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明,昂扬向上的奋进坐标——写在济南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际

济南日报 2017-11-18 12:11 大字

□本报记者 王端鹏

梦圆,济南如愿争得“全国文明城市”殊荣!

20年执着努力,换来今朝殊荣归。这一刻,我们为全身心积极参与的700万济南人点赞!为这座历久弥新不断文明进步的千年古城点赞!

20年创城之路,济南不忘初心、矢志不移。这座城市的每一个文明进步印记都让人难忘,每一次挂挡加速和挫折(砺都让人铭记——

正是因为坚持“为民、靠民、不扰民”,我们才能众志成“城”;

正是因为咬紧目标、矢志不移,我们才能众志成“城”;

正是因为担当实干、克难攻坚,我们才能众志成“城”;

正是因为同甘共苦、共建共享,我们才能众志成“城”。

20年——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只是白驹过隙。而就是这一瞬,让这座千年古城站上跨越发展的“风口”迎风展翅。

一路走来,济南城市环境的持续提升有目共睹——基础设施不断更新提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提升,管理治理不断优化提升,综合实力不断跨越提升。

一路走来,济南市民素质的不断进步有目共睹——文明行为养成习惯,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文明风尚心手相传,文明故事持续上演。

一路走来,济南城市品格的不断(砺有目共睹——担当与实干已成为激励干事创业的主旋律,开放与创新已成为进步提升的常态。

“全国文明城市”,是这座千年古城在现代文明进步史上留下的又一个耀眼印记。这是一块衡量城市综合发展现有实力的“金字招牌”,也是济南未来加快建设、崛起成峰的新起点。1

文明的济南,是一座昂扬向上之城,面貌更新、发展更快。

济南是众所周知的文明古城,有着8000年“泉水史”、4000多年文明史、2600多年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明精神源远流长,文明因子代代相传。

对一座城市来说,文明进步的足迹、文明程度的高低首先展现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面貌和环境上。从本世纪初制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以来,济南历经了20年的城市快速建设发展期,市容市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呈现出昂扬向上的成长态势。

城市的空间在延展——这20年,济南在“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十字方针的引导下,不断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全运会的热闹喧嚣开启了东部新区的新篇章,京沪高铁的开通、十艺节的举办开辟了西部新城的新天地。更让人振奋的是,中央商务区的开发建设,赋予了“东拓”更大的使命;南部山区管委会的设立让南部山区保护真正破题,“九龙治水”一去不复返,“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和行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加快建设,让“携河北跨”找到了切入点,标志着济南正加速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原子结构”城市框架敲定,济南将构筑“一主一副、五个次中心、十二个地区中心、两个卫星城”。

城市的“血脉”在伸展——这20年,济南的交通路网随着发展而变长、变密、变精细。面对迅猛的经济发展势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马加鞭追赶时代进步的节奏。轨道交通R1、R2、R3线及CBD段接连破土动工,泉城人期盼了20多年的“地铁梦”飞速奔向圆梦时刻;“二环十二射”高快一体路网初步形成;跨河“十二桥一隧”新格局近在咫尺,不仅延展了城市的骨架,更为发展探拓出更大空间。

城市的面貌在叠新——这20年,济南的市容市貌不断更新,老旧被清新所代、脏差被整洁所代。变化最大的莫过于2017年——半年整治“空中蛛网”16894公里,相当于188条经十路,156圈绕城高速,城市逐渐露出“最美天际线”;拆除违法违章建筑2800多万平方米,“大县城”真正蜕变成大都市。时至今日,瓶颈路的打通、拆违的推进、建绿的加快、背街小巷的整治仍在进行时……

城市的“绿色”在迸发——这20年,济南的绿色发展脚步更加坚定沉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成为共识、变为行动,“啄木鸟行动”助力济南持续退出全国空气质量排行榜“后十”,拥有59年历史的济钢生产线全线停产,100处泉水直饮点为市民游客提供优质泉水,建成了全国首个水生态城市,山体公园建设摘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建绿透绿深入推进,仅2017年绿化覆盖率就提升了0.5%。

