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下岗工人玩起跨界研究古船修复保护

济南时报 2018-02-04 15:35 大字

尚津济和他的古船模型 记者刘玉乐 摄人物名片:尚津济,67岁,18年前下岗后开始研究古船修复保护,制作的古船模型曾获得过国内大奖。

愿望清单:“想把运河出土的古船都复原一遍,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古船文化。”●他的愿望 “让越来越多人了解古船文化”

尚津济说最令他骄傲的,莫过于前段时间才上幼儿园的外孙女的一句话。“那会她妈妈带她去省博物馆,她拉着同龄的小朋友看一艘船,仰着脸说了一句‘这是我姥爷做的\’。”尚津济说,虽然那艘船他只是参与者,可从女儿的叙说中得知此事后,他别提多开心了。

谈及下一步有何打算,尚津济一下严肃了起来。“如果精力允许的话,我希望能把京杭运河出土的古船都给精准地‘复原\’一遍,学习古人的造船智慧。而且研究古船的人群太过小众,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古船文化。” (记者李尚隆)

他曾是一家单位工会的职工,18年前单位改制下岗后开始研究古船,先后参与、负责大运河3条出土古船的修复保护工作。2017年,他依照比例制作的古船模型,参加国内首届木帆船模型展评大赛获得三等奖。“精力允许的话,我想把运河出土的古船全都复原一遍。”

他,就是67岁的尚津济。

3日,历下区百花洲一小院,其中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便是尚津济修复古船的工作室。推开门,屋里摆放着各式木质古船模型,墙上贴着他这十多年来参与的古船修复项目的证书、合影等。尚津济一手持图纸、一手持量尺在小船上比划,“这是天津明代张湾2号古沉船模型,我还没做完。”他抬起头对记者说。

尚津济与古船的渊源还要从60年前说起。原来,他自打记事起就住在天津海河边,看着过往的木船驶过,令他心生向往。尚津济说,他的父辈都是天津大沽口船坞的手艺人,家里不缺乏工具,他就拿烧柴火的木头雕木船模型过瘾。尚津济7岁来济南上小学,但这段童年生活却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

2000年单位改制,50岁的他下岗了,“我迷茫了个把月,可想到50来岁也不能就这么闲着了,就去省博物馆毛遂自荐,参与了汉代马车复原。”

直到2007年,省博物馆搬迁,尚津济才参与到一项古船修复的项目中,接着又参与了大运河古沉船出土工作,“看到真正出土的沉船,我才有了确实的方向。”在此后的数起古沉船修复项目中,他都是技术负责人。

尚津济说,在以往的古船图谱中,介绍图片多为写意,无法参照做出具体细节,“古船的尺寸、工艺才是真正的老师。”修复项目完成后,尚津济分别按照1:7.5和1:10的比例,做出了菏泽元代古沉船和天津明代张湾2号古沉船的模型,于2017年送到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参加国内首届木帆船模型展评大赛。在来自全国100多搜船模里,尚津济的船模获得三等奖和最佳人气奖。

尚津济说,他参与数起修复项目后,愈发对古人的造船智慧感到惊叹。他指着其中一艘船模船舱举例说:“船帆太高过不去桥,古人就会在船舱隔板之间留空隙,在过桥时把船帆放倒,刚好落于空隙处,过桥后再抬起。”

据介绍,研究古船也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作。出土沉船修复的时间都要以年计,如菏泽古船耗时2年半才得以完成修复;而在制作船模方面,在数据信息翔实的前提下,制作周期也至少要3个月。“古船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有些还不带出土编号,我们曾经为了对照一个船舱盖板研究了好几个月,终于确定了其中一块的位置,从而确定整体船舱的结构。”

乔一兵在制作鲁班枕 记者刘玉乐 摄人物名片:乔一兵,48岁,用3年时间做出鲁班枕并不断创新改进,成功申请列为济南非遗项目。

愿望清单:“要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

一块普通的木料,手指翻飞间随着木屑飘落,便成了一个立体的鲁班枕。而整个制作过程没用一颗钉子一滴胶,全靠一块木板数次折叠而成。他凭此手艺,成功申请列为济南非遗项目。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位巧匠竟是位半路出家的下岗工人。

他,就是48岁的乔一兵。

乔一兵的工作室里堆积着各种木料、工具,丝毫没有其木作展览室里的“雅致”。他从里屋的“收藏间”里,拿出了5个颜色、大小不一的鲁班枕。据介绍,乔一兵真正学习制作鲁班枕才刚6年,“这些都是我的作品。”

乔一兵自幼喜欢画画,虽曾见过父亲制作鲁班枕,但也只是觉得惊奇并未多问。自初中毕业后他便参军,其间参加美术类职业考试有了大专文凭,接着转业到高新区某单位负责美工、宣传等。2002年单位改制,他成了下岗工人。为养家糊口,他做过印刷、美工等工作。直到2012年,80多岁的父亲找出一张于1966年绘制的图纸,并照着图纸做出了“一块料”枕头。“我那会儿出于好奇,在父亲指导下很快学会制作鲁班枕。”可随着他的“出师”,制作鲁班枕在他眼里变得“不好玩了”,自此搁置。

2014年,他在做陶烧窑锯木头时把手弄伤,养伤期间出于追忆又拾起了鲁班枕,可他逐渐发现自己的制作工艺还存在问题,“一些细节和图纸还不一样。”原来,他的鲁班枕每节木头的粗细都一样,一端2根、另一端3根,两端就不对称了。他依照父亲图纸改进,制作讲究“平衡”“和谐”的鲁班枕。2015年,他送审的木作被评为济南非遗项目,而他也开始为成为真正的非遗传承人而努力。

谈及鲁班枕,乔一兵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他一边展开鲁班枕,一边介绍其中的精妙。原来,这个枕头是由一块木料,通过简单的锯、凿打(,其间不用钉子、胶水和任何物品连接,仅靠数次折叠而成。说着,他把一块叠在一起的木头数次展开后,形成了一个缝隙极小的枕头。“这些通过一整块木板制作而成的木作,在我父亲口中叫做一块料家具。”

乔一兵综合市面上的鲁班枕及各种史料,以及他现在研究的各种传统文化思想,认为他所持的图纸更加真实地还原鲁班枕的原貌。可令他忧心的是,鲁班枕已不再符合如今的社会。他介绍,木质的鲁班枕很硬,古代人用脖颈枕着,头部下方悬空放置辫子,“现在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用它的人越来越少。”他说,如今民间对鲁班枕的认识太过小众,他决定再次创新改进。●他的愿望“想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乔一兵介绍,现在他对鲁班枕的发展有两个方向的考虑。一是准备把手工的鲁班枕做得更加细致。他对手工鲁班枕的定位是收藏品,选用好的木料制成鲁班枕,随后在上方刻画图案,把天然颜色的贝壳嵌入其中打(,形成更加精致的鲁班枕。

另一方面,他准备把鲁班枕量产。在他的另一间工作室里,还放着一个1米长的鲁班枕,最长的两端之间套了一层布,其中一端还放了头垫。“它现在也能当躺椅用。”乔一兵说,他准备以鲁班枕“一块料”的制作原理,做出更多实用的木作并逐渐量产。“只有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它,才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到非遗文化。我现在有一个理念,就是要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记者李尚隆)

新闻推荐

体验式公益课走进一中科技园校区

本报2月1日讯(通讯员方金明)1月28日,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联合正源TA39青年志愿团举办“爱心手拉手成长心连心”大型体验式公益活动。该校300余名师生、家长和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名义工参...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