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燕山学校校长陆锋以诊断文化推进学校变革

济南日报 2018-09-10 12:02 大字

陆锋和学生们在一起。

9月1日清晨,济南燕山学校中学部全体师生齐聚操场,共同参加了“砥砺新学期 做更好的自己”新学期主题升旗仪式暨开学典礼。照例,校长陆锋给全体师生上了开学第一课。在讲话中,她勉励师生在脚踏实地的拼搏中实现新的自我超越与“精准提升”。自去年开始,学校引入“基于学生发展的自我诊断”项目,定期给学校“健康查体”,建立起学校自我诊断的长效机制,以此来培育学校持续的反思力,实现精准提升。

在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中,各种正向力量相互渗透,在不断汇集与辐射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育人力量。

校长名片

陆 锋

曾获济南市百佳教师、济南市优秀班主任、历下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历下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主持参与了多项全国、省、市级重点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曾获得山东省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优秀论著评选一等奖等。

刀刃“向内”诊断反思 精准提升

燕山学校1987年建校,2017年正好是她的“而立”之年。校长陆锋邀请教育专家对这所即将步入“中年”的学校进行了一场全方位的“健康体检”,除完成“教学”“资源”“安全”“同伴”“教师”“文化”“课程”“组织与领导”八项基础诊断外,还完成了教育教学、最喜爱活动和场所、年级、学科、处室诊断等5个诊断项目。全校教职工近300人,答题率98.58%,全校3000余名学生,答题率达96.01%。诊断所得数据样本很好地代表了学生对老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感受,代表了教职工对各组织管理部门及其负责人的整体评价。

有人问陆锋,燕山学校已经是区域内热点名校,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作为一所传统意义的热点学校,是按部就班地靠惯性前行,还是主动谋求新的发展契机,不断激发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再超越自身,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选择了后者。”陆锋介绍,如何让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层楼,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两年的学习考察以及专家论证,学校最终确定从实际出发,围绕“学生发展”这一核心要素推进自我诊断项目,“诊断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评价,而是‘改进\’和‘提高\’。”

各部门负责人从领导力、氛围与管理、服务态度、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分析诊断数据以及数据背后所隐藏的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总结和发扬优势经验,思考改进措施。每一位教师则通过解读个人反馈表,了解不同学生的心声,从全员育人、个别化教育、课堂效果、受学生喜爱程度、作业情况五个方面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同时根据各项诊断指标,进一步明确学校在教育教学上所倡导的重点和方向,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教育教学的思路和行动。

收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体检报告”后,英语教师刘芳认真分析每一项数据,并从细节抓起,力求改进,完美提升。“老师能给我自主学习时间,并教给我方法”这一诊断要素,尽管只有10%的学生未给予肯定,但她仍然用心进行了自习课时间规划的一系列革新实践。

暑假,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培训,其中一项议题就是自我诊断报告的反思交流研讨。陆锋欣喜地发现,诊断文化已慢慢在教师心中落地,反思和改进正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年级“包干”管理重心下放至教育一线

“安装篮球网”“整修小操场”……学校后勤保障中心从诊断报告中倾听到了最真实的呼声,同时也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问题。

自去年至今,学校师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学校管理效率大大提升了。就连陆锋自己也觉得,现在推行一项措施比过去顺畅多了,即使发现了问题也都能立行立改。

2014年学校教代会通过了“基于燕山学校发展特色的生态学校建设的规划”,以创办“建设有特色、文化有内涵、适合师生发展的生态学校”为发展目标,将“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幸福共享的生态家园”当作学校的美好愿景。近年来,学校以规划为引领,秉承“走科学发展之路,建和谐生态学校”这一发展理念,开拓创新,科学管理,积极探索科学办学策略。学校在转型,学校的管理模式也在转型。

据了解,为降低管理重心,提高管理效率,充分激发教师群体的智慧,2017年,学校启用了以级部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把教育教学管理的重心放在了年级组,真正实现学校从以行政为中心转向以教学为中心。年级组既是教育教学实施载体,又是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它下移了管理重心,减少了管理层次,畅通了学校上下管理渠道,确保了学校教学与德育管理的有机融合。此外,职能处室由“行政型管理”转向“服务型管理”,通过调研、规划、协调、检查、监督,为级部提供发展建议、促进级部间交流互动、拓展教师专业成长空间等。

聚焦全人教育构建生态课堂 完善课程体系

每周四下午第四节是燕山学生最期盼的时候,因为这是雷打不动的“选课走班”时间。2012年起,学校开设了走班选修课,每周一节,进入课表。几年来,指导教师自主研发了包括引桥提升、学科拓展、实践探究、兴趣发展、社团活动等五大类别共130多门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我理解的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陆锋介绍,学校以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发展的共同目标,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在筑牢学生“文化基础”上,学校持续开展构建“关注学生成长的生态课堂”研究与实践。各年级定期开展学科拓展活动,不断完善培优帮困辅导措施,在各年级广泛开展走班分层辅导。视听课、两语阅读、传统文化、心理辅导活动作为学校课程排入初一课表。

在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上,学校不断健全德育机制,从不同角度开展主题德育课程,培育家国情怀;同时,举办读书节、校园剧、班级合唱、大课间跑操等文体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与创新精神。“红领巾寻访”“学长引领示范,传承燕山精神”优秀毕业生引领宣讲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及遍布各地的研学旅行等都增长了学生的阅历才干,强化了责任担当。

在激发社会参与方面,学校积极开发家长课程,每周两次家长沙龙,同专家一起探讨和解决家教困惑。另外,还组建了家长志愿者团队,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体验教学管理;走进课堂,为学生们上一节课;走出校门,带学生开展校外拓展活动;早晚上放学高峰时段参与学校周边值勤,共建平安文明校园。

(本报记者 朱士娟)

新闻推荐

下一站,别离

“诉调法官”万立波,正在为双方当事人化解矛盾通讯员齐晓摄随着电视剧《下一站,别离》的热播,让离婚调解员走入大众视野。剧...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