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补短板 城市功能要完善济南城市修补将在交通改善等7方面发力
5月29日,本报就济南市今后如何开展生态修复进行了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少市民询问:城市“双修”中的城市修补,又将如何进行?
5月30日,市规划局对城市“双修”规划阶段性成果中有关城市修补内容进行了解读:城市修补将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完善城市功能,让泉城济南真正成为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A 现状摸底:城市建设仍存在短板
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山东省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技术导则》,城市修补包括设施建设、功能提升、棚改安居、交通改善、市容整治、违建治理、特色塑造等七个方面。
经过前期对城市建设进行现状评估与问题诊断,城市“双修”规划编制人员认为,济南市城市建设近年来取得巨大进展,成效明显,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还有一定距离。具体表现在:
设施配套方面,大中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较完善,但养老设施总量短板明显,基础教育设施大班额、用地标准化等问题突出;现阶段“15分钟生活圈”规划体系与标准已建立,街道、邻里两级设施亟待加快配建。能源类、水系统及环卫防灾设施正在统筹推进,同时雨污水老旧管网、电力电信架空线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交通出行方面,二环路快速路已闭环成网,结构性路网正在系统提质,但老城区内还有不少断头路需要打通,存在高峰期常发性拥堵;中心城现状路网和公交线网密度偏低,站点500米覆盖率和公交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机非隔离不足、慢行环境亟需提升;老旧小区停车设施缺乏、管理有待加强。
城市形象风貌方面,随着北跨战略全面启动,多中心、网络化城市格局已拉开框架,重点区域景观亮化及街区更新正在不断推进,中心城总体城市设计,中央商务区、新东站等重点片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陆续完成,城市空间格局与形象风貌的把控与引导得到加强,但泉城特色风貌带、“三高”沿线等重要廊道空间秩序及滨水空间活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塑造。
历史文脉与特色资源方面,明府城、商埠区东西并举的格局特色突出,商埠区保护与复兴规划已全面启动,泉水申遗正在大力推进,“一湖一环”核心区和中央泉水区风貌凸显,泉水街巷、泉水民居、重点泉池等修缮和保护工作正逐步展开,但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指引及立法保护亟需加强。
B完善配套:着力构建“15分钟生活圈”
针对济南市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济南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暨“十大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出行便利度提升、城市形象风貌提升、历史文化和泉水特色塑造、“一湖一环”核心区及城市重点区域风貌提升、绿地与公共空间增补等七大行动计划,希望通过尽快落地实施一批有实效、有影响、可示范的项目,补齐民生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塑造风貌特色。
在城市“双修”规划阶段性成果中,规划编制人员就这七大行动计划规划目标和近期行动重点,分别提出了具体思路。据介绍,在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方面,规划提出优化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推进具有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大中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民生设施建设,完善街道及邻里设施配置,打造居民方便快捷的“15分钟生活圈”。近期将重点制定商业、养老、基础教育、文化、体育等设施三年建设计划和各区“15分钟生活圈”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齐鲁医科大学等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和典型社区“15分钟生活圈”建设。
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方面,将从源头、末端两个环节加强设施承载力,在空间上实现均衡布局;加快老旧管网改造,统筹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统筹防灾及环卫设施空间布局,填补设施欠账。近期将制定市政设施统筹及年度实施计划,重点推进老旧管网改造及综合管廊建设工程、腊山热源厂等能源设施提升工程、城区道路积水点改造等水系统设施提升工程和环卫设施提升工程。
在便捷出行度提升方面,将继续打通城市断头路、改善交通微循环,使规划期末(2020年)主城区支路网密度不小于5公里/平方公里;提升公交服务水平、贴近乘客出行需求,到规划期末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5%;完善慢行系统网络,提升慢行出行环境;建设公共立体停车库,提升服务管理水平。近期将重点完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推进轨道交通R1线建设等公交系统提升工程、北园大街快速路西延等结构性路网完善工程和生产路北延等道路系统修补工程。
C 风貌提升:从“大、小”两个层面着手
城市形象风貌提升从“大、小”两个层面着手。“大”的层面,通过整合资源禀赋,提升重点区域形象;加强泉城特色风貌带等空间管控,塑造廊道景观轴线;贯彻蓝、绿相宜,营造活力滨水空间等方式,进一步彰显城市特色,塑造泉城风貌。“小”的层面,则拟通过促进街道功能复合,提升城市街道活力;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环境绿化,共享休闲开放空间;加快老旧小区改造等措施,打造幸福街巷,提升市容市貌。根据规划和城市提升工程“十大行动”方案,近期重点提升“三高”沿线等重要廊道、泉城特色风貌带及千佛山景区等重点区域风貌,推进华山-白泉等水系景观塑造、“1+5”特色街区综合更新等工程。
历史文化和泉水特色塑造方面,规划提出全面、系统保护历史文化和泉水等核心价值要素;分区分重点、精细化管控,彰显传统特色,延续历史文脉;强化重点泉池及特色节点塑造,打造具有独特品质的中央泉水区彰显泉水风貌。通过挖掘明府城、商埠区文化底蕴,全面复兴历史城区。近期将重点推进明府城历史文化街区、商埠区保护与更新等历史文化复兴工程,以及泉池塑造、泉水街巷、民居修缮等泉水特色风貌工程。
从“一湖一环”到“明湖秀”,“泉城夜宴”已渐入佳境。在“一湖一环”核心区及城市重点区域风貌提升方面,规划提出构筑蓝绿系统,突出泉水生态特色,营造泉水文化体验区域;彰显历史特色,打造紧凑宜人的步行街区;加强业态指引,营造丰富多元的城市活力中心。近期除继续推进“一湖一环”夜景亮化及“明湖秀”水景表演外,还将重点推进解放阁、百花洲等标志性节点风貌提升和文旅融合工程,以及北湖等重点区域风貌提升工程。
此外,在绿地与公共空间增补方面,济南市将对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完善绿廊、绿道,构建网络化绿地系统;利用拆迁建绿、破硬复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增补绿地空间;加快推进裸露土地绿化治理工程,对既有绿地进行生态修复与品质提升。到规划期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小于40%,人均城市公共绿地不少于12平方米/人,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小于90%。近期重点推进的工程包括:城区道路绿化提升等绿地系统完善工程,各区建绿透绿等绿地空间增补工程,环城公园绿化整治等绿地风貌提升工程。 (本报记者 刘文忠)
新闻推荐
洪家楼南路27号加装的电梯已经正式启用,居民出行更加方便。(本报记者赵晓明崔健摄)安装人员解释电梯功能。(资料照片)...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