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这条街
□尚启元
我曾到过许多座城市的老街巷,可记忆犹新的还是济南的芙蓉街。
在街头,有一尊《老残听曲》的铜雕塑,惟妙惟肖。使人不得不联想起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写的以摇铃串巷为人治病为业的江湖郎中老残,书中开篇便是老残在登州府因一梦游历海上仙山蓬莱阁,遂引出老残“要往济南府,看看大明湖的风景”的想法。于是,一路秋山红叶地来到了济南府。老残从东而来,一路经过明府老城、县衙老街,满眼是泉水淙淙,垂杨拂水,所以给他留下了“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的印象。
在高大古朴的芙蓉街牌坊下,人来人往,异常热闹。走进芙蓉街,一股老济南味儿扑面而来,就好像走进了一座年久失修的历史博物馆,尽管随着历史的变迁陈迹渐少,但从沿街的古建筑物中仍可想象出当年的繁荣。毕竟这条街曾是济南府最繁华之地,商贾聚居,豪门大院,商号林立,钱行、银炉、当铺、书坊、首饰铺、古玩铺、鞋帽铺、绸布庄等一家挨一家。
时过境迁,现在的芙蓉街,以小吃闻名,眼中是路边一家家的小吃店,鼻中是各色小吃的香味,耳中是各路小贩的吆喝。
街上的石板路上飘着薄薄的一层雾气,远远望去,往来的行人似乎漫步于仙境之中,透过石板的缝隙就会看见在石板下面潺潺流淌着的泉水。走在街上还会听到石板路下淙淙的泉声,旺水期的时候,石板下面的泉水会涌出路面,活脱脱一番“清泉石上流”的景象。
沿芙蓉街从南到北一路走来,会途经关帝庙和文庙。商人言利,敬奉财神,这财神竟也是无所不能的关老爷。文庙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曾是济南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在科举时代,文庙是考生赴考的必经之地,为此清朝顺治年间在芙蓉街北段梯云溪上修建了一座石桥,名曰“青云桥”,取青云直上之意。文庙前修建有牌坊,坊额题有“腾蛟起凤”。
芙蓉街上,无处没泉,流水潺潺。其实,“芙蓉街”一名的由来就是街上的芙蓉泉,芙蓉泉在济南七十二泉中名列第四十二,是名泉中极具特色的一眼。此泉既没有趵突泉的豪放也没有珍珠泉的婉约,独身藏于民宅之中给人一种“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但是这一切都逃不出诗人的慧眼,清代诗人董芸在其成名之作《广齐音》的压卷篇《芙蓉泉寓居》中这样写道:“老屋苍台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着书。”
芙蓉街另一条支巷金菊巷东首的1号和3号院,是鲁菜名店燕喜堂的诞生地,因适逢三月,燕子飞来,所以取名燕喜堂,寓意燕子报喜。由于菜品鲜美、以诚待客,开业不到两年燕喜堂就跻身济南府餐馆三甲,每天宾客盈门。如今,巷子中的很多古老建筑已不复存在,只有屋檐下方的护檐板、梁橼头上用来挂招牌的锈铁钩,诉说着巷中流失的岁月。
在芙蓉街的西边,有一条有着千年历史的巷子叫鞭指巷,巷子里出了个陈冕状元,有了状元府,以后又陆续出现的几家票号钱庄,“人杰地灵”的鞭指巷,巷名更响亮了,在民间也有了“金鞭指,银芙蓉”的说法。
状元府原先有八个院落,这八个院落相互分离又户户相通,花园、书房、阁楼、庭院,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状元府历经沧桑,虽然大部分建筑已经被拆除,但楼庭院落旧日风貌犹存,集砖、石、木雕于一体,令人赞叹。
清末民初,鞭指巷中部还有一家“熊家扁食楼”非常出名。扁食也就是现在人们常叫的水饺。山东人吃扁食历史悠久,据目前所知,唐代已有关于扁食的史料,明代已经普及。到清代,《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作品里有“扁食捏似月牙弯,咸上凉水锅不沸”的描写。民国初年出版的《济南快览》一书中也有同样的记载:“济南的鞭指巷之熊家扁食楼营业已近百年,扁食具有专长”。
有人说,“曲径通幽”更适合济南的老街,我觉得亦是如此。漫步老街,不经意间的一转身,便是又一条胡同或三五人家,使人仿佛置身于老济南的街巷里,那一声声的吆喝,古老的商铺,在脑海中盘旋。
而我在这些小巷中走过千百遍,度过了漫长的时光。
(本文选摘自《芙蓉街》一书后记)
新闻推荐
2018年1月初,济南市政府印发《济南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网约车门槛要求车龄为一年以下,车...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