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枕通灵气 全胜玳与珊——从济南七家村出土的宋代瓷枕谈起

济南时报 2018-08-02 14:18 大字

□房道国 赵姝七家村考古52号墓出土的牡丹瓷枕

人一生有大约三分之一时间是用来睡眠和休息的,枕头是人们日常起居的重要生活用具。中国古代的枕头起初是以天然石块制作的,以后又逐步扩大到使用木、玉、铜、竹、瓷等材料。其中以瓷枕的数量最多,应用最为广泛。同其他日用陶瓷一样,它是随着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1998年7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历下区七家村旧城改造工程区域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发现一处重要的宋代墓群。墓群位于济南明清古城东门外约0.5公里处,在宋代堆积层以下为隋唐文化层,证明在隋唐时期该地曾有先民居住。这些现象的发现,对于济南城市考古,尤其是对研究济南城市变迁及人口居住情况,均具有重要意义。墓群排列稠密,在8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墓葬57座,大部分墓葬之间存有打破关系。由墓葬形制并结合出土文物推断,该墓群的时间跨度从北宋早期至北宋晚期。如此规模的宋墓考古发掘,迄今在山东省尚属首次,就全国范围内来讲也较为罕见,是近年来济南地区考古工作的重要发现。

该墓群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包括陶器、铜器、铁器、瓷器、金银器、骨器和石刻等,然而最引人惊喜的是两件宋代瓷枕。

一件出土于5号墓,枕长26厘米、宽17厘米、高9.8厘米、壁厚0.7厘米。枕面略呈半圆形,两侧稍高,中部低,前卧后仰,右侧面有一圆形小孔,枕面光亮,通体施绿釉,正面雕刻有缠枝花卉图案,体现出朴素、自然的原始之美。

另一件出土于52号墓,枕面长32.4厘米、宽23.5厘米、高12.3厘米,形状呈半圆形,前墙微内凹,底面平,略小于枕面。腰部后方设一圆孔。腰部及枕面外围设数周凹弦纹,枕面中间雕刻有象征雍容华贵的牡丹图案。绽放开来的黄色牡丹花,给人一种惊艳、震撼的视觉感,在两边绿叶的衬托下,尤为突出,实为近年来济南地区宋墓发掘中出土的文物精品。

瓷枕是古代常见的生活用具,清凉沁肤,爽身怡神,深受人们的喜爱。宋代著名的济南籍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词中所说的“玉枕”,即为青白釉瓷枕。《本草纲目》中记载:“久枕瓷枕,可清心明目,至老可读细书”。

瓷枕肇始于隋代,唐以后盛行。从唐代到明清,瓷枕的造型由单一走向丰富,之后又趋于单一。唐代瓷枕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造型基本为长方形,只是形式上略有差别。如济南市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唐代瓷枕,为湖南长沙铜官窑釉下彩的典型代表,枕高9.6厘米、长13.8厘米,以独角兽为座,兽为牛形,是瓷枕的罕见之作。宋代是瓷枕的兴盛期,也是瓷枕烧造的繁荣期,官窑林立、民窑四起,各窑口都烧制瓷枕并互为竞市,出现了具有广告意识的标记文字及新的风格特点。宋代瓷枕的大量发现,为我们了解古代瓷枕面貌及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宋代瓷枕造型极为丰富、别致,长度在20厘米40厘米之间。一般是前高后低,也有中间凹、两端翘的。与唐代瓷枕相比,设计更为合理、科学。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长方形枕:这是瓷枕最基本的造型,因而贯穿始终,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出其他新的造型。宋代长方形枕又出现了一种枕面大于枕体如屋檐状的瓷枕,还有一种长方束腰形枕;

银锭形枕:如银锭状,特点是银面下凹,两边上翘,底面平坦;

椭圆形枕:宋代常见的造型,可能是唐、五代圆角长方形枕发展演变而来;

腰圆形枕:宋代典型造型之一,流行于北宋和金代。一般枕前面中间内敛。七家村宋代墓群52号墓出土的瓷枕即属此类;

多角形枕:包括六角、八角形,其中以八角形枕最为常见,有规则对称的,也有不规则形的;

如意形枕:枕面像如意头形状;

人物枕:分孩儿枕与卧女枕两种。著名的孩儿枕

有故宫博物院的定窑白瓷孩儿枕与镇江市博物馆藏的影青雕塑孩儿枕;

兽形枕:出现于唐代,宋代以狮枕、虎枕、龙枕居多;

瓷枕是我国古代陶瓷艺术一枝绚丽的奇葩,是民族瑰宝。亲爱的读者,假如你想更进一步地了解它的奥妙,那就请你到济南考古馆来参观鉴赏吧!

新闻推荐

网约车新政实施首日约车不难

1日,执法人员在济南西站落客平台查处一辆无证运营的网约车。记者潘奕轩摄6个月规范期已过,8月1日起,济南网...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