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制药跃向国际医药价值链顶端

济南日报 2018-10-20 11:32 大字

做企业需要有信仰,家国文化就是齐鲁制药的信仰。这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今年7月,喜讯传来,齐鲁制药成为国内首家申报“重磅炸弹级”抗癌药贝伐珠单抗类似药生产资质的企业,这在全国医药圈引起轰动。

该药是国外原研的靶向抗癌药物,在全球市场年销售额超过60亿美元。要知道,从立项到拿到临床批件,进行临床研究,再到申报生产,齐鲁制药经历了8个年头。

厚积才能薄发。

贝伐珠单抗类似药不是个例。怀揣家国情怀,秉持责任与担当,齐鲁制药多年布局,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始终坚持用新技术、新方法生产急需的国产药,实现对价格高昂的进口药品替代,打破国际巨头的垄断,坚持做让百姓用得起的好药。

如今,从原料药到制剂,从一个品种到多个品种,从出口单个国家到世界70多个国家,齐鲁制药创新驱动战略已经进入另一个“盛果期”。这艘从济南成长并扬帆远航的医药巨轮正在努力实现从“中国新”到“全球新”的质变。纵观齐鲁制药近40年的发展,就是一个以创新驱动,在深度参与国际医药产业分工中,持续向世界医药价值链顶端迈进的过程。

●创新驱动 加快新药研发速度和布局

在齐鲁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车间里,厚厚的玻璃把整个空间一分为二。从“外面”可以清晰看到“里面”延绵数十米的不锈钢大罐,经由密匝匝的管线连接成一个整体。

就是在这样一个个静谧的车间,一系列疗效确切、价格可及、临床急需、安全无副作用、精准打击疾病细胞的生物医药将在不久后问世……

对于医药行业来说,创新是永恒的生命线,而身处国内医药行业第一阵营的齐鲁制药,更是将其作为战略要义来强调。2015年以来,齐鲁制药相继在美国西雅图、旧金山、波士顿以及中国上海建立4家创新中心,不断聚合全球医药研发领域的一流科研、商业、管理人才与资源,进行最前沿药物技术的攻关。

令人欣慰的是,凭借多年搭建的研发团队体系和高效产业合作平台,齐鲁制药逐渐实现从“以仿为主、仿创结合”向“以创为主、创仿结合”转变。尤其是近两年来,更是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自2016年底至今已有10个新药上市,均是抗肿瘤、心脑血管、乙肝等多发重大疾病领域临床急需药物。

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说,“全球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立足,就必须走创新的路子,要坚定地走下去。”眼下,齐鲁制药在研新药项目120余项,其中30余个项目为创新药项目,未来数年内,在世界前沿创新药物研究领域,将有十余个药物进入II-III期临床阶段。

未来,这些在研药物尤其是多个重磅生物医药项目如果成功上市,将意味着,齐鲁制药真正开启“全球新”时代,使其在巨头林立的世界医药产业领域,赢得一席之地。

●布局全球

向医药价值链最顶端迈进

每隔一段时间,载有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控温厢式货车,便从齐鲁制药董家基地驶出,驶向青岛港,发往日本。至今,齐鲁制药已累计实现对日本出口邦达制剂1200万余支。

1995年,齐鲁制药与意大利安替比奥公司合资,在济南建立齐鲁安替公司,此后,这种发展的国际视野不断拓展。目前,齐鲁制药多款产品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值得一提的是,以高端制剂对高端法规市场国家的大规模出口为特征,齐鲁制药在国内药企位居前列,是目前制剂出口美国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也是无菌注射剂唯一实现对日本出口的企业。

齐鲁制药对研发也进行全球一体化战略布局。多年来,齐鲁制药不断拓展优质原料药对外出口,加大高端制剂向国际高端法规市场的出口力度。近两年,相继实现昂丹司琼制剂、头孢类粉针制剂、邦达制剂等对美国、日本的大批量出口。同时,凭借世界先进的技术与生产工艺,相继与诺华、辉瑞、山德士等国际顶尖医药巨头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为顺应世界医药产业发展趋势,齐鲁制药与时间赛跑,目前正在加紧建设生物技术药物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建成后,将在国内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率先实现全工厂自动采集物料、生产过程、实验室的全部数据,彻底消除人为偏差产生因素,保证药品从设计到生产都符合国际先进质量监控水平。

●抢抓机遇在旧动能中孕育新动能

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厂一跃成为在全国拥有九大生产基地、1.4万名员工、年销售收入过200亿元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制药企业。齐鲁制药涅槃重生的背后,除了自身的硬实力外,还有人才、政策等各种“助力”,助其在新旧动能持续转换的轨道上快速前行。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齐鲁制药站在医药研究的前沿,搭建重量级科研平台,不断招募在不同药物研发领域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领军人物。今年,齐鲁制药更是充分用好济南“人才新政30条”等政策,不断聚合世界最优质的资源,抢占行业竞争制高点。“目前有8位‘5150’人才落户总部,都是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平的专家,对企业大有帮助。”齐鲁制药集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杨清敏表示。

人才引得来,更要留得住。齐鲁制药不仅做到了,并且做到了员工心坎里。为了给员工提供便利,齐鲁制药仍在办幼儿园、小学、职工医院。这种“企业办社会”模式被认为是降低经济效率的一大根源,但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齐鲁制药一直在坚持,并且随着员工不断增加,此项投入逐年加大。企业对员工好,员工自然努力工作回报。

当然这也离不开政策的助力。“政府各有关部门的‘保姆式’服务让公司受益良多。”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鲍海忠坦言,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企业调研,针对企业重点项目,安排市政府、区政府成立工作专班,进驻现场办公,帮助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家国情怀

为健康中国贡献齐鲁力量

2017年2月18日,齐鲁制药生产的一线靶向抗癌药物吉非替尼上市。由于被独家垄断,该药在国内市场的价格长期居高不下,每盒高达5000元,齐鲁制药经过7年的追赶,将价格直降3000多元。

“制药是治病救人的大事,齐鲁制药将‘做最好的药来表达我们的爱’作为企业使命并努力践行。”李燕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做好药”就是以忠诚药品质量的信念,秉承“企业的百万分之一即是患者的百分之百”的理念,使药品更安全;就是运用最新的技术手段使药品更有效、价格更低廉,让患者的用药体验更加人性化、更有尊严。

“大医精诚,家国天下”“有国有厂才有我们幸福的家”,已经成为齐鲁制药的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近40年的发展实践,让齐鲁制药深切认识到,没有繁荣强大的祖国,就没有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干事创业就无从谈起,企业就难以发展壮大,就更谈不上员工成长实现自我价值,也不会有小家的幸福生活。这些年,齐鲁制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塑造民族医药企业的形象,在需要光和热的角落,就会出现齐鲁制药人的身影。

再过几个月,历经近40年风雨的齐鲁制药总部将搬迁到位于济南高新区的齐鲁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之一。在硬实力的支撑下,借助政策东风,可以预见,不远的未来,齐鲁制药将逐梦而行,以一个更加强大的国际化创新医药企业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为健康中国不断奉献齐鲁力量。 (本报记者 卢虹)

新闻推荐

齐鲁乳腺病诊疗高峰论坛召开粉红丝带公益援助启动

本报10月19日讯(记者杨晨于丽娟)10月18日,2018齐鲁乳腺病诊疗高峰论坛暨粉红丝带“十月乳腺癌防治月”公益援助行动,在济...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