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上名单不等于上保险
□郝 倩
1月29日,济南公布了第一次历史建筑普查名单,共计366处历史建筑。与人们熟知的历史名建筑不同,这次普查名单里在册的历史建筑都是未纳入文物保护对象的老建筑。(1月30日《济南时报》)
俄罗斯作家果戈理说,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它还在说话。一寸街一段历史的后宰门街、一堵墙两家共用的启明街、接待国家领导人专列的神秘“五七车站”、保存完好的原侵华日军骑兵营、大隐于市的石头房子、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故居、百年私家园林何家花园……366处历史建筑的普查名单,于建筑,是一份保护修缮利用的推荐表;于游人,是一份泉城旅游攻略;于市民,是勾连记忆、感受发展变迁的年鉴;于城市,是追溯既往文化、印记人文底蕴的“活名片”。
今天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和力度,决定着一座城市未来的历史文化风貌。正如之前的划定山体红线、提出泉·城申遗等一样,摸查历史建筑的家底,是济南在向历史、向自然致敬。“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这些维护泉城特色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回到历史建筑这个话题上,可能有人会奇怪,有了文物保护目录,怎么还有个历史建筑普查目录。这是因为如果只盯着更高阶的历史建筑文物,而忽视对一般历史建筑的梳理和关照,很有可能一些历史建筑还未来得及列入保护名录就已经被毁。主动摸清历史建筑资源的家底,提前介入、干预,是为保护这些“石头的史诗”而迈出的第一步。
然而上了名单不等于上了保险,一步步摸清家底之后,如何让这些“传家宝”活下去、活过来才是更大的考验。要让历史建筑成为体现城市文化内涵、保持城市特色的载体,要面对艰巨的挑战。
首当其冲的是技术障碍。建筑承载历史记忆,除了审美趣味,也通过其工艺、材料等来传达。时代更迭,原有工艺、材料未必能留存下来。我们常常听到电钻剔城墙残砖之类的新闻报道,之后常常听到“按原貌恢复”的整改要求。但是有几个真的能恢复原貌?碍于舆论呼声太大,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仓皇修复,反而是对历史建筑的二次伤害。就算已经复原了技术、工艺,修复与保护也是专业性与敬业程度要求极高的工作,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就展现了这一点。
其次是资金障碍。技术修复需要钱、保护人力需要钱、鼓励政策需要钱……文物保护有专门的财政拨款,保护历史建筑怎么办?若是没有资金的支持,哪个部门敢接手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担子?文化部门、城管部门还是属地街道乡镇?恐怕大家都很为难。
还有很多问题,诸如私人产权的历史建筑怎么办、商业化开发怎么做等等,不能让大家守着历史豪宅过苦日子。不能靠文保意识取暖、纳凉,尊重产权所有人的基本权利与历史建筑保护之间如何平衡?不能全国工艺品都是义乌味道、酒吧都是丽江风情,商业开发与历史建筑保护之间如何平衡?
问题与挑战可能不止这两个“障碍”、两个“平衡”。不过万事开头难,摸清家底的普查名单已经开了个好头。《济南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去年已经启动,立法前的这次排查,也是在传达保护历史建筑的决心。希望借着这股决心和士气,保护历史建筑的步伐能坚定地继续走下去,克服障碍,做好平衡,资金落实下去、责任落实下去,保护政策和制度的细节也落实下去。
新闻推荐
出钱出物是帮扶 出金点子也是帮扶槐荫长清手拉手 扶贫协作一起走
本报1月29日讯(记者邵明红通讯员李娜王强)曾经远在深山人未知的农产品走上城市货架;昔日阴暗潮湿的背街小巷变成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去年4月7日,槐荫区与长清区扶贫协作会议召开。近一年时间过去,...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