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教师”成就“天桥教育”
过去,一提到天桥教育,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黄河成了天然分界线,“孔雀”往南飞现象严重。
“黄河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均衡发展的‘天堑\’,农村孩子也需要优质教育的阳光。”天桥区教育局局长张萍告诉记者,近年来,天桥教育的发展有一个重要方向,先解决“有没有”,再破题“好不好”,通过创新改革,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给天桥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2015年,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验收中,天桥教育以“名列前茅”的成绩通过教育部考核,这标志着天桥教育“有没有”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同时,“好不好”的难题天桥教育也找到了强有力的抓手和破题路径。“教师是天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师成长,天桥教育必然成长,孩子将成为最终受益者。”张萍说。
如今,“孔雀”早已不再往南飞,但天桥教育随着教师队伍的建设还在继续“成长”。建立教育虚拟人才市场教师按岗“竞聘”交流
2009年,面对黄河南北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天桥开始探索将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教师跨越“天堑”的南北双向交流。
“刚开始,随着区教育局的一纸文件,教师们动起来了,但这是一种用行政命令逼着大家动,肯定不行。”天桥区教育局副局长亓连喜介绍,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天桥教育创新启动了以学科竞岗为核心的教师交流轮岗工作。
2014年,天桥区教育虚拟人才市场成立。新学年开学前,区教育局在全区范围内统一核定各学科教师的工作量,确定每一所学校的学科师资余缺状况,然后通过“人才市场”发布学科竞岗信息,推动教师交流。
据介绍,学科竞岗共分3个批次进行,第一批次交流为跨校学科岗位竞聘,教师个人和学校双向选择;第二批次为本校内部学科岗位竞聘;第三批次根据第一批次竞岗后的空缺岗位情况、各校师资整体状况,由区教育局对未竞上岗的人员在全区统筹安排。
“全区范围内同一学科教师的工作量是相同的,老师们可以根据各学校的岗位到心仪学校竞岗。”亓连喜表示,2014年天桥教育共交流教师139人,其中参与第一批次交流人数为63人,第三批次交流人数则高达76人;2015年共交流教师202人,其中第一批次154人,第三批次48人;2016年共交流259人,其中第一批次254人,第三批次5人;到了今年,全区共交流教师234人,其中第一批次233人,第三批次仅1人。
通过数据不难看出,天桥教育教师交流的总人数在逐年递增,第一批次主动参与教师交流的比例大幅提高。这充分说明,天桥教育找到了激发教师内驱力的正向教师交流路径,盘活了全区的人力资源,也让主动参与交流的教师有了发展空间,形成了整体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合力。
“教师队伍建设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特别是近几年破解‘大班额\’问题的持续推进,教育系统缺编问题日益显现。”亓连喜介绍,在天桥区委、区政府的统筹协调推进下,全区实行了教师编制动态调整、全面推进“县管校聘”、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等一列政策举措,促进了全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也为天桥办公平有质量的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了坚实保障。
启动“五名一特工程”培养天桥自己的“名师团”
“在天桥,教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愿,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他们的教师生涯持续进步。”天桥区教育局副局长马海燕说。
为发展“天桥教师”的专业品质,2012年9月,天桥区全面启动实施了名校长、名管理者、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教研员及区特级教师的“五名一特工程”,通过向上发展的力量全力打破全区教师队伍发展的“天花板”。
如何让培训真正落地、促进培养人选快速成长?马海燕说,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培训课程至关重要,课程内容不仅要贴近工作实际,更要具有前瞻性、梯度性和可操作性。
为此,每次培训,区教育局负责科室会提前进行充分调研,针对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等设置不同的培训方案,培训结束后,还会发放反馈表,搜集他们的意见。
此外,“五名一特工程”实施以来,每个月都会开展教育论坛、读书沙龙、经验分享等团队研修活动,注重通过项目研究和任务驱动提升培养人选的实践能力。在不断完善提升个人素质水平的同时,培养人选还发挥个人特长优势,通过专家讲座、教学观摩、成果展示、结对帮扶、下乡支教等形式,实现了“一带多”百花齐放的教师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五名一特工程”培养人选已达970余人次,400余名培养人选到北师大、华师大、东北师大等高校参加研修活动,部分名校长赴上海、江苏、福建等地挂职锻炼。
“五名一特工程”培养人选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发展”的办法,形成了“择优选拔、定期考核、适度调整、能进能出”的运行机制,为天桥教育的干部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支点,一批有思想、有风格、有影响的校长和教师脱颖而出,先后共有17人被命名为齐鲁名师、省特级教师、济南市优秀管理者、济南市名教师,天桥教育发展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师团队和智囊团。
依托“城乡紧密型共同体”“自我造血”让教师积极作为
“其实,从过去的绿皮火车到现在的动车组,速度的提升不在于车头跑得有多快,而是来自每节车厢自发的动力,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如此。”亓连喜说,依托“城乡紧密型共同体”建设,天桥区推动了黄河南北学校和教师的双向流动,但要实现黄河北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实现质变,必须激发他们的自我造血功能。
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黄河南北教师的交流必然是双向的。截至目前,已有298位农村教师到相应的“紧密型共同体”学校挂职学习。这种交流方法有效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也大大带动了黄河北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
针对黄河北有些学校规模小、单人单岗不易组织教研活动的问题,区教育局通过特色研训制度,安排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培训生态。“黄河北学校以学区为单位组成了3个教研联盟,以联盟为单位定期开展联合教研、区域培训交流等活动,使得黄河北学校教师发展从‘单打独斗\’的模式转向‘携手共进\’,老师们在集体教研中有了不断前行的动力,获得了长足发展。”亓连喜说,区教育局利用现代科技和网络打造的“天桥教育云平台”,面向区内所有教师开放,实施菜单式培训,进一步拓展教师学习时空,让黄河北学校和城区校的教师实现了在“云上”抱团(课。
随着“城乡紧密型共同体”建设的推进,天桥教育的“短板”在变长,“长板”在提高。从人人都有学上的初步均衡,再到人人都能上好学校的优质均衡,老百姓的获得感显著提升。(本报记者 史春勇 通讯员 艾国庆)
新闻推荐
22日,记者从济南市规划局的网站上了解到,转山项目B1地块的配套幼儿园启动规划批前公示。公示图中显示,该项目位于转山西路东侧、经十东路以南,为15班制幼托班,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0.85公顷。...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