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在科技创新转化上实现新突破——提振科技生产力 打通创新转化链

济南日报 2018-07-09 12:43 大字

2018年7月4日,对李松岩来说,是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济南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EA888中空充钠气门新生产车间通过验收,准备安装生产设备。作为该公司的总经理,李松岩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这是沃德与齐鲁工大等高校联合开发的新产品,是当今世界最高端气门产品,预计年底前就能投产运营,以后将带来每年1亿元销售收入。”

实际上,这只是近期济南产学研项目合作的硕果之一,类似的成果正不时在我们身边涌现。而就在最近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也提出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在科技创新转化上实现新突破”的要求。

目标在召唤,路要怎么走?

1 亮家底 科教资源是“富矿”

先来看看济南的“家底”:49所高校、73万在校大学生、每年17万毕业生、各类企业研发机构818家……相比省内其他城市,作为省会的济南拥有科技科教资源这一得天独厚的“富矿”。

2016年,山东13所省属高校的32个科目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立项建设一流学科。其中驻济高校中有4所高校、13个科目入选,占全省入选总数的三分之一。2017年,省教育厅公布立项建设的第二批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全省22个高端研究领域获得认定建设,其中由驻济高校牵头的有9个;培育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有25个,其中,由驻济高校牵头的有7个。无论是认定建设的还是培育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在数量上,济南都位居全省前列。

拥有国家实验室是衡量一个城市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就在1个月前,经过近5年筹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论证,近期将正式挂牌,进入建设周期。这意味着驻济高校中已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另外两所在山东大学,分别是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将聚焦国际科学前沿,实现在该领域全球竞争中领跑。”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科技处处长王瑞明介绍,虽然该实验室是省部共建,但济南市作为实验室所在地,也积极参与到建设中,每年济南将给予500万元的经费支持,并且还将在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重大项目立项、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

拥有40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的山东师范大学同样是一座科教“富矿”。该校科技处处长张化祥告诉记者,“目前有四个学科进入山东一流学科建设序列,每年仅毕业生就输出近1万名,每年产生100多项发明专利。”再来看看长清大学科技园,12所高校的20万师生聚集于此,这里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3600余人,国家千人、长江学者、泰山学者、享受政府补贴等高层次人才236人,省部级实验室47个……

细读这些数据,人们不禁要问:坐拥如此厚实的“家底”,怎样才能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和竞争胜势?济南一直在寻找发力点!

2 探究竟 优势如何变胜势?

作为济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济南高新区为实现技术成果创新转化,专门成立了产业技术创新协同中心。“在创新转化过程中,我们努力打造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服务链。”高新区产业技术创新协同中心主任王来军介绍,高新区用好驻鲁驻济高校资源、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资源,围绕应用技术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咨询智库等开展合作,探索出了建设高校创新资源集聚区、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盟、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等合作模式,促进校地企协同创新。

为将大学科教资源转化为生产力,长清区则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长清区产学研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区政协主席挂帅、一名区政协副主席靠上指挥的长清区产学研融合发展指挥部。成立了由大学科技园高校、驻区企业、街镇参与的长清区校地双创联盟、校企联盟、未来工匠联盟等六大联盟。六大联盟成立后,先后实施合作项目138项,开展活动300多场次。

科技转化,同样是高校、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最直接的方式。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驻济高校、科研院所也在积极探索破题。比如,山东省科学院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目前正合作成立两个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该院还牵头建立了科学院、高校、地方政府、企业四方参与的协同创新基金,基金规模已达7000万元。

省科学院资产管理处副处长兼省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中试)基地副主任刘贞先表示,目前已成立和正洽谈新成立的企业达7家以上,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形式实现融资额4亿元,科技成果作价的价值4亿元,“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成立新企业,改变了过去科技成果转让‘一锤子买卖\’形式,将发挥出更持久的推力。”

济南职业学院则是山东省10个省级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中唯一的市属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有深度合作。该校党委书记王春光告诉记者,“我们与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企业压力机产品顶料杆流水线的安装与调试、小件齿轮智能制造单元改造升级等项目,正在研发收尾阶段。”学校还积极对接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加强特色专业群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

引入科技创新企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项目落地都离不开土地供应。为支持济南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2017年至今,全市共划拨科教用地86宗,划拨土地总面积4481亩。其中,市本级划拨76宗,划拨土地总面积3633亩。尤其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用地列入2018年度供地计划,近期将开工。全市还出让科教用地3宗,出让土地总面积347亩。市国土资源局正是通过创新土地出让,来助推科创突破的。

