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生账本温暖民心

济南日报 2017-12-27 11:53 大字

2017年济南的“民生账”里,既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个体“小账本”,也有“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城市“大账本”,映射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传递出“让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的城市温度……

□本报记者 范俐鑫

不凡的2017年即将过去,每个济南人心中都会有一本“民生账”,算一算这座城市的民生担当、民生福祉与民生改善。

“对百姓来说,‘开门七件事\’件件是大事。”一年来,这座城市为民担当的视角一再精细,民生举措在改革实践中更加精准——因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盖少玲在征收人员张伟的帮助下,找到新的营生地方,选下一套63.6平方米的“大房子”,心病没了的她满心期待着更有奔头的好日子;

“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公平、更体面、更健康,过上更加有滋有味儿的好日子。”一年来,这座城市把更多财力、更大精力投注到社会民生上,民生福祉在城市经济向上发展中更有质量、更加饱满——彭庄村民吕蒙免费参加了街道举办的电商培训班,开始谋划起未来新生活,“除了务农打工,我还有很多致富路可以走”;

“把治霾、治堵、脱贫作为当前最大的民生。”一年来,这座城市初心不变,咬定目标不放松,啃下民生改善领域中一个个难啃的“硬骨头”——历城区荷花路街道程家庄村科技兴农,瞄准“火龙果产业大棚”和苗木大棚,终于摆脱村集体收入零的“贫困帽子”,成了人人羡慕的“美丽乡村”……

这些“民生账”里,既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个体“小账本”,也有“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城市“大账本”,映射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传递出“让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的城市温度。

“开门七件事,件件是大事”,把城市发展的目标具体落脚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个个生动的民生故事成为民生改善最好的注解——

8月24日一早,在山师东路一家早餐店里,市民沈霞遇到了一位“热心领导”。这位高个子领导弯腰笑着向她问了一连串关于“放心早餐”的问题。一一作答后她才知道,问话的原来是市委书记,“真没想到,市委书记也会关心我的早饭吃得满不满意这样的‘小事\’”。

沈霞的心里是暖的:她所谓的“小事”,在市委书记看来却是件“大事”。城市大发展的宏大目标里,“民生小目标”的分量其实并不小,这些老百姓生活之需一样不能少、一件也来不得半点敷衍。济南在拆违拆临的同时推进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方便了市民生活。这种从细微处关注“放心早餐、满意早餐”,正是城市建设管理爱民情怀的具体实践。

要呈现一座城市执政为民的广度与深度,最有说服力的镜头就是对准那些贫困家庭。“要不是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俺这病可咋整?”说这话的,是历城区彩石街道徐家场村的贫困户单德堂。今年6月,单德堂不慎从高堰上摔落,双侧下肢瘫痪,面对高额医疗费用,这位孤寡老人获得医疗扶贫救助,有了生活下去的希望。

***才能精准脱贫。今年,孔村镇高路桥村村民赵庆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反转:曾经几度选择轻生的他成为精准脱贫的受益者,不仅找到在书画院从事雕刻创作的新工作,还和女儿住上了新家:三间新房,一处车间,屋内是崭新的家具。这样的崭新生活,对于右眼失明、独自抚养女儿的赵庆斌来说,“以前想都不敢想”。

解决民生难题、早日补齐民生短板,既是700万济南人的热切期盼,也是济南市委、政府工作的重点。民生无小事,不同群体、不同利益诉求相互交织,民生工作只有着眼于细微处、落脚于具体的人身上,才能真正实现民生改善的普惠性目标。

改革创新对接最多数群众的期待,考验“以人民为中心”的智慧担当, 一项项实打实的民生举措成为回应民生关切的有力佐证——

“温暖过冬是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点问题,事关千家万户,事关民生民心,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首先保障的重中之重,要到顶层住户家里看一看、摸一摸暖气片热不热。”12月14日,当第一场冬雪来临,济南在全市刮起一股自上而下的“温暖行动”。

摸一摸暖气片的温度,透出的是城市从点滴做起、从市民身边做起的担当作为。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面对面了解供暖情况和群众需求,保障气源、煤源、电源、油源供应,确保市民温暖过冬不遗漏。

“保温暖、降雾霾”是入冬以来市民最关心的两件大事。济南的冬天,既要温暖如春,也要蓝天白云。作为京津冀地区周边重要的省会城市,2018年起济南将禁止在核心区域燃放烟花爆竹。与禁令同步实施的还有一项新政——市民可把家中剩余的烟花爆竹置换为日用品、纪念品等,社区还专门设置了服务站。对此,新华社发表时评《治霾走心换群众暖心》,点赞济南“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实践,认为此举“走了心让群众暖心”、“换出了城市对市民利益的尊重、市民对城市治理的支持”。

一年来,从住房、医疗、教育到物价、就业、社保等,济南用实打实、点对点的得力举措回应市民期待——棚改旧改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不让被征收拆迁群众为城市建设发展作了贡献却吃了亏”;“还湖于民”,大明湖景区免费迎客;“宁肯十防九空,不能失防万一”防范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确保城市安全……

民生议题如此集中也如此千头万绪,关键是找准路子。走心入心的济南,与700万济南人的所急所盼同频共振,政策靶向精准,从一片暖气、一个服务站、一笔民生账上打通堵点、疏导痛点、治理盲点,民生领域的重大改革相继“破冰”。

民生改善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打造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有赖于民心支持,又推动城市发展更好地为民生改善服务——

2017年,济南经济发展进入十几年来最好时期,济南的民生改善指标也在同步提升。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摆在面前:前三季度,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增长17.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5.5%。教育优先发展,中小学“食堂+配餐”放心午餐模式在全市铺开;新增城镇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继续上升翻新;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节本实现,首次实现城镇低保一体化……

这些有温度的“民生账本”,如冬日阳光,温暖着每个济南人的生活,把700万济南人凝聚成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推动着个体与城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全面进步。

前不久,一则“回顾2017温暖济南的18件催泪小事”的新闻刷爆朋友圈:年轻小伙自掏腰包为园林工人加餐;年迈老人不顾风寒为过往行人车辆撑起掉落的电缆;交警弯腰90度劝说老太遵守交通规则;全市1000多名文明交通志愿者由文明交通参与者转变为文明出行的管理者……这是对城市更加美好的向往,是一种热爱这座城市的自觉行动;是与城市携手并肩的责任,是一份攻坚克难、善思善做的执着担当。

济南是温暖的也是热情的,制度的温情让更多外地人对济南情有独钟。8月11日一早,以43平方米的房子申请居住就业落户,撒元振成为济南户籍新政首个受益者。从8月10日户籍制度改革新政策实施以来,济南全面降低迁移落户标准,一大批外地人成为这座城市户籍新政的受益者。

奔跑中的济南摘掉了“大县城”的土气帽子,干成了许多实事,解决了许多难事,迎来了许多喜事。眼下,“新济南人”正在因为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而爱上济南、留在济南,“老济南人”也正因为这座城市敢于正视问题、勇于崛起成峰而支持济南、爱护济南。2018来了,期待奔跑中的济南更加温暖人心、继续创造不凡。

新闻推荐

“我爱我家·新风入户”爱满泉城公益活动启动关爱家人呼吸健康,新风免费样板间试用征集限时进行中

随着入冬流感季的到来,济南市各大医院人满为患,院方表示近日儿科门诊人数急剧增加,就诊人数是上个月的两三倍,已达到饱和量。孩子、老人首当其冲成为冬季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为关爱下一代,孝敬...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