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草包传承百年 见证泉城荣辱沉浮
4月初的一个工作日,午饭时分,济南普利街15号的草包包子铺总店座无虚席,排队买包子的队伍一直蜿蜒到门外。楼上,沏一杯清茶,听掌柜董馥生讲一讲草包包子铺的故事。他说,草包包子铺是济南土生土长、至今仍在原址经营的老字号。这家店见证了济南近百年的荣辱沉浮,是最能体现济南韵味的老字号之一。
创始人草根出身店名由街坊四邻所起
草包包子是灌汤包的一种。新出笼的包子,白白的薄皮透出粉粉的肉馅,不变形、不塌架,口感松软,香而不腻。对需要外带者,用荷叶包裹,使热包子别有一种清香。多年来,草包包子在济南食客中一直有着很好的口碑,也是外地游客逛完趵突泉,历来要尝一下的济南名吃。
“‘草包\’这两个字,最初说的是老掌柜张文汉。”董馥生介绍,草包包子的创始人张文汉曾在泺口“继镇园”饭庄学艺。当年,泺口是个繁忙的渡口,车来船往很热闹。张文汉学艺后摆起一个小摊卖包子,他为人憨厚老实,终日闷头干活。用济南话讲,老实得有点“迂”,街坊四邻送了个外号——草包,张文汉对此毫不介意。他的包子摊没门头、没字号。“老哥,上哪儿去呀?”“上草包家买包子去!”街坊经常这样对话。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为躲避战乱,张文汉一家从泺口迁入济南城内。他想卖包子养活一家老小,但家里穷得叮当响,刚迁入城内又人生地不熟。一时间,张文汉不知怎么办才好。当时,城内有一个有名的中医叫张文斋,他资助张文汉五袋面粉,还发动乡亲及友人帮助张文汉。几天后,张文汉在太平寺街南段路西,租了两间门面房准备开店。开业之前,张文汉请张文斋给起个字号,张先生说,“要什么响亮字号,‘草包\’就很响亮!”
后来,包子铺挪到普利街冉家巷口,就是现在总店的位置,仍用“草包”作字号。
历经动荡年代包子铺曾两换店名
后来,解放战争打响了。在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中,国民党出动飞机对城里狂轰滥炸。隔壁一家食品店不幸被炸弹击中,山墙倾倒后砸向包子铺,张文汉被压在墙下,再也没有醒来。身怀六甲的妻子和腹中胎儿幸免于难。灾难过后,张文汉的妻子和他的生前好友一起整修店铺,重新开张,生意却大不如前。
1956年公私合营后,包子铺归入济南饮食公司,更名为“城丰包子铺”,店铺装饰一新,生意逐渐好了起来。再后来,包子铺还一度又更名为“安源包子铺”。
1970年,董馥生高中毕业,分配到包子铺当学徒,拜鲁菜师傅王玉明为师。董馥生说,当年,同学们都上山下乡了,他是家中独子,母亲身体又不好,学校就安排他留在济南。那个年代,高中生分配到饭馆炒菜有些让人瞧不起,而他对炒菜抡勺最初也没有兴趣。
“后来一想,组织分配我到饭店工作已经是特别照顾,咱干活得下力气。”董馥生的性格和老掌柜一样,忠厚老实,可他又是个文化人,肯动脑子,上世纪80年代,草包包子铺用回老字号,董馥生当上第一任经理。
第二次绝处逢生营业面积扩大三倍
公私合营的年代,济南城的饭店就那么几家,草包包子铺在当中算是大饭店,还承接婚宴等大型宴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国营饭店陆续变得生意惨淡。董馥生主动找到上级单位——市中饮食公司的领导,提出承包草包包子铺。恰逢改革开放的号角在全国吹响,饮食公司批准了董馥生的请求。
董馥生拿出全部积蓄,开始承包经营。他对“草包”和“草包包子铺”进行商标注册;在传统灌汤包的基础上,又推出御膳包、虾仁包、素包等多个品种,并在炒菜的制作上突出鲁菜特色。
“最初的几年,真是顾得了前边顾不上后边。”董馥生说,妻子鲁婕是他的高中同学,当年和他一起进店,在面案上工作。承包经营后,两口子一个管蒸包子,一个管后厨,还得兼顾前厅的经营和食材的采购,恨不得分身。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咬紧牙关,始终严把质量关,直到今天,妻子年过六旬,仍然亲自到批发市场挑选新鲜蔬菜。