3 看成效 济南科技显威力

让人惊喜的是,从大学院所的实验室到企业的车间厂房,源源不断的“济南制造”、“济南创造”正默默地改变着中国市场一些领域的格局,“济南科技”正在获得其应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单看2017年,五项“国内领先”、七项“全省第一”,济南科技人交出的成绩单,不但实现了“自我超越”,还颠覆了外人对泉城的印象——济南变了。

我们惊喜地看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济南市推进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若干政策》及10余项配套政策、《关于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及18项配套实施细则、《济南市加快技术市场发展管理办法(暂行)》、科技创新券制度等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

我们惊喜地看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载体建设不断增强。全市共建成各类企业研发机构813家;拥有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17家,国家火炬产业基地总数达16家;建成各级各类科技孵化器3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1家,各类孵化器孵化面积达7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427家;建成众创空间114家,孵化创新创业团队1641个。支撑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载体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我们惊喜地看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类资源加速集聚。全国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在济建成并通过验收;全国首个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济落户;作为全国第8个、全球第12个专业性技术转移中心的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交通产业中心落户天桥区。全球首家微软金融科技孵化器、中德技术研究及产业转化中心、中关村领创空间、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山东分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创业平台先后落地济南,为加速推动先进科技成果在济落地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们惊喜地看到,科技金融服务支撑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升。省、市、区联合建设的科技金融大厦(平台)和泉城科创交易大平台,探索形成了全国领先的“评、保、贷、投、易”五位一体科技金融和成果转化服务模式。搭建了“企业池”、“担保池”、“银行池”和“项目库”三池一库,入库企业达1500余家。泉城科创交易大平台暨山东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线上平台)共收录最新科技成果近10万条,技术需求12000余条,科技专家8300人。初步建立起了本地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我们惊喜地看到,国际科技合作助推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德国斯图加特市中德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中心、浪潮集团济南硅谷海外孵化器相继建成并投用。中德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中心入驻企业已超过40家,部分企业通过该平台实现了跨国合作和并购。市科技局局长吕建涛告诉记者,目前全市已建成海外孵化器3家、海外研发机构20家,初步探索形成了“海外孵化器+国内加速器+产业园区+投资基金”的新模式,“接下来还将继续积极拓展科技合作交流渠道,实施科技对外开放全球布局。”

4 自揭短 精确亮剑发力

然而,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现状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难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各国都存在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不畅的问题。我国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同样存在转化难、转化不畅的问题,科技成果总体质量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普遍存在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些共性困难与问题。而除了共性难题外,济南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

比如,产业发展整体实力水平较弱,创新发展水平偏低;驻济高校院所工科优势不强,大科学研究平台匮乏;科技金融通道依然不畅,科技服务业发展滞后;人才结构还不够合理,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落后;政策落地执行严重弱化,创新创业生态尚未建立等。这些切实存在的问题,都成了济南打通科技创新转化链的“拦路虎”!

正视问题,找准短板,才能准确发力!为加快推进全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全力支撑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市政协与市科技局、省科学院联合成立了《济南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课题组,赴南京、武汉、深圳、宁波等地学习调研,组织高校院所、重点企业座谈交流,到重点科技园区、孵化器、企业实地考察,围绕加快推进全市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当务之急,济南应夯实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支撑基础,加快产业振兴发展,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产业招商与科技招商协同推进,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同时,健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强化全市科技工作的顶层设计,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立济南成果转化“一盘棋”的推进机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体系也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建议实施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工程则包括综合性载体规划建设工程、服务体系品牌培育工程、“大学生留济创新创业品牌培育工程”和双创大学社区品牌培育工程。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载体建设,包括加强源头创新载体建设,加大国家级平台载体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研发组织,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任务。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广勇表示,市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既要落实人才新政,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又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新突破”建功立业!

准确把握产业需求,瞄准“高精尖缺”引才精准发力,是一座城市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做好的功课。市人才服务局副局长兰桦介绍,济南市人社部门针对十大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情况开展了集中调查,编制的《济南市十大重点产业“高精尖缺”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将于近日发布,以帮助企业和各类人才科学把握济南市产业人才发展需求及未来趋势,加快推进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精准对接,实现产业链、人才链协同发展,为当好新时代全省走在前列的排头兵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本报记者 焦小超 朱士娟 黄智义 邵明红 王宝泓 王晓菲)

新闻推荐

不忘初心 永远跟党走

济南市军休市中服务处日前组织军休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及工作人员中的党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全...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