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第一初级中学探索家校共育,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让学生站在教育的中央

济南日报 2018-05-24 12:10 大字

▲家长代表走进课堂为学生授课。▲专家讲座为家长“补课”。家长代表进课堂与学生交流。

以往教育往往局限于学校的院墙之内,成了教育内部的“独角戏”。现如今,家长的学历越来越高,素质越来越高,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学校教育的诉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让“四高”家长成为办学的“动力源”,让家长由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8年前,长清区第一初级中学开始“试水”家校共育,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走进班级、走进课堂,通过搭建“家校共同体”,让家长由学校的“客人”变为“主人”,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激活了教育磁场,实现了“让学生站在教育的中央”的教育“小目标”。

让家长进班级听课,就是要敢于亮丑,让家长监督。在此期间,家长可献策指导,也可参与校园管理。有了家长的参与,学校工作才会不断进步。

5月10日早上7点,长清区第一初级中学初二学生家长王磊早早便和孩子一起出了门,把孩子送到学校之后,王磊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去上班,而是戴上“听课证”,与孩子一起走进了课堂。

这一天,作为家长代表,王磊变身“学生”,坐进教室,与孩子们一同上课。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班级、走进课堂的“三进”活动,是学校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每天每个班级都会有至少一位家长,按照“三三三制”要求,走进教室听至少三节课,与三名任课教师座谈,跟孩子合作学习小组的三名同学交流。

“之前,我从来没有来孩子学校听过课,能够走进课堂,近距离感受上课过程,这种形式与开家长会的感觉很不一样。”王磊告诉记者,一上午时间,他听了数学、生物等三节课,感觉老师的讲解很透彻很认真也非常生动,听了之后觉得将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很放心。

初三(4)班学生李安然的家长听完课后表示:“课堂有互动性,但我觉得课堂上学生学习时间偏少,有个别同学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不够高。”还有一位家长提出:课堂上有的孩子坐姿、写字的姿势不太端正,她在评价表上提出:“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关注孩子坐姿、写姿。”

“让家长进班级听课,就是要敢于亮丑,让家长监督。在此期间,家长可献策指导,也可参与校园管理。有了家长的参与,学校工作才会不断进步。”学校校长王守松告诉记者,家长走进学校,走进班级,对老师是无形的督促,对学生是极大的促进。这也成为老师、学校进一步提升自己工作的尺子,“家长们没有标准的听课技巧,但是可以监督老师们上课是否接打手机了,是否提前3分钟候课了,这些显性的表现,家长们可以呈现在听课记录表上,这也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一种监督。”

“现在每天都会有家长来校听课,每班每天两到三人,每人半天,一位家长每学期至少参加两次,很难有学校能够坚持做到这样。”王守松介绍说,学校专门设计了“家校共建、走进班级、重温课堂、陪伴成长”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家长走进学校、走进班级、走进课堂,这样不仅能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还能充分感知班级氛围是否融洽上进,给家长的感受更为直观。下课后,家长还要结合课堂笔记,将听课情况和自身感受写下来反馈给学校,这种方式目前已经成为常态。

家长与孩子不能点对点交流、接触,也就无法充分了解孩子真实的状态,邀请家长进课堂与学生一起听课,看到孩子原生态的课堂表现,更便于发现和查找问题。

如果要追溯“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伊始,还要从2010年说起。那一年,长清区第一初级中学的前身——长清一中初中部“东迁”,时任学校教务处主任的王守松,带领学校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作为先行军率先入驻新校区。

“那时候,我还兼任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的级部主任,从那时起,我就有了家校共建的想法。”王守松告诉记者,当时初二年级有一个班,管理、成绩一直上不去,有的老师就说:哪个学生完不成作业,就让家长来陪着做,哪个学生不认真听课,就让家长来陪着听,“这种做法当然不行,但其中透露出的信息让我们觉察到:教育学生、转变学生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只有家校联手,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仅凭任课老师单方做工作收效甚微,如果让家长加入进来,通过他们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三方努力就相对容易找出应对问题的办法,进而有效提升学习成绩,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王守松介绍,学校为此设置了很多活动,其中的“重头戏”就是定期邀请家长走进教室听课,这一形式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积极踊跃参与,反响非常好,当时的社会效应也很轰动。

以往,家长与老师碰面只能是家长会,一个班四五十名学生,短短一个小时的家长会,老师很难与每位家长进行单独交流,更别说近距离观察孩子课堂学习了。“家长与老师,孩子与父母不能点对点交流、接触,也就无法充分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在家长赵霞看来,学校邀请家长进教室与学生一起听课,让家长亲身感受课堂气氛,看到孩子原生态的课堂表现,充分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更便于发现和查找问题,“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深度交流沟通的契机,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拉近彼此的距离。我已经第二次来学校听课了,与第一次相比,孩子的精气神和课堂表现都有了明显改善。”

王守松告诉记者,“三进”活动从不同角度、最大限度向来校参加活动的家长们呈现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水平、班改课改成果的同时,搭建起家校互通新平台,提高家长与教师、学校的沟通效果,实现家庭教育科学化,促使家长的教育理念发生了转变。

家长进课堂,促进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学校也要反哺家庭,搭建起家长成长平台,让家长成为“更好的父母”的同时,有了专业指导。

