工匠精神的具体做法。在国际市场上,同样性能的德国产品能卖得更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一产品具有工匠属性。山东省、济南市和德国的企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交流合作中,应注重学习德国企业的工匠精神。“如果你引进一个工匠大师回来,可以影响一片人。”他建议,济南的中小企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邀请“大师”到济南来。
对济南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我们的中小企业充满创新意识,也充满活力。相信通过这次大会,使我们的合作进一步加深,德国会有更多中小企业成长为隐形冠军,中国也会有更多中小企业成长为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在推进全球化进程中,这些企业将会使更多人享用到由精湛技术和工艺生产出的优质产品。”王宏志说。
由“城市升级”到“城市升值”,当下的济南正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通过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中德两国与会嘉宾对济南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更多期待。在他们看来,作为沿海大省的省会,济南是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是全国五大经济圈交会之城,正面向全球打开崭新的机遇之门。
中国前驻德大使、中德交流合作协会创始人卢秋田说,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是一个很好的桥梁和纽带,希望通过对话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吸引更多的人来山东、来济南投资兴业。下一步还要更加务实、创新、合作,加强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合作、扩大人文交流,希望合作平台成为“永不落幕”的对话交流平台。(本报记者 范俐鑫)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长清区实验小学举行免检班主任工作室授牌仪式,学校领导及全体班主任教师参加活动。仪式上,学校领导首...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