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的济南城市良心——明郡王府的排水系统
□李铭 房振 郭俊峰
宁海王府北出水口
每年雨季,经常会看到某地大雨过后被淹的报道。城市内涝、排水不畅似乎成为一个普遍问题。但您知道吗,已历经600多年、经历过无数次暴雨的故宫,却从来没有被淹过。原来,在故宫修建的时候,一套完整庞大的排水系统就诞生了,利用故宫北高南低的地理优势,雨水通过地面的散水、石槽明沟进入暗沟。而地下暗沟竟达13公里,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进入暗沟的水由支沟汇集到干沟,流入金水河内,最后流入宽52米的护城河。完善的排水系统让故宫安然度过600多个汛期,怎不使现代的建筑设计汗颜呢?
在我们为古人的智慧拍案叫绝时,不用遥羡故宫,在济南也曾有相似的完备的排水系统,那就是同样为明代人修建的郡王府。在2013年由社科院考古所等评选的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中,济南宽厚所街明代郡王府遗址发掘名列其中。这是国内第一次对明代郡王府的全面揭示,其基本完整的布局,对研究明代郡王府制和明晚期地方郡王府的实际样式及当时的建筑技术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明代郡王府遗址包括宁阳王府和宁海王府两处。宁阳王府的布局基本完整,规模宏大,南北长134米、东西宽83米,共有房屋100余间,而最让人惊叹的,是宁阳王府院内完善的排水设施。
宁阳王府的排水系统由房屋前后的散水、凹面形或凹槽形的明渠式水道、覆盖石板的暗渠式下水道、院墙上砌出的排水口共同组成。暗渠共清理出10条,总长度达400多米,宽度约60厘米,高度在60-80厘米之间,与现代的城市地下排水管的口径相差无几,不容易产生淤积堵塞。王府南高北低、中间高两侧低的地势使绝大部分水最终被汇聚到北部贴近东、西院墙内侧的两条主下水道内,通过北院墙东、西两端的主排水口流出王府,排到北部的低洼地带。这两个排水口较为宽大,从西北角的例子看,建造者在墙内通道中竖立了三根方形石柱,它们既可以起到承重上部墙体的作用,又可以阻止外人从排水口进出,是一种有效的防盗措施。为解决王府最南部远离主排水道的问题,建造者还特意在南院墙上直接砌出排水孔。这套完整的排水体系,充分利用地势的落差,明暗渠结合,立体架构,证明宁阳王府如同故宫一样,在建造之前也经过了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
宁海王府仅残留院落东北角,院内残留两处房址,还有残长13米的排水渠一条。北墙上的排水孔,采用了与宁阳王府相似的构筑方法,但又更胜一筹。该处排水口形制更为宽大精致,宽近1米,中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三根石柱与四块石板,其中北侧中部两石板南北向立置,其南均匀分立三根上带榫头的方形石柱,南侧中部再南北向立一较大石板,最南侧横置一东西向小石板。排水口内北部的石柱和石板较为密集,南部疏松,既有利于水流快速排出,又可有效阻止外人从排水口进入,便于防盗。同时立柱上端凿出的榫头使其在承接墙体之时更为牢固。
其实,济南古城的排水系统也是非常科学合理的,历史上没有出现严重的水淹情况。明初济南成为山东首府,洪武四年(1371年)开始建筑新城垣,改土筑为砖石并筑。咸丰十年(1860年),兴筑外城墙即圩子墙,同治四年(1865年),为加墙城防,将土圩改建为石圩。内外两道城墙都开挖护城河道,既是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也是关键的泄洪分流通道。济南的地势南高北低,遇大雨时,南部山区流下的洪水会向北流入济南城,圩子墙外的壕沟起到了第一级分流作用,将洪水导入古城的东西两侧。当剩余的水通过西南角的山水沟等继续流进外城后,会通过护城河第二级分流,绕城而流向城北。这样,南部的洪水基本不会流入城内形成灾害。而且,两道护城河也对城墙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了水流对城墙的直接冲击。
那么城内积蓄的雨水如何排出呢?古人很会利用高差,在古城内只有一条东西方向的西门大街,也就是现在的泉城路。而与泉城路相连的南北向街道却非常多,都是南高北低,高度差大约是30度,这些街道也就自然成为排水道,并与众多泉水道相连接,可以更大程度地向北排水。而且,城内大多是青石板路,更利于渗水和排水。城内的水汇集到大明湖,通过北水门流进北护城河,再流入小清河,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体系。而通过考古发掘和调查发现,城内较有规模的院落也同郡王府一样,都是院落两侧双向排水,保证院内的水能及时排出。
千百年来,古人始终遵循着“天人合一”的大智慧,如今,技术的发展往往让我们忽略了对自然的尊重。时代的古老并不一定是落后与腐朽,反而更凸显出积淀的深厚。我们应该重视古人智慧的结晶,600多年前的故宫、郡王府完备的排水系统,值得现代人好好研究,改进排水理念与技术。
新闻推荐
19日,“泉城·爱帮”婚姻登记服务品牌创建工作研讨会在历下区婚姻登记处召开。记者了解到,在济南登记结婚的新人,将...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