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怎样改变我们生活

广西日报 2018-10-19 08:30 大字

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可产生大量的数据,以下为网民在各领域的关注度及满意度情况。 (2013年-2018年) 制表/何冬玲

重点关注

四十亿条数据:展现辉煌成就

舆论对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正面评价占比95.81%;企业注册数量由1978年的6905家增加到2017年的8000万家;社会保障领域民众获得感最强、满意度指数达96.31……10月11日,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大数据看改革开放新时代》一书,包括多份报告,汇聚40亿条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通过对教育、就业、医疗等重点民生领域的网民情绪分析发现,十八大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众满意度稳步提升,相关指数从2013年的78.00提高到2018年的85.00。其中,环境和教育成为最受网民关注的领域,关注度指数均达到94.86(详见图表)。

据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施洋介绍,通过汇聚来自网络舆情、搜索引擎、卫星灯光等数十个数据源超过40亿条数据,综合运用指数分析、文本聚类等10余种大数据方法,最终形成了对改革开放成就的数据表达。

“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大数据的方法则以开放的形式让人民群众的声音被直观呈现。”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范恒山表示,“满意度、关注度、期盼度这些维度的采用,从框架设计上保证了对‘人民视角’的坚持,真正体现出改革成果全民共享。”(摘自《人民日报》)

前沿观察

大数据应用:涉及哪些热点领域

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已步入行业规模快速增长时期。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大数据管理专委会等单位编撰的《中国大数据应用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从大数据产业规模来看,预计未来3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增速有望保持在30%以上;从大数据产业分布看,我国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开始显现,出现了京津冀区域、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中西部4个集聚发展区,各具发展特色。

通过对中国大数据发展与应用的分析和研究,该报告主要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耿焕同认为,未来,我国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发展将涉及以下热点领域:首先,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继续成为大数据智能分析的核心技术,大数据预测和决策支持仍是主要应用;其次,数据科学将带动多学科融合。随着社会的数字化程度逐步加深,更为宽泛、更为包容大数据的边界不断完善,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科在数据层面趋于一致,为类比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同时,基于知识图谱的大数据应用成为热门应用场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需要可视化的大数据,背后就是基于知识图谱的大数据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正在与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结合,成为未来重要发展趋势。如今的人工智能技术基本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不断开展应用升级,很可能在未来成为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基本应用。目前,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百度金融都在不断融入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之中,带来了巨大商业价值——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深度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开启万亿级市场规模,会拓展更多的用户群体,帮助企业树立全方位的业务发展。(摘自《经济日报》)

各地举措

贵州:企业乘“云”而上

作为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正在开展“万企融合”大行动,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加速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强力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让企业入“云”,乘“云”而上。据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负责人介绍,2018年上半年贵州形成融合标杆项目培育对象137个,示范项目培育对象763个,带动986户企业与大数据融合,共完成项目投资103.4亿元人民币。

(摘自中国新闻网)

福建:为大数据发展应用立法

10月9日,记者从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获悉,《福建省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已被列入2018年立法计划。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章,大数据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省财经工委建议,将代表议案所提相关大数据开发共享的内容作为《福建省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的重要内容加以规定,进一步完善数据主体、数据标准、法律责任等方面内容。

(摘自《福建日报》)

北京:建共享健康大数据中心

10月12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根据《计划》,在促进医疗健康数据共建共享方面,北京将在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的基础上,建设全市统一、开放、共享的生物样本库、健康大数据中心和数字化临床研究网络,推动临床医疗数据标准化和院际间数据开放互通。

(摘自《北京日报》、新华网)

济南:政府大数据向社会开放

政府批准的学生小饭桌有哪些?合格的早餐便利店都在哪里?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楼盘信息如何获取?……过去这些难寻的政府权威数据,今年在济南市已经全面向社会开放。随着济南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正式运行,53个部门的1010个数据集正式开放。这些公开的数据可按主题与相关部门分类。主题包括经济管理、商业贸易、财政、卫生健康等20个,点开每个主题后会有相应的数据名单,市民可以在注册登录后,点击“文件下载”下载不同格式的数据文件。(摘自《济南日报》)

东莞:着手打造“政务数据大平台”

近日,记者从东莞市政务服务办了解到,东莞城区地标建筑国际会展中心将被升级改造为市民服务中心,计划明年年初正式对外开放。届时东莞市镇两级所有办事窗口和政务服务事项将全部进驻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逐步关闭市级部门办事窗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东莞市政务服务办负责人介绍,今年,东莞将全面启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东莞将成立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专家组,同时统筹政府内外网,搭建全覆盖、高效能的电子政务体系,建设东莞“政务数据大平台”。

(摘自《南方都市报》)

新闻推荐

可享“门统”待遇智能监控老人健康 这个老年公寓探索出了养老新模式

不再费劲出去买药看病、拿药可享门统待遇今年92岁的刘奶奶在国庆节假期的第一天,写了一封感谢信,专门表扬济...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