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自管站投诉年年不断,热企回收又遇“拦路虎”想收编自管站最难的还是钱的问题

济南时报 2017-11-15 16:16 大字

今天已正式供暖,家中暖气能否按时热起来,成为居民关注的热点。本报自开通问暖热线以来,除反映热调试期间暖气个别不热现象外,有七成反映问题的市民表示家中为自管站供热,呼吁能被回收为热企直管。虽然每年热企会有计划逐步回收,但真正执行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自管站调试晚温度低

“往年是自管站供热,暖气总比别人家慢半拍才温乎。今年终于盼来了回收,用热终于能稳定了。”家住青后北区的谭女士感叹道。青后北区居住面积6万多平方米,有1000余户居民,自管站今年被济南热力集团回收后,站内设备进行了改造升级。

然而,被回收的自管站仍占现有自管站数量的小部分。记者了解到,今年绿城百合花园、万科天泰花园、西蒋峪和苑等17个片区自管站被东泰热力回收;济南热力集团方面,中汇科旺园、中水处理站今年已完成回收改造,彼岸新都、恒大帝景、荣军医院等自管站已完成移交。据了解,2016年济南仍有600家自管站。从目前回收情况估算,今年仍有数百家还处于“自管”状态。

家住新东方花园的张女士向本报反映,小区属于自管站,暖气费按面积交给物业。然而前几年都是11月15日以后才渐渐升温,家里冬天一直十五六度,交了采暖费还得再开空调。“我们钱是按照面积交的,自管站却是按流量向热企买热,他们为了节省成本、赚取差价,在买热时常‘缺斤少两\’,家里温度肯定上不去。”改造费是回收“拦路虎”

据了解,济南市从2010年利用“汽改水”工程开始逐步回收自管站,由当时的1000多家降到2016年的600家左右。2014年实施的《山东省供热条例》规定,供热企业应当实行热源、管网、换热站经营管理一体化,也使热企逐步回收自管站有了依据。但从近两年现状看,还没有大的突破。

自管站之所以回收难,“钱”是最大因素。“设备新、效益好的自管站对于产权管理单位而言有钱可挣,不愿被回收;年久失修的自管站想被回收,但对热企而言需要承担管网改造的费用,是笔‘赔钱买卖\’。”一业内人士坦言。这笔钱由谁来掏?2016年,有媒体曾算过一笔账,按照济南600座换热站,供暖面积按约2500万平方米来算,加上其他各种支出,回收自管站的成本至少需要10亿元。如果全由热企来掏,困难很大也不现实。

市民呼吁相关部门推动回收细则

除了资金问题,自管站因涉及建设单位及产权归属等也是回收道路上的“拦路虎”。热企在回收时,还可以赚钱的自管站常常因产权为物业或居民所有而不好进行。

据悉,《山东省供热条例》规定,物业服务企业等单位自行管理的住宅小区换热站等供热经营设施,应按照规定期限取消;或经业主大会同意后向供热企业移交,由供热企业负责统一管理、并网运营,具体办法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不过,目前济南还没有出台相关的具体办法,回收执行缺乏统一标准和依据。

此外,在资金问题上,济南热力集团为推动自管站回收,2014年曾与历下区政府共同出资,通过企业和政府的双重力量改造辖区内135座自管站,不失为一个好的推广办法。近日,有市民通过本报问暖热线建议并呼吁相关部门,可出台一个相关细则,采取市、各区(县)、热企共同出资的办法推动自管站回收。 (记者卢婷)

新闻推荐

都市女报“冬季羊绒节”进入倒计时

□女报记者朱洁都市女报第五届“冬季羊绒节”本周进入倒计时,11月19日晚上8点之前,读者朋友们还有最后5天的时间买买买!自10月27日开幕至今,女报羊绒节天天人头攒动,场面火爆。上周末,一位...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