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禄海的绿海

山东商报 2018-05-28 14:19 大字

经过21年的努力,于禄海把一片5000亩荒山的植被覆盖率提高了很多点击查看原图看着自己的“绿海”,于禄海说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点击查看原图1997年,因为产业调整下岗的于禄海,把刚上小学的女儿委托给邻居照顾后,和妻子一起到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石崮村承包了30亩荒山饲养梅花鹿。在饱受暴晒和大风的影响后,于禄海和妻子开始在荒山上种树。两年的经营不见成效,1999年,于禄海重新回到城里做生意,并把做生意挣来的钱拿来种树。21年来,就是附近村民口中的这么一个“傻子”“疯子”,把一片5000亩荒山的植被覆盖率提高了很多。文/图记者侯宝之

下岗后承包荒山种树

“因为产业调整,我和妻子下了岗,面临着再就业的问题。”今年61岁的于禄海说,当时他想过很多创业的法子,“最后我了解到,人工繁育梅花鹿比较适合我,我又想起了5年前就看中的这一片山。”

于禄海最早接触这片山是在1992年,当时跟朋友一起到南部山区游玩时,他看见在山脚下,有一个向外出售的院落。“我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很向往大山中的生活。”于禄海说,他打听后得知,待售院落的主人也是从城里到山中养蜜蜂的,因病回城,“当时他要价3000元,在那时候,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带着遗憾回家的于禄海,在1997年开着买来的二手小货车带着铁锹等工具,又回到了这里,“因为要价太高,5年过去了,房子还没有卖掉。”于禄海介绍,当时他跟石崮村村委说了要饲养梅花鹿后,被告知石崮山南坡上的30亩荒地可以承包,“当时他们告诉我,如果我要承包这片荒山,山脚下的房子也可以给我。”

就这样,于禄海花每亩一年25元的价格承包下了30亩荒山,“那时候,村民承包这一片荒山一年只要5元,还有很多村民不愿意种,找村里退钱。”于禄海说,突然有一个城里人“傻乎乎的”跑来以高价承包,让他们很难理解,“我成了大家口中的‘傻子\’。”

创业成功后扩大规模

“当时我跟妻子拿着借来的20万,开始在山上建养鹿场。”于禄海回忆道,当时为了支持他们的事业,家人、朋友以及邻居都跑来帮他搞“基建”,“当时我女儿刚上小学,为了忙山上的事情,她只能一个人在城里生活,我们最多一周回去一次,平时就委托邻居照看着。”

在把基础设施建成后,于禄海发现了一个自己原先没有重视的问题。“因为没有植被覆盖,白天太阳暴晒,晚上刮大风,生活环境比较艰苦。”于禄海为了改善这种情况,萌发了种树的想法,“但是当我把城市里常见的杨树、柳树种到山上后,全都没有成活。”

一番“折腾”过后,于禄海借的20万元花的差不多了,“面对资金匮乏的局面,我从山里又重新走了出去,到城里做生意。”于禄海说,当时他做过零售、也搞过批发,还到海南运输蔬菜,“当时看热闹的村民们都认为,我这个傻子放弃了。”

“在我做零售药店的时候,因为机缘巧合,我创办了一家药品配送公司。”于禄海说,公司每年有近千万元的利益,有了底气的他又回到了山里,“在垒堰固土、深挖填土解决了土层薄的同时,经过有经验的村民的指教,我们种的树活了,2004年,30亩荒地内的植被覆盖率超过了90%,无论环境还是养殖都开始有了起色。”

于禄海已经靠药品配送公司挣到了“大钱”,还要再回荒山中种树,而且规模越来越大,附近村民给他起了一个新的外号:疯子。

连块石头也当成宝贝

看到于禄海的绿化成功了,2007年开始,周围几个村子陆续找到他,“他们问我要不要把旁边的荒山一起承包了。”于禄海说,几年下来积累的经验做支撑,他陆续开始扩大承包范围,“从最初的30亩到50亩,再到现在的5000亩,一共用了11年,现在的5000亩内的植被覆盖率已经超过了80%。”

就在这个“疯子”忙着种树和养鹿的时候,无意间,于禄海发现了山上原来还有一些古迹,“我在山顶上发现了几个地基,后来通过咨询专家我才知道,这些是原来山上的山寨,在山腰还有一条石头铺的驿道,我觉得这些都是值得保护和开发的。”“在古代,每逢战乱的时候就有一些大户人家跑到山顶上建起寨子自保。”村民曹瑞说,前几年,因为生活条件提高了,很多人换上了新家具,“那些比较久的家具和没用的农耕工具都被劈了烧火了,他(于禄海)就到处搜集、回收旧家具、旧工具。”

于禄海在“淘”到了宝后,把它们全都搬到了自己的山上,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放置着几个石磨等旧家什儿,“在村民眼里的一些‘破烂\’,我却花钱买过来,连块石头都当成了宝,有人说我是神经病。”

景区门票成主要收入

2010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于禄海开始在山上发展旅游业,“从那开始,我们开始着重开发山上的旅游资源,重新复建了山寨。”于禄海说,在把山寨复建出样子后,他又在山寨里摆上了几个把守的“卫兵”。

“虽然当时也向外开放过一段时间,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于禄海说,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树苗大部分还比较小,“我们就又等了几年。”

去年国庆节期间,于禄海的“大石崮森林公园”重新向外开放,“我们也一直在引进一些比较受欢迎的娱乐项目,比如去年投入使用的玻璃栈道,还有现在正在施工、预计一个月后就能投入使用的玻璃滑道。”

于禄海看着山上还在动工的几处新的旅游项目说,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他也在考虑怎样上一些附有文化内涵的项目。

“有人说我厚积薄发,我接受这样的评价。”于禄海说,看着附近的村民开始理解自己、并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到景区工作,“我觉得这21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山上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原来的养鹿转变成了景区门票收入,于禄海也成为了附近村民口中的于总。

新闻推荐

到站“济南东站”站名拆除,6月1日起更名“大明湖站”

5月27日,工作人员在拆除济南东站站标。济南日报记者崔健摄27日,“济南东站”字样拆除前最后的样子。记者郭尧摄1...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