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前的新东门桥
□黄杏林
咱济南的护城河,是世间稀有的泉水河,她像流动的玉带,环抱着古老的城区,而架在河上的千姿百态的桥,就像多姿的彩虹一般,把灵动的河水装饰得风情万种,意境幽深。
我从小生长在护城河边,是喝着清泉水长大的,每当我来到护城河边,总有一种回家的感觉。看着那河中清澈的水,水边碧绿的柳,柳旁崎岖的岸,岸上精致的桥,都特别亲切。也会勾起我很多回忆,很多遐思。
节日里,老伴儿和儿子陪我到黑虎泉走桥看水,又沿护城河来到青龙桥北面的那座桥前。我一看,别的桥,不是游人如织,就是车水马龙,唯独这座桥冷冷清清。老伴儿问我这叫什么桥,我回答“新东门桥”。儿子说:“不对!叫兴华门桥。”我开玩笑似的说:“哎哟,看来我真有点老年痴呆了,远记忆的老名能冲口而出,可新名却叫不上来了。”站在这静寂的桥上,我忆起了它七十年前的样子。
新东门桥是因新东门而得名,新东门又是相对于老东门而命名。大家都知道,老济南东、西、南、北有四座古城门:齐川门、泺源门、舜田门、汇波门。其中东边的齐川门通常被叫做老东门。济南开埠后,不仅普利门以西的商埠地区逐渐繁华起来,就是老东门以东的近城地带,有大片的田野,也被人看好开发,相继建了住宅、学校、医院等。为方便交通,内城又建了艮吉门、巺利门、坤顺门、乾健门。其中清光绪年间建的巺利门,也在城东,在老东门东南,人们就习惯叫它新东门。开了城门,护城河上就得架桥,这桥就是新东门桥。记忆中,它是一座三孔的石桥,桥两边有人行道。西连运署街,东接华美街。华美街,是因1890年美基督教长老会在这里开了我市第一家西式的华美医院而得名,“文革”时,此街改名为兴华街,桥也更名为兴华桥。
过去,府城墙和圩子墙之间的地方叫“城关”。老东门外,称东关,新东门外,称东南关。在我小的时候,走新东门是东南关一带进城最方便的一条路。那时,没有青龙桥,那里有城墙堵着。像家住青龙街、七家村、十亩园的人,要去院前大街,只能走新东门,穿运署街,向南拐,出按察司街,往西,进院东大街。当时运署街上有济南一中,华美街上有齐鲁中学(即济南五中的前身)、华美医院等,还有一些比较殷实的住家。这里人群集中,人们经常穿行在新东门桥周围,有商机,所以,此处也就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商业网点。桥东桥西的两条街上,有饭铺、杂货铺、文具店。桥两头有摆摊的,有临时挑担或推独轮车来叫卖的,主要是卖蔬菜、糖果、山货等农产品,也卖缠花、泥娃娃、小喇叭、拨浪鼓等儿童玩具,还有拉洋片和玩杂耍的。一到端午节和中秋节前,新东门桥就像赶集一样,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端午的艾草、粽叶、各种香包、五彩粽子串儿;中秋节的月饼、石榴、兔子王等,摆得一片片,一层层的,招来熙熙攘攘的人群,争相观看,选购。我家平时买菜,夏天买西瓜,秋天买柿子,都是到这里,只有过春节买年货,才进城去院前采购。
新东门桥靠北一点,有一家粉坊,跨河搭建了些架子,利用河水之便,在河边制粉条,在架子上晾粉条。每次走到桥上,我都喜欢看那好几根横搭的粗竿上,晾着帘子般透亮的粉条,微风一吹,“帘子”随风飘荡,倒也真是一道风景。我还喜欢看桥下的河。远看,那清冽的河水,从南向北,浩浩荡荡,缓缓而来;近看,河里粗长而浓绿的水草,把河水都衬绿了。当“绿水”流经桥下的拦河坝时,哗哗地响,很有气势,难怪附近建了个水力发电的电灯房。河西岸,矗立着古老的灰砖城墙,厚重而坚实,河东边,斜坡土岸上,硕大的柳荫下,总有附近的居民在洗洗涮涮,说说笑笑。那时没相机,若拍下来,就是一幅十分古朴的老城临河洗衣的生活画卷。这画卷,虽没成影像,却印在我记忆中。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整治济南市容。1950年拆除了伤痕累累的旧城墙,变城墙为通途,这样,环绕原来的内城和外城,都有了四通八达的路。在正冲着院东大街(即现在的泉城路)的地方,又先后修了青龙桥和老圩子外的解放桥,形成了老城区连接商埠的东西主干线,济南人出行大大方便了。自从青龙桥建成后,新东门桥就很自然地静寂落寞下来。它从交通的繁忙和商业的繁华中退出,应该说是社会变革的结果,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不过,它仍是一座有历史有故事的桥。
新闻推荐
本报10月14日讯(记者于悦)今年,西部新城迎来了自己的10周年华诞。为全面展示槐荫区特别是西部新城取得的巨大成就,13...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