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小哥”权益,才有守序的快递

山东商报 2018-06-06 14:16 大字

6月5日,济南发布快递外卖行业管理12条规定,加强行业共管共治,将快递外卖小哥信息纳入公安交管平台管理,违法行为人脸识别,实现违法信息的共享。根据规定,同一配送员两次违法被查停职学习,三次被查取消从业资格等措施。(见本报今日A3版)

写字楼内的诸君,当你们已经习惯了“指尖上的午餐”,是不是没有想到,对于另一个日渐庞大的群体“外卖小哥”而言,逆行闯红、超速行驶也就成了“家常便饭”。不得不说,快递行业的快速膨胀,不仅让外卖群体透支了生命安全,交通秩序的凌乱也让应对不及的社会管控左支右绌。

那么,出现这样的局面,是不是就可以简单归因于“外卖人群素质低”“小哥规则意识差”呢?如果真正认识到这一群体的境况就知道,将其行为与“素质”挂钩,还是谨慎为好。做骑手这一行的都知道,“快跑”是一种无奈——除了要避免送餐、送货慢的差评,还要尽可能多拿订单,多赚辛苦钱。更要看到,快递其实不是一个“长青职业”,很多才入行的小哥,眼睁睁看着身边的同事要么身体被累垮、要么被公司处罚、要么出了事故,结局只能是迅速转行,另谋职业,少有能坚持长久的,可见,该行不易。

这么说,并非为其交通违法行为开脱,而是要客观进行行业透析,尽量看到“慢不下来的快递”背后的竞争源头:外卖平台“按件计酬”的考核机制,算是一个生发机制。据了解,一些快递公司甚至故意压低底薪、以“多劳多得”的名义,催促快递员“多拉快跑”。从而,整个快递行业便处于“以快求胜”的简单粗暴竞争阶段。

这个时候,速度就是行业门槛,速度就是从业资格,速度就是唯一被营销的“用户体验”……

此次,济南市提出对外卖平台进行连带处罚,算是一定程度上抓住了要害——要让外卖小哥慢下来,外卖平台和快递企业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

再深一层看,仅仅在交通上进行管控,就能达到“限速”效果吗?有分析已经发现,外卖和快递小哥的狂飙背后,是其劳动保障的脆弱甚至空白。探访发现,很少有平台或企业,为外卖小哥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更不用提什么保险和社保,正是相关保障的配套缺位,才导致企业在用工环节上肆意甩锅,不用顾忌雇用对象的人身安全,对于闯红,超速、加塞、超重等可以视而不见,乃至间接性“纵容”。反正“一快遮百丑”,只要用户说“送货真快”,路上“惊险”点又算什么?

因此可见,仅限于交通管控还是有点“末端治理”,如果能通过强化用工规范、落实劳动权益、绑定企业的职工从业安全责任,除了交警部门,还要劳动监察等部门横向协同,一体推进,这样或许更能从“用工端”的风险成本压力上,让企业自动慢下来,使其尊重员工权益、关注生命安全,顾及社会效益。尤其是将公共交通安全和企业运营支出捆绑起来,真金白银或许比严刑峻法更能让企业和平台公司“掂量掂量”。

当然,通过制度和法律倒逼让企业“安全第一,速度第二”是一方面,还有必要从“用户端”上做一些工作。即便谈不上“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也要尽量引导用户对外卖投送人群多加体恤,少一个差评,多一句抚慰,则“快递的生活”会美好很多。本报评论员肖明君

新闻推荐

济南中院成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

本报讯(记者侯月通讯员袁粼)5月28日,济南中院与山东大学法学院、济南大学举办“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