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终结者、车辆辨识者、视频追踪者、号牌识别者——他们是长清警界最强大脑

济南日报 2018-06-13 12:03 大字

在长清警界,有这样一群人:从外表看他们与

普通人无异,但在长期的警营生活当中,练就了一身绝技。孙振、刘凤利、张杨、李刚……他们时刻发挥着光和热,守护着一方群众的平安。

谎言终结者

孙振

嫌疑人一言不发也能得知案情

“就算嫌疑人一句话不说,我照样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获取案件信息。”说这话的,是长清区刑警大队技术中队副中队长孙振。这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孙振却做到了。在同事们眼中,孙振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测谎专家”。1年测谎140余人次,占全市测谎量的一半以上。身怀测谎绝技,让他在全市范围内也小有名气。

2017年12月,在一起案件中,一名嫌疑人无论如何也不承认自己作案。随后,孙振对嫌疑人进行了测谎。“虽然他不承认,但我通过测谎,就知道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孙振告诉记者,就在测谎结束的第二天,嫌疑人就带着东西和钱到被害人家中赔礼道歉了。

身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孙振,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测谎经历后,提出了“心理冲击量理论”和“动态准绳测试体系”测谎理论,并得到了全省、全国公安犯罪心理测试专家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在孙振看来,测谎过程中,“三分机器,七分人”,测试员的经验和测试条件占较大的比重。

车辆辨识者 刘凤利

看一眼车灯就知道是什么车型

了解上百种汽车品牌,只要打眼一看车辆,就能知道是什么车型。长清区刑警大队民警刘凤利对汽车的了解,让他在辨识嫌疑车辆时得心应手。

早在2007年,还在上大学的刘凤利就开始对汽车感兴趣。“那时候时间充裕,没事的时候就去图书馆,把里面关于汽车的杂志看了一个遍,少说也得上千本。”刘凤利告诉记者,几年下来,他发现车和人一样,都有神,特别是一些名车,都有家族脸谱,就算变化也是一些细节性变化。而且每款车的车灯也不一样,包括造型和亮度,有时候他看一眼车灯,就知道是什么车。要想准确辨认车辆,主要还是看细节,细节看准了,判断就八九不离十了。

如今,刘凤利依然对汽车保持着热爱,在他的手机上,保存着专业性汽车软件,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下。“我判断车辆不敢说百分之百准确,但准确率起码在95%以上。”他谦虚地说。

视频追踪者 张杨“视频+”让嫌疑人无处遁形

“视频追踪的过程,就像嫌疑人行走的路线般曲折复杂,到了十字路口利用加减法、排除法确定方向,既要大胆推测,又要小心求证。”对于视频侦查,长清区刑警大队机动中队民警张杨说,视频侦查不仅仅是看视频,还要结合其他侦查手段,他管这种方式叫作“视频+”,就像现在的“互联网+”一样。视频侦查的前提,就是要在视频中提取线索,哪怕是一个点,也不能放过。现在85%以上的案件,都要通过视频来获取线索。

在破获一起案件时,张杨仅仅通过嫌疑车辆上的一个反光贴,就确定了嫌疑车辆车型,从而顺藤摸瓜抓获嫌疑人。“当监控视频中断无法继续追踪时,通过对已获取的目标图像进行整体及细节分析,刻画出该目标所具备的特殊性、唯一性的特征,再通过其他位置监控视频搜索目标,从而发现并确定嫌疑车辆身份。”张杨说,这是他在无数次的视频侦查中,摸索出来的一套经验。

号牌识别者 李刚只看一个数字就能找出车辆

每天筛选上万条违法数据,创新研究出一套识别打击涉牌违法行为工作法,他就是长清区交警大队交通科的李刚。2012年,李刚来到交警大队交通科,专门负责全区电子警察设备的运行和违法数据的筛选工作,一干就是6年。在这6年当中,他和同事们每天都要面对上万条违法数据,并从中筛选出抓拍正确的数据。

6年的辛勤工作,让李刚练就了一双准确辨别车辆号牌的火眼金睛。“曾经有一辆大货车,故意遮挡号牌,只露出了号牌的最后一个数字和倒数第二个数字的一小半,代表地区的汉字也非常模糊。我看着倒数第二个数字非常像3,就用系统的模糊查询,筛选出可疑车辆。结果最后一看,果然和我判断的一样。”李刚说,其实辨别车牌,除了依靠经验之外,再就是用笨办法了,一张一张地看抓拍图片,直到确定可疑车辆。

为能更好打击故意遮挡伪造污损号牌的行为,李刚研究出一套识别打击涉牌交通违法行为的涉牌查纠技战法。在李刚看来,要想用好这套工作法,首先要认真细致审核违法行为,对于涉嫌伪造遮挡污损号牌的嫌疑车辆,要通过大数据搜索,掌握车辆活动时间和轨迹,一旦发现立即分析研判。其次,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点,直到锁定嫌疑车辆,确定真实车辆号牌。(本报记者 陈彦杰 通讯员 张晖)

新闻推荐

80后济南姑娘钟倩在轮椅上参与志愿服务,用蜷曲变形的手指敲出46份“百姓提案”—— 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图为钟倩在电脑前工作。□本报记者刘兵本报通讯员王亚王茜不久前,一篇关于济南旅游的深度...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