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纸 两代情

济南日报 2018-10-23 11:31 大字

□王弘强

红砖砌成的办公楼,满院的油墨纸香。30多年前,蹒跚学步的我贸然闯进济南日报的大院。懵懂天真,不晓得她博大的胸襟里蕴藏的笔墨儒雅;乖巧稚气,不懂得她开合的纸张间包罗的天地万象。只睁大眼睛,看着长辈们书写勾画,闻着编辑室里淡然恬静的纸香,等待父亲熄灭办公室里的电灯。

身为记者,父亲每天上午外出采访,下午伏案编辑,常常工作到深夜。我初识的几个字,是父亲的名字,还有“本报记者”。

父亲经常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指着密密麻麻的黑字中的一小行教我念“本报记者”和他的名字。那是他最得意的时刻,刚刚而立的人,现在想来都有些踌躇满志。其实,他并不知道,那最顶端的几个大字我早已烂熟于心——“济南日报”。

及至上学,我仍习惯在她的院子里嬉戏玩耍。红砖楼的南面建起了四层办公楼,窗明几亮,门口还挂着走时精准的“康巴斯”。然而,崭新宽敞的办公室依旧挤满了稿纸、报样、书籍、辞海,还有那耀眼的一抹红——“济南日报”。

也是那时,一批批年轻的面孔走进报社,欢歌笑语,朝气蓬勃。听父亲说,他们是改革开放后学业有成的青年才俊。我当然不关心年龄的差距,只在乎闲暇时与他们一起玩耍。叠纸飞机,画漫画,下围棋,练哑铃,我们很快结成互帮互助的“联盟”。他们帮我开启各种开心模式,作为交换,我帮他们誊抄稿件。

废旧报纸变作一架架飞机,载着我的梦想,随风翱翔。原本会被涂满红墨水、被毛笔圈圈点点的稿件,也因为我稚嫩的字体,法外开恩,只在边角处留几笔简单的批注。

“不要以为是你抄写的,主编伯伯不忍修改!”每见到我拿着稿件在年轻编辑身边炫耀,父亲总厉声斥责:“那是叔叔阿姨们的劳动成果,你要在抄写时留心学习!才华绝不是抄来的。”

数理满分、语文经常不着调的我,实在无法理解父亲的用心。那字字玑珠的笔墨究竟是怎样的公式可求?大学四年,我读了不少文学书籍。工作之后,却依旧苦于写作。

“写文章不能像打肥皂,只求顺嘴不求达意。写新闻更不能随心所欲,脱离真实言之无物。多读书报,勤动笔头!”

经过几年历练,从两三百字的简讯到专版专题,我的稿件占据了《济南日报》一隅,有的还为国内各大媒体转载。偶有机会,我便学着父亲当年的样子,教他如何从搜索平台搜索我的名字。当然,那些霸屏的文章、刷屏的名字,其实是我在他面前沾沾自喜。

前前后后,林林总总地发表了数百篇文章,我才小有斩获,明白了那笔墨儒雅沉淀的日积月累,那包罗万象背后的善于观察。一切源自几十年的观察思考,源自经久不辍的笔头。

《济南日报》,看似轻薄的一张纸,既表述客观,又行文凝练,凝聚着几代编辑记者冥思苦想的心血,承载着几代新闻工作者辛勤耕耘的力作。办报人对于读者的责任、对于新闻的热诚,铸就了《济南日报》70年的品牌。也是这种精耕细作的精神,拉近了她与读者的距离。

七十年的历程,四十年的相伴,《济南日报》一以贯之地给予我们和我们的城市人文的关怀,这份属于济南人自己的文化财富,却也如济南的泉水一样,生生不息,誉满天下!

新闻推荐

“赏金”疯狂监管就应该枪打出头鸟

前段时间,在济南打工的李先生夫妇凑了25万余元准备给儿子买套小房子,并将这笔钱暂存在19岁的儿子银行卡中。结果,儿子将这笔...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