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多跑路、残疾人少跑腿”历城区“智慧残联”系统上线啦 足不出户就能办证康复
尹莉初步评估小奇(化名)的身体状况
对市民们来说,“零跑腿”、“最多跑一次”意味着办事方便、快捷、舒心;对政府部门而言,则显示了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心。为了更好地服务残疾人,济南市一直在努力探索实现残疾人“足不出户能办事”的新路径。26日,记者从市残联获悉,历城区残联信息化网络平台“智慧残联”系统已正式上线。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全区残疾人服务与办证真正实现“零跑腿、最多只跑一次腿”。
●从“一趟趟跑一周”到“家门也不用出”,记者体验“零跑腿”办证只需20分钟
26日,在彩石镇两岔河村村医尹莉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村民小奇(化名)家中。1994年出生的小奇自幼小儿麻痹,导致右腿肌肉萎缩。2009年,他曾在家人的陪同下,办理了第一张残疾人证。今年,市残联选择历城区残联作为第三代智能化残疾人证办证的工作试点。这次尹莉上门的目的,是要帮助小奇更换新证。
在核对好基本信息后,尹莉打开手机里的“智慧残联”APP,录入申请评残信息。接着,她详细问询查看了小奇的身体状况,并录制视频作为后续评残的资料证明。因为病历信息不够完整,她通过系统远程视频对话机构专业医生,对小奇进行了更专业的评估。整个过程大概20分钟左右,待二次审核过关后,新卡就会被送到小奇家中。
“还记得第一次办残疾证时,一趟一趟跑了一周才办理下来。”小奇回忆,期间填写过不少表格,还专门去拍摄了两寸照片,“相比上一次的繁琐,今天连家门都没出就能办下来证件,太方便了。”
●全程“无纸化办公”,“智慧残联”系统实现残疾人全部业务网上进行
历城区残联康复中心主任刘继勇介绍,在此前的办证过程中,包含申请——受理——评定——审核、批准——制证——市残联盖章——发放(填写基础信息登记表)——存档几个环节,尽管这些年一直在压减办证流程、时间,期间残疾人还是至少要“跑四次腿”,拿到证件往往要1到3个月不等,“对于工作人员来说,繁杂的流程也影响工作效率。我们曾在每年的4月和10月,集中上门办证,但1个星期跑了3000公里,也只办下来140个证。填写表格一式三份,每人十几张,一摞摞表格签字盖章时,工作人员得两个人搬运。”
今年年初,历城区残联率先研发了信息化网络平台“智慧残联”系统。该系统是将残疾人业务办理全部实现网上服务,将残疾人证办理、精准康复服务、教育就业培训、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辅具适配等残联相关性的救助服务全部整合到“智慧残联”系统中来,由传统线下的纸质材料流通,各个部门盖章,转变为线上信息数据流通。
“系统内所有申请、审批表格均按照省、市残联规定进行电子化植入,实现电子档案代替纸质档案。”他表示,经手人利用配发的手机APP,将个人手写签名扫描到系统中,然后分别赋予不同审批权限,系统按照审批责任人分别设置个人电子密钥,输入密钥可直接实现个人电子签名植入,“用电子签名代替盖章环节,实现‘村居申请,街镇审核,区残联批复,机构评估与服务\’的无缝对接”。
●利用系统远程视频诊断,量身定制精准康复方案
和小奇一样,杭杭(化名)一家也体验到了“智慧残联”系统带来的方便、高效和快捷。杭杭今年8岁,一出生就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瘫、双侧肢体萎缩,肢体一级残疾,在父亲怀里看起来就像是2岁的孩子。为了让杭杭更好地康复,母亲和外婆曾在市区租房陪着他在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但没进行几个月,因家里老人生病住院等变故回到村里,康复训练就被耽搁了。
在这次的入户中,尹莉将杭杭的情况录入系统,和医生现场视频对话,为杭杭量身定制了具体的康复指导意见。根据杭杭身体状况和家人意愿,若不能坚持去康复机构训练,可以采用历城区残联正在推行的“社区+居家”模式,由历城区康复中心组织5名以上的专家团队入户,现场诊断给出康复训练计划,后期再由村医和专家上门进行指导。记者获悉,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还有一项康复需求调研。等到信息录入完毕之后,系统可以自动分析出辖区内残疾人的“需求指数”,通过大数据比对,优先解决那些残疾人朋友最迫切的问题。
●乘公交、坐地铁、游景区……第三代智能化残疾人证有望具备更多“实用技能”
此外,记者了解到,第三代智能化残疾人证,除了存储残疾人的综合档案信息外,还将有各种实用“技能傍身”。历城区残联工作人员介绍,新证将成为一张集身份识别、业务管理、社会服务、金融应用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芯片卡,“我们正在跟银行部门对接,很快能够具备正常银行卡储存功能以及作为残联救助金的专用卡。”
除了金融功能外,未来残疾人朋友还可以直接拿证件乘坐公交车、地铁,游览景区等,全方位享受“专属一卡通”带来的便利。记者获悉,第一批“新证”9月中旬开始发放,预计11月底前历城区残疾人朋友都能拿到这张智能卡。试点结束后,全市范围内的新证发放将于明年进行。
“让信息多跑路”,不仅真正实现残疾人“零跑腿、最多只跑一次腿”的服务需求,更为打通残疾人精准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市残联将主动融入全市信息共享大平台,利用更多的数据,对全市残疾人现状与需求情况进行精准研判。在精准康复方面,也将广泛开展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工作,建立残疾筛查、诊断、随报、评估一体化的残疾预防网络,形成统一的残疾报告制度,提高残疾预防工作的专业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平。(记者赵樱宁 通讯员石蕾)
新闻推荐
翡翠郡社区送“清凉”现场。(张素芬摄)本报讯(记者张素芬通讯员储召群)入夏以来,济南天气持续高温,为确保辖区道路交通...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