空间扩展、“血脉”伸展、面貌叠新、绿色迸发……济南向全国文明城市目标迈进的这20年,城市建设发展呈现出昂扬向上之势,这是文明持续进步的重要坐标。2

文明的济南,是一座朝气蓬勃之城,人人参与、共建共享。

城市的文明进步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仅包括城市硬环境的改善,还包括城市软环境的提升。既要有“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要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需要人的参与、人的推动和人的努力。

生活在一座文明水平高的城市,人人向往。广大民众这种最朴素的想法、最简单的愿景,成为济南20年来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直接动力。创城不是目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持续不断的创城活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文明素质和城市品质达到新的高度,不断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城市成为一座朝气蓬勃之城。这也是“创建为民、靠民、不扰民”理念的动力所在,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鲜活呈现。

这种朝气蓬勃体现在人人参与、共建共享。20年来,这种人人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主动和自觉凝聚了行为习惯。“济南好,大家一定好;大家好,济南才能好。”交通秩序的维护,没有行人的参与和坚持不行;志愿服务的普及,没有社会志愿者的参与和坚持不行;卫生环境的保持,没有广大民众和环卫工人的参与和坚持不行;崇德向善的行动,没有广大民众和道德模范的参与和坚持不行……人人参与,城市才能真正实现持续的文明进步。

这种朝气蓬勃体现在志愿服务、奉献精神。20年来,志愿精神在这座城市遍地开花。在大街小巷,志愿者们自觉聚首在一起,用行动撒播希望和爱:他们出现在每一个交通路口,酷暑烈日、风雨无阻;他们自觉组织起来定期走上街头,将志愿服务带入社区,走进千家万户;他们有的已两鬓斑白,原本退休后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却主动加入到志愿服务中……目前,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近60万人,平均11个人就有一个志愿者,学雷锋志愿服务队5000余支,志愿服务站点2100余个。

这种朝气蓬勃体现在城市温度、品格风尚。20年来,济南正在成为一座让人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温度和风尚的城市。如果说“文明”是一粒种子,那么历经多年辛勤耕耘,济南最珍贵的收获便是积蓄了一团团热乎乎的“暖”。身暖则通体舒泰,心暖则城市如春。只为一句承诺,悉心照顾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36年,房泽秋的大爱精神感动泉城、感动全国;跑步献血的感人事迹一而再地在泉城上演;农民工“蜘蛛侠”紧急升降救人于火灾中;最美鲁A车主高速公路救起北京夫妇……文明创建带来的城市温度,让人感觉到“恒温”。

这种朝气蓬勃体现在青春激扬、心手相传。20年来,济南十分注重文明精神、文明习惯的传递与接力,努力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济南现有未成年人116.02万人,其中中小学在校学生82.06万人。济南构建完善了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以系列思想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净化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年轻人的积极参与让文明进步有了更多的激情和动力,无论是路口文明、环境保护,还是志愿服务、孝老敬亲,处处活跃着年轻人忙碌的身影。这份“忙碌”,就是青春激扬。

城市的蓬勃朝气源自人的活跃活动。朝气蓬勃的城市,必定是一座人人积极参与文明行为的传递。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以文明来接力,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万,城市温度、文明风尚在平凡的济南人身上展露光芒。3

文明的济南,是一座担当实干之城,破难攻坚、敢为人先。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20年的创城之路,锤炼了济南人敢于担当、埋头实干的干事创业精神。

让人印象深刻的“铁柱来信”,反映出城市在环境营造中的硬伤。那一刻,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要破解城市顽疾。怎么办?面对城市建设的欠账和不足,唯有始终担当实干才能激流勇进、奋起直追;面对城市管理的粗放和差距,唯有始终担当实干才能改进提升、加快规范;面对城市环境的问题和难题,唯有始终担当实干才能不断克难攻坚、捍卫绿水青山。

