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贷价7人设局称校园贷不用还钱27名大学生被坑

济南时报 2018-05-10 14:04 大字

“贷款成功,可以找人从后台删除资料,借了钱还不用还款!”有人利用这一套路,忽悠济南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参与校园贷。还真有27名大学生信以为真,用自己的真实身份贷款,因为逾期未还,此事被贷款公司追查。近日,该案的主犯毕某、刘某以及参与的5名大学在校生,均被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刑责。

■设圈套“贷款可以不用还款,还挣钱”

小张是济南某高校的大学生,2016年10月,同校学生丁某、徐某纷纷向其推荐名校贷,称“在名校贷使用假信息贷款可以不用还款,还可以挣钱”。小张动了心。

丁某让小张用自己的真实身份办手机卡、银行卡,徐某还让小张把学信网和支付宝的手机号换成新手机号,用手机下载名校贷APP,注册、登录后绑定新办的银行卡,填写假的联系人。贷款下来后,小张自己留了1800元,给了丁某200元,给徐某转了6000元。据其了解,丁某还帮多人办理了类似的贷款。

然而,到了2017年6月14日,小张慌神了,因为名校贷公司开始追查起此事。该公司事后报警称,济南有27名大学生的借款均处于长期逾期不还状态。该公司员工介绍,如果学生不还款,到期后名校贷公司要负责把钱还给出资方,受损失的是贷款平台。

■耍手段扔掉手机卡注销银行卡逃避催款

其实,小张不知道,从他听信丁某、徐某开始,就陷入了一个圈套。那么事情的实情,究竟是怎样的呢?

2016年6、7月份,初中文化的毕某经人介绍,与大学生刘某结识,并帮其在名校贷等平台贷款。之后,刘某提出通过介绍其他在校学生贷款的方式挣钱,毕某同意了。两人预谋利用在校大学生的身份信息,虚构联系人信息,在名校贷(上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骗取贷款予以提成。

毕某负责提供虚假的在校学生申请贷款需填写的家长、辅导员、同学的联系电话,用于通过贷款平台的审核,而这些联系方式不过是他在网上按照学生家庭和学校所在城市随便找的。刘某负责联系在校学生,并欺骗学生该贷款信息可在后台删除,贷款不用还,还说用假的联系方式贷款不会被家里人知道,平台也不会催收。

贷款到账后,如何躲避还款?他们让贷款的学生扔掉绑定的手机卡,注销所用银行卡,以此逃避名校贷公司催收贷款。

■落法网7人组团,忽悠了27名大学生

为了扩大规模,刘某找到大学生徐某、耿某、孙某,徐某又找到丁某、杨某,他们再分别寻找在校大学生。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这7人共联系陈某、高某等27名在校大学生,让他们分别用自己的真实身份信息在名校贷平台贷款。借款到账后,7人及贷款学生按一定比例分配。

经过核算,毕某、刘某参与骗取借款214400元,徐某参与骗取借款147200元,丁某参与骗取借款94400元,杨某参与骗取借款48000元,耿某参与骗取借款43200元,孙某参与骗取借款24000元。以上借款均未按合同约定归还分期款。案发后,贷款学生家长共退款24400元,其余贷款均由7名被告人的亲属全部归还。

此案经过法院一审后,毕某等7人均被判犯合同诈骗罪,这其中,毕某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刘某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徐某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丁某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杨某,判处罚金2万元;耿某,判处罚金2万元;孙某,判处罚金1万元。有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近日济南中院对此案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结果。 (记者陈彤彤)

新闻推荐

防空防灾知识变个“花样”教给你

在学校开展人防教育活动。(刘高君高峰摄)本报讯(记者刘高君通讯员高峰)为进一步增强在校学生防空防灾意识,提高学校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反应能力,日前,市中区人防服务中心宣传教员走进济南市育贤...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