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为建筑垃圾运输、消纳等乱象治理“定规矩”1年违法3次,运输企业“禁运3年”

济南时报 2018-04-27 14:16 大字

城管部门通过智能监控平台检查渣土车运行状态 本版照片均由通讯员董娟 朱贺 记者陈雪碧 摄联合执法人员检查上路的渣土车

济南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5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严建筑垃圾管理条例”,明确了建筑垃圾管理各单位责任主体,对政府部门职能进行了清晰划分。

记者了解到,《条例》同时对排放、运输、消纳、综合利用、监督管理等建筑垃圾处置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均作出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关注的是,济南市治理建筑垃圾乱象的措施和处罚力度更加严厉,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在1年内违法3次及以上的,将由市城市管理局决定其退出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名录,3年内禁入济南市场。

发展突破:

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纳入城市基础建设体系

市渣土管理处副处长张建华告诉记者,

此次《条例》明确了建筑垃圾的定义,即各类建(构)筑物、地下管网、道路桥隧、水利河道、园林绿化等建设工程以及拆除工程、装饰装修工程产生的渣土、弃料、泥浆及其他废弃物。建筑垃圾定义明确了,将对各部门进一步落实责任起到指导作用。

定义不明、权责模糊等现实问题一直是困扰建筑垃圾管理工作向前发展的障碍,《条例》的亮点之一就是界定了各责任主体。

长期以来,建筑垃圾管理职责不清晰是推进工作的一大困扰。市城管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陈振成告诉记者,为推进《条例》合理有效管理,市人民政府将组织市发展和改革、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城乡水务等部门和相关区人民政府,依法合理确定建筑垃圾长期消纳场、装饰装修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的布局、选址和规模,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建筑垃圾处置不再是某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成为市、区两级政府的‘重头戏\’。”张建华说。

据悉,市政府将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和综合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措施和综合利用扶持政策,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处理建筑垃圾管理中重大事项;市城市管理局负责建筑垃圾处置的统一监督管理工作;区城市管理局具体负责本辖区建筑垃圾监督管理工作。《条例》按照总则中规定的“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原则,明确了工程建设单位和拆除工程组织实施单位的主体责任。

严管重罚:

建筑垃圾处置遇“最严标准”违法行为信用“抹黑”

陈振成表示,相比过去的法律法规,此次《条例》不仅首次通过法规来管理建筑垃圾,同时,其监管严厉程度也堪称“史上最严”,将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运输企业等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

记者了解到,《条例》第43条提到,建筑垃圾运输企业一年之内有4种违法行为,被处罚三次以上的,三年之内不得从事建筑垃圾运输。这些违法行为包括:车辆未实行密闭或者覆盖运输的;使用未纳入名录中的车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未按照核准确定的地点倾倒建筑垃圾的;承运未经核准的建筑垃圾的。情节严重的,由市城市管理局决定其退出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名录。“罚不是目的,重点在于规范建筑垃圾运输市场,在于极大的震慑作用。”陈振成说。

“《条例》中提到的3次以上,也包括3次。即一年违反3次,就要退出企业名录,3年内不得从事建筑垃圾运输。”陈振成表示。罚款额度也进一步提高,对危害程度大、未办理核准手续、不落实防尘措施、擅自经营综合利用项目等违法行为,最高罚款10万元,加大惩罚力度。

此外,《条例》明确,市城市管理局应当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运输企业及车辆、消纳场运营企业、再生利用企业在建筑垃圾处置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记录依法纳入社会信用平台。“有违法行为的相关企业单位在招投标、贷款等方面都将受到影响。”陈振成说。

变废为宝:

每年建筑垃圾绝大部分填埋资源化利用将有补贴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室副主任张瑞说,

建筑垃圾的处理有两个出口,一个是进入消纳场填埋,另一个就是资源再利用。《条例》从立法层面设计出一个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长期制度安排,并大力推广资源化利用,这有益于环境保护,有益于产业发展,也有益于保泉。

记者了解到,目前济南市消纳场数量严重不足,消纳场存在选址定点难、数量少、运距远、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建筑垃圾排放量大与有限的消纳场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全市没有政府直接投资建设运营的消纳场,主要靠社会投资。2008年7月至2017年6月的10年期间,济南共建设消纳场51处,其中,已封场24处,暂停9处,运行15处,在建3处。

据介绍,济南市每年产生的3000多万吨建筑垃圾绝大部分填埋了,没有转换为资源,违反了《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资源化的原则,这次《条例》对资源化利用进行专门阐述,可见力度之大。相关部门将出台配套细则,全面推进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据悉,下一步济南市将建立建筑垃圾服务管理全市共享信息平台,向社会开放建筑垃圾排放与需求、处置许可、运输车辆、消纳场所、行政执法等信息,实现全过程管控。

在槐荫区卓威建筑渣土倾倒场,这里以前是一片废弃的藕池、鱼塘和农用地,目前已填埋了1300万立方米建筑渣土。渣土倾倒场总经理王新介绍,他们对渣土场进行综合利用,复耕土地种植有机蔬菜和果树。同时,引进一套小型建筑垃圾破碎机,将石块破碎成骨料制成地砖、隔离墩等成品,以延缓填满时间。“以后,我们想着把渣土倾倒场建成乡村旅游基地。”

对于卓威渣土倾倒场类似的创新举措,《条例》中也有相关的鼓励措施。《条例》明确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基本原则,凡是可以直接利用或者可以再生利用的,应当循环利用,对无法直接利用、再生利用的,应当填埋或者作无害化处理;二是对实现了综合利用要求的,设立补贴制度,规定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产业、财政、金融等方面扶持鼓励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综合利用项目,鼓励和支持再生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对形成综合利用产业链提供多方面政策保障,开启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新时代。(记者陈雪碧 通讯员董娟 朱贺)

新闻推荐

◆出实招 办实事市中国税力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本报讯(通讯员李一璐)今年,市中国税局将税收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列为全局“一号工程”,立足税收本职,努力找准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与税收工作的契合点,通过出实招、办实事,为推进重大工程贡献国税...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