因为广大市民群众、党员干部的敢于担当、埋头实干,济南的创城之路既精彩又充实——

这种担当实干体现在城市管理难题的攻克。小小的十字路口,不仅是南来北往川流交织的交通要道,更是判断一座城市文明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如何解决乱闯红灯这一普遍存在的不文明难题,济南用担当实干给出了答案。在“绣花”般精细的路口改造中,济南的路口秩序正发生着变化——“济南式过马路”已成为泉城的一个温暖品牌。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更是多次聚焦济南路口文明革命,关注人脸识别系统“电子警察”在纠正乱闯红灯现象上的高效。如今,无论路口是否有监控、是否有交警和志愿者,遵章守序过马路已经成为济南的“时尚”。

这种担当实干体现在城市环境提升的坚持。绿水青山和蓝天白云是市民群众的向往,干净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更是市民群众的日常所需。违法违章建设的存在,不仅拉低城市档次,更妨害社会公平正义,是城市环境建设的一个毒瘤。2017年1月起,济南史上最大规模的拆违拆临、建绿透绿行动奏响了城市品质提升、环境提升的最强音,2800万多平方米违章建筑被拆除,道路宽了、街道绿了、市民笑了。背街小巷的整治、“八乱”的整治、线杆“蜘蛛网”的整治等等,无不是向环境脏乱差宣战。经过悉心整治,济南的大街小巷无处不是风景线。

这种担当实干体现在先锋模范力量的冲锋在前。文明进步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凭空得来,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共同行动、共同努力。在这条比拼闯劲、比拼干劲、比拼韧劲的“上山”路上,如何才能激发人的斗志、毅力、潜能?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实干在前。社区环境的整治、路口秩序的维系、志愿服务的坚持、崇德向善的坚守、文明习惯的传递……每一个文明进步的环节都需要有人身先示范、模范带动。活跃在创城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正是这种先锋模范力量。

文明进步本身的精神动力与济南全市上下的“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实惠”制度体系融合在一起,激发出济南党员干部身上持续不断的担当实干劲头。无数人的担当与实干汇聚在一起,济南便是名副其实的担当实干之城了。4

文明的济南,是一座潜力无限之城,起势加速、(砺成峰。

执着于追求全国文明城市的梦想,这座城市在砥砺奋进中走过了十五年的时光。

这20年,人们看到的,有显著的改变、成功的喜悦,也有(难的苦楚、痛定思痛的反应,更多的是踏实的进步和稳步的提升。

这20年,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在历经多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重要节点的“弯道加速”后,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跃上一个新的水平,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来到了新的高度。

一座城市的文明指数,与这座城市的品质成正比,是发展软实力的重要参照系。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连、杭州、青岛等城市的发展经历来看,这块金字招牌给城市带来了重要的无形资产、最具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仅带动城市文明水平整体提升,也给城市带来无限商机和发展潜力。

当前,济南正在深入推动“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同时,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交通枢纽建设、中央商务区建设、“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等机遇叠加汇聚。能否把握众多机遇加快崛起成峰,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和建设者的干劲。面对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成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无疑为济南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全国文明城市”殊荣名归,是对济南过去20年文明进步的肯定——

一路走来,每一分进步、每一处努力、每一次提升,都凝聚着担当实干者改善城市环境、提升文明水平的决心意志,镌刻着济南人不畏艰辛、风雨无阻的身影。

“全国文明城市”殊荣名归,是对济南未来加速发展、再攀高峰

的期许——

当我们乘着东风迈向“黄河时代”,一定不要停下文明进步的脚步。无论何时都要仰望星空,执着于追求梦想;无论何地都要遵从内心,忠诚于坚守风尚。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文明,永远在路上;济南,进步不停歇。

新闻推荐

不忘初心你我共圆梦继续前行踏上新征程——致七百万泉城市民朋友的感谢信

亲爱的市民朋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经20年众志成城的拼搏,历经20年艰辛求索的奋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终归济南。2017年11月17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文涛,代表泉城济南领取了全国文明城市...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