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更多景区能尽快摆脱“门票经济”□宛诗平

济南日报 2018-05-16 11:57 大字

今年“五一”假期,提升后免费开放的济南国际园博园迎来了超过20万的游客,这个数字能与园博园9年前开园时媲美。去年元旦开始免费的大明湖也已经交出了人气答卷,连续两年“五一”客流都比免费前增加数倍。在从门票经济向旅游产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济南已经看到了旅游业发展的新希望。(5月14日大洋网)

景区发展必须要摆脱门票经济早已是业内共识,也有的景区先迈出了步子,尝到了甜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杭州西湖景区,自2003年免费后,每年因此减少门票收入2500多万元,但公园免费带动了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收入的提升,不仅抵补门票收入,而且使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故宫文创纪念品的成功也是景区摆脱“门票经济”的一个典型案例。博物馆本是一个没有吃、住、行消费需求的景点,但仅靠在纪念品上的创意与创新,其收入就超过了门票收入。据报道,目前故宫的文化创意产品已经超过7000种,故宫文创产品一年销售额已经超10亿元,远远高出故宫每年的门票收入。如今的济南也已经从门票经济向旅游产业经济转型,再次证明了景区摆脱“门票经济”并非不可为。

那么,景区摆脱“门票经济”究竟难在哪里?为何西湖模式、故宫模式等并未被普遍效仿?究其原因,或许不是一些地方不会算账,而在于大账本里有小算盘,掌柜与伙计利益不一致,长期与短期收益不一致,芝麻和西瓜的权属不一致。

让旅游业转型为一种包括吃、住、行、游、娱、购等在内的产业链经济,比靠高门票更能赚钱,这个道理很多景区及其管理部门不是不懂,只是在他们眼中,既然通过门票销售“坐着”就可以收钱,何必自找麻烦呢?这种惰性思维在景区的管理发展中暗自滋长,不利于旅游业的长久发展。

放眼全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游客需求已从大山大水等观光型传统旅游资源,转向休闲复合型的非传统旅游资源。摆脱门票经济,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区域旅游也被普遍视为全域旅游的主要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提高旅游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旅游景区不宜也不能再把门票作为生存的主要方式。

而从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要让更多景区摆脱“门票经济”,景区管理者和地方政府要做的还有很多。一方面要求景区管理者要敢于创新,逐渐增加旅游综合收入,降低门票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从吃、住、行、购、娱等其他相关产业中寻找到新的收入增长点。实现由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转变。如果老是盯着门票不放,很可能使产业走入发展的“死胡同”。另一方面要求各级政府从顶层设计入手,转变发展思维,减少“揽金”冲动,强化政策扶持,延伸产业链条,将旅游业和经济发展一盘棋考虑,不断深挖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在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上下功夫,才能最终构建大旅游产业,让健康发展的旅游业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

希望更多景区能尽快摆脱“门票经济”,切实把旅游产业链做长、把旅游产业做大,从而实现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一季度全省棚改基本建成15万余套 农村改厕完成21万户

□记者杨学莹通讯员汤群报道本报济南讯日前,记者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今年一季度,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