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意蕴,风雨不惊心女画者的二十四节气诗意表达
二十四节气恐怕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最近,一位济南70后女画者用中国画的方式再现了二十四节气的意蕴,让人仿佛从画中触摸到了时间的律动,这些画也在网上火起来。
本报记者范佳
实习生马卓仪
传统节气化身国画
今年46岁的济南女画者赵俊最近在网络上火了一把,她手绘的“二十四节气”国画颇有意蕴,有网友感慨“眼睛都怀孕了”。
赵俊并非美术专业出身,她小时候虽然学过画,但随后考学、成家立业的时光顾不上拿起画笔,直到最近几年才把这一爱好重拾起来。国画强调线条的练习和把握,要想把功夫练好,重在坚持,因此,这几年,每天晚上赵俊都要抽出时间练习毛笔画,有时画一幅禅意画,再配一首打油诗。
画得时间久了,赵俊脑海中萌生了一个想法,把二十四节气画成二十四幅国画。“国家一直提倡弘扬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但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很快,很多人不太了解二十四节气和其中的含义。”赵俊说,二十四节气内涵深刻,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它和国画都是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一定很有意蕴。
今年立春时节,赵俊下笔画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幅“立春”,画中一树垂柳和一枝腊梅交织在一起,一条黄色的金鱼惬意地甩着尾巴。
为了画好二十四节气,赵俊查了不少资料。在构思“春分”这幅画时,她了解到,春分分为“三候”,其中“第一候”是“元鸟至”。元鸟,又称“玄鸟”,即燕子。于是在春分那天,赵俊画了一个小孩放风筝的形象,而在垂柳之下,幼童手中的风筝便是燕子的图案。风筝的线呈现弯曲的弧度,正是春分时节风大的形象体现。
赵俊说,她有时好几天没有灵感,有的时候又才思泉涌,一天能创作好几幅,比如“五一”那天,一个下午的时间,六幅作品便跃然纸上。而大多数时候,一个节气赵俊需要用一两天时间构思,“既要构图简练,又要表达出每一个节气在传统文化中的含义。”
赵俊的画简洁而富有张力。在这二十四幅作品中,她说,她自己最喜欢“谷雨”这一幅。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是播种移苗的最佳时节,只见画面中一枝桃花下,头戴草帽的农民正在田间欣喜地低头插秧点豆。种子埋在土里,等待成长、结出果实。
绘画是与自己对话
在赵俊看来,把节气和传统的农耕习俗结合起来有些挑战,把相近的节气区分开也并不简单。在构思“小雪”和“大雪”这两幅画时,她开始不知如何区分,后来突然想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句,这不正是大雪的景象吗?在这两幅画中,“小雪”在初冬,天空刚开始出现稀稀拉拉的雪花,只见一只麻雀独立枝头,而到了“大雪”那幅画,已是万物凋敝,没有生机,画中只有一位老渔翁在江上独自垂钓。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也预示着新春即将来到,怎么把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表现出来呢?赵俊的脑海中突冒出了水仙的形象。每到春节临近,水仙的香气便飘满了屋子,固然深处寒冬,不也正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勃勃生机吗?
类似的还有“大暑”和“小暑”这两幅画。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农作物都进入茁壮成长阶段,需要加强管理。小暑也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于是“小暑”这幅画中透着蟋蟀的生机,叫声仿佛透过画传到耳畔。而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怎么体现酷热呢?”赵俊笑着说,二十四节气和古人的吃穿住行息息相关,那就画与生活相关的事物,一把蒲扇、两片红透的西瓜,足以让人从中嗅出炎炎夏日的味道。
就这样,不到半年时间,二十四幅作品大功告成。赵俊很欣赏古人的敬天畏地、天人合一的情怀,她说,这尤其是忙碌的现代人所欠缺的。因此,在这些作品中,她特意将人与动物、植物放在同一个画面中,比如“清明”这幅画中的孩童、牛、树枝。
为了把笔下的事物画得传神,赵俊也下了一番功夫。平日里,她对遇到的事物特别留意,一有目标她便赶紧临摹下来。比如开得最艳时的菊花,“霜降”那幅画中的酒坛子就是以前临摹的。“仔细观察便会发现,生活处处有学问和惊喜,能给人带来快乐。”赵俊说。
在赵俊看来,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和忧惧不是来自外界的干扰,而是源自内心太多欲念,画中国画是与自己的对话,既是寂寞的也是快乐的。
新闻推荐
收到借钱短信,多问几个为什么反诈中心民警:与对方打电话或当面确认,不要回拨号码
民警向市民介绍防诈骗知识5月31日,《山东商报》与济南市公安局联合开展“带着新媒体走基层”暨“今天我来当警察”系列活...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