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邓恩铭

合肥日报 2018-07-17 01:18 大字

据新华社电 (记者 李惊亚) 邓恩铭,又名恩明,字仲尧,1901年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水浦村一户水族家庭。邓恩铭6岁踏入私塾学习,10岁时进入荔波县模范两等小学堂读书。新式学校的新法教学使邓恩铭受到早期的启蒙教育,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激起少年邓恩铭对封建统治的愤恨。他毅然决定,告别家乡,到更广阔的地方寻访救国真理。

1918年,依靠在山东的亲戚资助,邓恩铭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他阅读进步刊物,开始接触了解马克思主义等先进思想。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主编校报,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在学生运动期间,他同济南省立第一师范的学生领袖王尽美一见如故,结为亲密无间的革命战友。

1921年春,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作为济南中共党组织代表,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这次大会上,年仅20岁的邓恩铭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1922年1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同年底,邓恩铭赴青岛,创建党组织,先后任中共直属青岛支部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

1925年2月,胶济铁路局上层发生内讧,邓恩铭与王尽美利用这一时机,发动胶济铁路和四方机车厂工人举行全厂大罢工。五卅运动前后,邓恩铭又组织领导了以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为主的工人运动。

1925年11月,山东地方委员会机关被敌人破坏,邓恩铭被捕入狱,遭受残酷折磨。后因在狱中染上肺结核,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得以保外就医。1926年6月,他又再次秘密回到青岛,担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

1927年4月,邓恩铭赴武汉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山东后,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

大革命失败后,邓恩铭辗转山东各地,领导党组织开展斗争。1929年1月19日,邓恩铭从淄博矿区返回济南,由于王复元、王用章叛变,邓恩铭在济南再次被捕入狱。

1931年4月5日,在山东省济南市纬八路侯家大院刑场,邓恩铭身负镣铐,与其他20多名共产党员一起,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

新闻推荐

大明湖街道提效增便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讯(记者黄佳杰通讯员蔺海鑫)历下区大明湖街道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紧紧围绕“知原委、先知道、明态度、想办法、...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