5月8日,长清区第一初级中学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家庭教育心理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连菊围绕科学地帮助孩子减压,营造和谐的亲子沟通氛围,以亲子双赢的良好心态备战中考等内容,通过现场提问互动,角色转换体验等方法,为初三学生家长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前辅导讲座。

在角色互换体验活动中,有六名家长参与其中,其中扮演“孩子”的家长在体验了孩子要面对的指责与压力后,眼角湿润,有些哽咽地说:“后悔以前总是用成绩来要求和指责女儿,从而无意伤害了孩子。”

“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还要重视家长自身素质的提升,学校要承担起培训家长,指导家庭教育的重任。”王守松告诉记者,家长走进学校、走进班级、走进课堂,促进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学校也要反哺家庭,为此,学校精心为家长搭建成长平台,打造了以“家校共育·立德树人”为主题的“父母课堂”,邀请专家进校园,传授科学育子知识,引导家长勇于自我革新,做孩子成长的陪伴者和指导者。

长清区第一初级中学根据家长需求开展了“新时代,我们这样做爸爸,我们这样做妈妈”等一系列指导亲子关系的讲座,让家长不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加注重孩子心理的健康,传达正确的育儿理念,提供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

“家长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学校的家庭教育专场讲座进一步推动了家校合作、帮助家长解决在家庭教育中实际问题的效果。”家长李桂芹告诉记者,有了这样一个学习平台,自己可以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和交流,也让自己在学习做好家长的同时,有了专业指导。

“学校教育犹如一棵树,其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土壤,要办好学校教育、办好家长老师都满意的教育,就必须立足学校,并寻求家庭的参与、配合与支持。”王守松告诉记者,学校对家校共育内容进行进一步升级,制定家庭教育标准,开发家长教育课程,各年级还建立了家长教育指导群,旨在将单个家庭盲目无序、零碎片面的教育,转变为群体家庭的智慧分享,查找家庭教育的共性与差距,进而找到了应对措施,实现了共同进步。

家长走上讲台,让家长中的课程资源由零散变为系统,由闲置变为实用,由被动变为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为学生成长服务。

“各行其道守规则,过马路走斑马线,汽车周围不逗留,马路不是游乐场……”“老师”一开口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接着,他的课也进入了正题

……用实际案例激发孩子的兴趣,用专业知识满足孩子的好奇,一堂“交通安全”课下来,孩子们意犹未尽。这位“老师”应该是某位教育行家吧?那你可就猜错了。其实,他只是学校的一名普通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课程就是将这个‘老师\’真正地请到学校里来。”王守松告诉记者。

家长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是学校教育所欠缺和急需的,统筹利用好家长资源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怎样整合家长资源,让家长由教育的局外人转变为资源提供者呢?

长清区第一初级中学对家长个人职业、爱好、特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了解,并进行整理汇总,形成了家长课程资源库,让家长以职业身份走进课堂,丰富课程

内容和形式,家长乐于分享,学生也爱听。“家长课程

是对学校课程的一种补充,我们拥有丰富的家长资

源,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具有自己的专业

优势和特长。”王守松说,让家长给孩子们上课,既

能弥补学校教师在某些专业上的不足,又能拓宽

孩子的视野,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需求。

“学校有一位家长是山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师,他便帮助学校生物教师,开发校园周围鸟类生活研究的主题活动;做旅游业务的家长,协助教师指导开发与旅游相关的主题活动;具有种植、编织、养殖等方面技能的家长则可以开发出种植、编织、养殖等相关的主题活动;对京剧、武术、中医等中国传统文化有专长的家长,也与老师一道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王守松表示,家长课程资源库的组建,让家长中的课程资源由零散变为系统,由闲置变为实用,由被动变为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为课程建设服务,为培养“完整的人”服务。

现如今,学校的新型家校共育关系雏形渐显。通过家校合作育人,家长转化成了教育同盟军,成为改良社会风尚的主力军。家校合作实现了三种转变:由单边教育到合作教育;由“养”育到“陪”育;由传统家长到新父母。记者手记

与其将家长关在门外不如把他们请进学校

学校和家庭是教育的“两只手”,缺少了哪一只都是不行的。这“两只手”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教育的合力。

其实,没有哪位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不关心孩子所在的学校,不关心孩子在学校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不愿意为孩子的发展贡献力量。基于以上四个基本假设,可知学生家长既不是学校教育的外在异己力量,也不是“双刃剑”,而是可靠的内在力量和同路人。

因此,对待学生家长这一重要的学校教育利益相关方,与其将他们关在学校大门外,观望学校教育、议论学校教育、指责学校教育,还不如把家长们请进学校,让他们了解学校教育、参与学校教育、支持学校教育。

长清区第一初级中学家校共育活动开展8年来,不断创新沟通形式,增进家校互信,取得明显成效。从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到家长代表走上讲台,从传统的家长会交流到现代化的信息群沟通,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形成了教育合力,避免了教育真空,使孩子在校在家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家长在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了学校的办学理念,逐渐由旁观者、挑刺者转变为理解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新闻推荐

王忠林到对口服务及重点企业调研时强调主动服务企业 做强实体经济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营造良好环境

本报5月23日讯(记者王端鹏)今天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到对口服务及重点企业调研时强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做大做...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