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湖“泡脚”也是一种亲近自然 自由谈

济宁晚报 2018-07-13 10:33 大字

■本报评论员扈宏毅

近日有市民向媒体爆料,在西湖边,许多游客脱掉了鞋袜,把脚伸进湖水里“泡脚”,成了一道风景线。关于西湖能不能“泡脚”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有人认为把脚伸进西湖不雅,也有人认为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直接表现。

的确,在碧波荡漾、环境宜人的西湖边上,数十个坐着的中青年精壮男女一字排开,将各色大脚浸入水中拍打水面,有的手里夹着烟头,有的还把一只脚放在湖堤上晾晒,实在无法用“优雅”、“美观”来形容。然而,我们可以设想,如果画面中的“泡脚者”不是这样一群普通游客,而是几位花样年华的美丽少女,将她们的芊芊玉足浸入水中,一边拍水嬉戏一边欢快唱歌,是否会给人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也许,人们的关注点也会由此转移到“西湖水清引得佳人亲水濯足”的新闻点上了。

之所以做此假设,是对一些人戴了有色眼镜表示怀疑,对其仅看重画面美观而忽视了事件本质表示怀疑。因为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明,似乎都没有对“把脚浸入河水/湖水嬉戏”或者下河游泳的行为给予一个是非、美丑的界定,只有对人身安全的警示。这种行为与乱丢垃圾、大声喧哗、乱刻乱画、伤害动物的不文明现象不同,一来没有影响、侵害到他人和公共利益,二来也已被古往今来的文化所接纳。

人类对于亲水的需求与生俱来,也习惯将感情寄托在与水的亲密接触当中。古有屈原在溪水里浣衣濯足,且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洋溢着对水的感恩之情;后有伟人“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魄力与情怀,展现了在时代大潮中乘风破浪的壮志豪情,今亦有人们对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呼吁和向往,亲水式旅游路线备受欢迎的现实。事实上,在其他一些景区,例如济南趵突泉、江南水乡乌镇等,不仅对于游客的“濯足式亲水”不予制止,而且还规划了专门的亲水设施,为游客提供方便。

有人说,如果大家都去泡脚,肯定会对水质有不良影响,也就是会对湖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此话并非没有道理,不过这需要专业的权威部门进行水质监测来证实:以西湖的储水量和自净功能,多少个人同时泡脚会对水质造成污染?之后我们方可以找出应对方案。但在现实中,人的亲水行为恰恰映射了水质的优良,一如民间频频出现的“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呼声,因为大家都懂,水质好了才敢来游啊!

而如果你去过西湖,不巧又赶上三伏天,就会理解游客们的行为。若大一个西湖,一圈走下来,又热又累不说,脚底板着实像起了火一般,加上杭州是新晋“火炉”城市,亲水纳凉也与游客的生理需求不无关系,景区管理者不妨急游客之所急,专门开辟一个“冲凉点”,供游客一身疲惫时洗洗脸、冲冲脚,以解酷暑。

当然,作为游客,在亲水过程中也应对自身行为有所约束,一则要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亲水纳凉,二则不可向水中倾倒、乱扔污物,时刻把文明挂在心头。

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明,似乎都没有对“把脚浸入河水/湖水嬉戏”或者下河游泳的行为给予一个是非、美丑的界定,只有对人身安全的警示。这种行为与乱丢垃圾、大声喧哗、乱刻乱画、伤害动物的不文明现象不同,一来没有影响、侵害到他人和公共利益,二来也已被古往今来的文化所接纳。

新闻推荐

以AI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浪潮云ERP推出智能机器人EAbot

□记者晁明春报道本报济南讯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