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亏损小厂成长为民族医药强者,如今志在世界医药强者齐鲁制药如何走上强者之路
济南工业北路,一座见证齐鲁制药集团(以下简称“齐鲁制药”)30多年风雨历程的办公楼,其作为公司总部的职能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总部将迁到位于济南高新区东南角的齐鲁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
新产业园已投产两年多,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之一。齐鲁制药总裁李燕信心满满:“我们依然会扎根济南。”
这家在上世纪80年代深陷亏损的小厂,如今响亮地提出“建成中国最强大医药企业,跻身世界医药强者之林”。当我们深入研读齐鲁制药30多年来的每一步成长,不难理解其如何走上强者之路。
艰苦创业
理念超前 30多年不过时
近日,齐鲁制药董事长李伯涛获评“纪念改革开放40年医药产业功勋人物”。对此,一位医药界人士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李伯涛的入选,实至名归。齐鲁制药波澜壮阔的发展,是李伯涛深刻洞见医药行业发展趋势,高瞻远瞩、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的结果,更是他实业报国、产业报国,干事创业永不满足、永不止步思想的生动实践。”
1981年,齐鲁制药严重亏损、濒临破产,李伯涛临危受命,出任厂长兼党委书记。针对当时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思想、体制机制上的束缚,李伯涛大胆改革,创新性地提出了“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龙头,以人才为根本,以科技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36字企业方针。上述医药界人士分析,这些理念现在也并不过时,在30多年前是十分超前的,凝聚了李伯涛对时代及现代企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见,使齐鲁制药从那时起即带有浓厚的现代企业基因。
李伯涛个人更是率先垂范,几十年如一日,冲锋在研发、生产、经营一线。创业之初,为了学习药品生产工艺,他带领十几名业务骨干到上海,一连20多天,白天在工厂劳动学习,晚上住在大众浴室;为了引进一名专业技术人才,他冒着烈日远赴湖北,历尽波折,在返程中被热晕在火车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缺少大型专业技术设备,在安装设备时,他经常带领干部职工手拉肩扛;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他跳入巨大的化学物品容器内做清洗,身体中毒,腿肿得拉起的裤腿都放不下去……如今,已是70多岁的李伯涛,每天依然不知疲倦地奔波在项目场地、各种管理会议现场。
“我的父亲出生于战乱年代,成长于新中国,不惑之年感遇国家改革开放,激情满怀带领齐鲁制药从产值200万元到200亿元,增长上万倍,他无愧于医药产业功勋人物的称号。”谈起父亲李伯涛,现任齐鲁制药总裁李燕感慨良多。
25年前,李燕大学毕业成为齐鲁制药一线员工。强烈的使命感让她像父亲一样忘我工作,虽外表文静,却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迎难而上
国际宠儿 满足严苛“私标”
30多年来,齐鲁制药品牌不断迈向高端,走向全球,凭什么?
国内药品市场潜力巨大,但齐鲁制药一直迎难而上,进军发达国家市场,在李燕看来,“人家的要求越严苛,越能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
近日,一批装载着8.7万支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控温厢式货车,从齐鲁制药董家基地的齐鲁天和惠世有限公司缓缓驶出,驶向青岛港,发往日本。至此,齐鲁制药已累计实现对日本出口邦达制剂1200万支。
事实上,齐鲁制药是目前中国唯一出口无菌注射剂到日本市场的药企。日本人做事“抠细节”是出了名的,日本药典是公认的世界上对药品质量要求最严苛的药典之一,包括中国在内很多国家的药企,迟迟无法打开日本市场大门。不仅如此,日本药品进口商往往会在日本药典标准基础上,对药品质量要求进一步加码,严苛程度远超国家标准。尤其是仿制药,进口商甚至要求产品质量比原研药更好。
以邦达为例,日本国家药典规定,药品在有效期内(三年)含水量不得超过0.6%,是世界各国目前已公布的标准中最严的“国家标准”。然而,日本药品进口商却要求这一数字不超过0.2%。正常情况下,这几乎是“不可能满足的要求”,为此齐鲁制药专门对厂房进行改造,并增加相关设备,这条生产线把所有可能导致产品水分增加的因素和环节一一屏蔽,最终满足了日本客商严苛的“私标”。
不仅对药品质量要求严苛,日本药品进口商对无碍于药品质量的产品外包装的要求,也达到了“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步,而齐鲁制药也是国内唯一全包装注射剂出口日本的制药企业。
从2015年4月第一次出口交货至今,作为国内唯一能够向日本出口全包装无菌注射剂的企业,供货量占该产品日本市场份额的60%以上。眼下,齐鲁制药的外销人员却面临着“甜蜜的烦恼”——因为产能不足、产品供不应求,屡屡被日本客户“抱怨”。“日本客户几乎每个月都派人来公司催着交货。”外销员宋先生无奈地说。
不仅仅是日本市场,齐鲁制药外销员的这种“烦恼”也普遍存在于其他国际市场。作为最大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无菌混粉和制剂生产商,齐鲁制药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全球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被“催货”成为常态。
目前,齐鲁制药在全国建有9大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包括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在内的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几个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第一。
厚积薄发
研发加码 孕育大批新药
在齐鲁制药集团内部的众多场合,李伯涛说得最多的是:“我们干事创业,永远都不要满足,永远不要停止脚步。”
30多年来,齐鲁制药研发投入不断加码,30多个临床急需药品为国内首家或独家上市。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卡铂,到90年代的氨力农、昂丹司琼、艾司洛尔,到2000年以来的利培酮、神经节苷脂、培美曲塞、帕洛诺司琼、左西孟旦,2010年以来的氨磺必利、卡培他滨、吉非替尼……
每种新药上市前都要进行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药学研究、动物试验、临床研究,而且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停止开发。有的新药已经投入数亿元,但由于客观原因,在进入3期临床前停止。对此,李燕感触颇深,“从研发到上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前期大量投资打水漂。但是,作为制药人,我们有责任发展壮大民族医药产业,中国人的药瓶子一定要紧紧握在自己手里,齐鲁制药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设上限。”
令人欣慰的是,厚积薄发的力量相当强大,今年以来,齐鲁制药已相继上市7个新药。为抢占创新药研发制高点,向国际医药产业价值链最高端迈进,齐鲁制药正进行全球化布局,建起中美联动的五大研发中心。到2020年,预计实现约70个非专利药新产品上市;未来五年内,在世界前沿创新药物研究领域,将有10-12个药物进入2、3期临床阶段。 (济南时报记者 王颖军)
1991年,齐鲁制药平阴基地发酵、提炼车间建成投产,李伯涛点火试车。(资料照片)
齐鲁制药总裁李燕在2017“影响济南”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获评“十年先锋”。 (资料照片)齐鲁制药位于济南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园生产车间,2016年投产。(资料照片)
新闻推荐
9月28日-30日,儒商大会2018将在济举办,济南市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你好儒商欢迎回家
【大咖赴会】1183名嘉宾确认参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84个、诺贝尔奖获得者4人、海内外院士24人……【招商盛会】...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