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治理 完善水网布局 涵源至上 保泉水持续喷涌

山东商报 2018-09-07 10:40 大字

2003年5月,王府池子干涸见底,池底长满杂草2003年5月,王府池子干涸见底,池底长满杂草2018年9月6日,王府池子池水干净2018年9月6日,王府池子池水干净2007年6月,黑虎泉停喷(上图),2018年9月6日,黑虎泉水位28.79米(下图)2007年6月,黑虎泉停喷(上图),2018年9月6日,黑虎泉水位28.79米(下图)2003年6月,白石泉泉池布满浮萍(上图),2018年9月6日,白石泉泉池清澈见底(下图)2003年6月,白石泉泉池布满浮萍(上图),2018年9月6日,白石泉泉池清澈见底(下图)趵突泉15年持续喷涌,离不开社会各界对泉水的保护。济南因泉而生、因泉而名、因泉而兴。但随着近年来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城市建设与泉水保护需要进一步协调发展。近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保证泉水持续喷涌。本版文/记者白鑫怡王彦斌图/记者潘炳赵天羿

涵源至上健全法规

济南市区南部是泉水的源头,提升市区南部补给泉水能力是保持泉水持续喷涌的关键。为此,济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保泉必先保山,保山必先保林”,确立了“涵源至上”的科学保泉理念。

按照“三川十二峪”的生态水系布局,对市区南部571平方公里区域实施了生态系统综合治理。重点开展了卧虎山、锦绣川水库综合整治,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三川及其12条重要支流河流水系综合治理,黄巢、藕池等8片水土保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

同时不断健全各项保泉法规。相关部门新修订了《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明确划定了“山体、河流水系、重点渗漏带、直接补给区”四条生态红线;编制完成了《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构建了“两区三级”的保护体系,将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趵突泉泉域和白泉泉域作为重点泉域,制定了相应保护措施。

十库联调十厂联供

随着济南“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区、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山大新校区等重点项目全面推进,济南市根据城市发展的用水需求,本着优化水源配置,减少地下水开采的原则,规划编制了《济南市水安全保障规划》。统筹黄河水、长江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雨水等各类水源,加强多水源高效配置,加强水源地、水系连通建设。

“广蓄水”是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的治本之策,为承载黄河水和跨越千山万水调来的长江水,济南市规划实施白云水库、稍门水库、鹊山水库、东湖水库新建扩建工程。构建“十库联调”水网格局。由于地理条件、城市布局等原因,济南市水源地、水厂北多南少、西多东少。依托南水北调工程、“五库连通”工程,解决市区南部、东部缺水问题;实施东湖水库—杜张水库—狼猫山水库水源连通等工程,解决东部缺水问题。通过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能力,形成了“十库联调”水网。

形成十厂联供格局。济南市结合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济南东站等片区建设,就济南未来城市用水需求进行了调研分析,新建东湖、旅游路等5座水厂,改造分水岭、雪山等3座水厂,加快供水老旧管网改造,形成了十厂联供格局,为城市发展提供水源保障。

支招献策

推动泉水申遗

“泉·城”文化景观申遗独具优势

从2006年9月起,济南市就着手推进泉水申遗工作,到目前,已完成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遗产专家现场考察评估,并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认可。而为早日让济南的泉水走向世界,9月5日,召开的济南“泉·城”文化景观保护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业内大咖、专家学者们纷纷为济南市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工作支招献策。

清华大学教授、国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杰介绍,济南在“泉·城”文化景观申遗中却独具优势。在自然条件上,济南处于泰山余脉,喀斯特地貌范围广,形成了特殊的汇水区。泉水水量大,范围广,十分罕见。

“历史上泉水水位高时可出现清泉石上流,城中的大明湖又可以当作泄洪区,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古典的海绵城市\’。”张杰说,特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济南当地水和园林的文化。市民在泉边打水、戏水,对泉水的热爱和使用,则反映出济南人对泉水的重视和敏感。他认为,在人居环境利用方面,济南是冷泉与城市居住环境融合的典范与孤例。

新闻推荐

济南市城市照明总体规划审议通过

□记者晁明春报道本报济南讯9月1日,第四届济南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济南市城市照明总...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