1999年,夫妻二人再次拿出全部积蓄,又和亲友拆借了部分款项,将草包包子铺的营业面积由原来的300平方米扩展到800多平方米。
“刚开始承包包子铺那会儿,爸妈特别忙,我和妹妹很少看见他们。”董馥生的长女董姗姗在父母年迈之后,辞掉公职,到店里帮手经营。董姗姗回忆,那一年,包子铺是在盛夏时节开始扩建的。新铺面的门窗还没装,国庆节就来了。当时,就在开敞的铺子里摆上桌椅,开门纳客,顾客也不嫌简陋,吃得很香。
“那时候,倾家荡产去承包包子铺,没抱着干买卖、挣大钱的心态。我就想,‘草包包子\’这个字号不能砸了。”董馥生说。
顾客永远是天草包包子不欺客
草包包子用的面粉是没有增白剂的高筋面粉,发面时不添加酵母、泡打粉,而用老面加入面粉与碱和成新面。用老面发的面皮,麦香浓郁、好消化。
根据顾客口味的改变,董馥生在传承老方的基础上,多次对馅料配方做出调整和改良。灌汤包用的猪肉,只选用口感细嫩又带膘的前腿肉,瘦肉、肥肉按7:3的配比,加上高汤、酱油调馅,肉馅完全不放盐。“我们用好的黄豆酱油调馅,提前入味12小时,做到鲜香不腻。”董馥生说,包的时候,捏十八褶成菊花顶状,再上笼蒸十几分钟,出笼时包子“脱底”、“冒油”的不上盘,这些都是草包包子的讲究。
草包包子还有“三不”:一不以次充好;二不偷工减料;三不弄虚作假。
“在使用独有配方调馅、传承老味道的基础上,我们坚持真材实料,没别的。”董馥生说,半个世纪卖包子,他对这一行心存敬畏。他说,老济南食客的嘴很刁。公私合营那会儿,草包包子用的是本地名牌酱油。当时,酱油厂有两个分厂,两厂的酱油是同一配方发酵的。有一回,一直从一厂进货的草包包子铺改从二厂拉货。第二天,就有位老顾客叫住董馥生,“小董,包子换酱油啦!”还是小董的董馥生大吃一惊,“顾客太厉害了!做餐饮的,名气再大不能店大欺客。”
有的食客因为搬家或工作调动,离普利街远了,仍然隔三差五过来照顾生意;还有人到外地工作或投亲靠友,依然惦记草包包子的老味道。
董姗姗说,前几天,店里接到一个苏州的来电。对方说,家中老人年近90岁,随女儿住在苏州,老人想吃草包包子,打听一下能否发快递。董姗姗当即安排后厨,将八成熟的包子垫以荷叶,快递到苏州。她说,老面包子再蒸一次,味道和在店里吃相差无几。
顺应互联网语境老年老号焕新生
2017年,普利街老店迎来近20年来的一次重装,在照常营业的前提下,安装了中央空调,桌、椅等设施全面更换。
守着趵突泉公园,又有中华老字号的招牌,只要包子口感扎实、价格公道,草包包子铺不愁生意。这几年,每年国庆节,店里单日售出的包子都会突破3万个(500公斤)。后面的几天没卖上3万个,不是因为顾客少,而是师傅们体力跟不上,包不了那么多。
对比父辈,逐渐接手运营的董姗姗思维更活跃。迈入2018年,董姗姗在环山路、华能路开了两家连锁店,千佛山、龙奥两家店计划4月开业。“我们希望通过统一配送,让济南人在家门口就吃上地道的草包包子。”董姗姗说。
接下来,董姗姗筹备开一家草包包子文化展馆,展出老物件、老照片、奖杯奖牌等物品;设置明厨明案,生产过程让顾客可观摩、可体验。如果有条件,她还想引入济南特色曲艺演出,甚至举办草包文化节。
经过近百年的打(,草包包子这块金字招牌深入人心,是时候把影响力放大了。(本报记者 韩霄鹏 特约撰稿 刘昌华)
新闻推荐
4月10日,槐荫区房屋征收服务中心组织全体党员来到“五七”车站,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弘扬中国共产党人不畏牺牲、不懈奋斗的精神,激励党员传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加强党风廉政...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