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沧园涌雪涛
□李宗健
从济南趵突泉景区南门入园向东走,不远处有座安静的院落,这就是沧园。
沧园大门朝西,青砖黑瓦白粉墙,素朴中透着北派四合院建筑风格。整座院落共有五厅二院,园周曲廊相围,门口有石鼓门兽、雌雄门狮各一对,门边雕刻梅兰竹菊为装饰物。园内北屋为歇山式(带陡板正脊),其余建筑均为硬山式(透花正脊),占地面积达2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50平方米。
沧园原名“勺沧园”,取沧海一勺之意。据说是明代“后七子”领袖李攀龙幼年读书处,后人为了纪念这位著名诗人而修建。因为李攀龙著有《沧溟集》,世称“沧溟先生”,所以后来此园又被人们称为“沧园”。
当代著名花鸟画家王雪涛纪念馆就建在沧园内。王雪涛(1903—1982)原名王庭钧,字晓封,河北成安人,生前任北京画院院长。上世纪20年代初入北平国立艺专学习,接受现代美术教育,师从多位名家,尤受白石老人偏爱。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白石先生为他更名为雪涛。1987年,王雪涛先生的夫人徐佩蕸将家藏的200余件作品,捐献给济南市人民政府,归置于沧园并建纪念馆。馆内珍藏和陈列有雪涛先生的遗作212件,名人字画6件。迎门的“王雪涛纪念馆”匾额是赵朴初题写,门内上方匾额由启功先生题写。
入得园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篆刻“蓝已青矣”四个大字的奇石,这是白石老人1934年为雪涛先生的画册所题赠,意思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师交往最见真性情,白石老人十分喜爱和器重王雪涛的人品和才华,不断为雪涛作画、题画、治印。当时白石老人还给王雪涛写过一首题画诗:“难得风流不薄余,垂青欲与古人俱。他年画苑编名姓,但愿删除到老夫。”对雪涛先生寄予了厚望:即便是在画苑中除去自己的名姓,只要能换上学生,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上个世纪50年代,白石老人画过不少草虫册页,均指明由王雪涛先生补景。
“蓝已青矣”奇石的背面,为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题写的“一代精英”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方显对雪涛先生赞誉有加。奇石的北面是雪涛先生的塑像。目光炯炯有神,透着儒雅的坚毅,仿佛是在迎送着参观的游人。为雕塑题名的,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周而复先生。周先生的题书在国内十分少见。
王雪涛纪念馆分为“藕华楼”“无陋山庄”“秋斋”“萝月堂”“瓦壶斋”五个展厅,除了生平介绍之外,多陈列了他的遗作和生前用过的文房四宝,以及珍藏的名人字画等。
“无陋山庄”匾额为吴作人题写,两侧是尹瘦石撰联题写的“笔底生华,艺海梅兰留雅韵;墨染风云,画坛桃李溢清芬”。
“萝月堂”匾额是刘海粟题写,两侧是范曾撰联题写的“腕底寒鸢飞皓雪,吟边古柏起惊涛”。楹联暗嵌雪涛先生名字,刻画雪涛先生为人豁达之胸襟。
“藕华楼”匾额为李可染题写,两侧是陈叔亮撰联题写的“十载风云半生袍泽,三更灯火一代丹青”。写照先生一生淡泊名利,痴迷画卷的雅致情怀。
雪涛先生以60余年孜孜不倦的艺术探索,形成了神韵灵动、题材多样的画派新风。研习古代名家画艺,学习师长传授之画理,将二者融会贯通,后经多年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草木,花鸟鱼虫,都被赋予无穷的情趣,显示出勃勃的生机。他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取长补短,构思精巧,笔墨富有感召力。他主张“师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体;学先人为我所用,不断创新”,画法上讲究工写结合,虚实结合。他作为小写意大师,在梅花创作上,多以淡墨淡色画梅,与人们司空见惯的老干虬枝、水墨纵横的画法迥然不同。他的画作素以讲究笔墨趣味为人称道,一拙一巧,一雄一秀,在对比中见风采。
园内多置山石,奇花异草相映成趣,尤其“蓝已青矣”奇石,与南边一棵百年树龄的油松互成依托。松树苍劲嶙峋,奇石赫然矗立,如同雪涛先生傲骨之气概。园区还陈列有风格各异的大型盆景,疏影横斜、竹韵凌风,松竹梅各展风姿,突出了四季景观,构成立体的“岁寒三友图”。及至秋末菊香四溢,各色菊花争奇斗艳,更是观菊的好地方。
一座城市的园林风貌,诉说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岁月刻画过这些繁华,今天却安之若素,淡然,宁静,典雅,坚守……
徜徉在古香古色的沧园中,领略雪涛先生的墨香淡染,于摩登城市繁华背后,倾听沧园的浮生一瞬。
新闻推荐
因怀疑杨某与自己的前妻有染导致婚姻破裂,高某伙同另外两人,采取暴力威胁的手段对杨某进行非法拘禁,将其从济南带至聊城,并企图敲诈勒索50万元。高某与前妻几年前离婚,离婚后高某前妻与杨某交往过...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